南国红豆熠熠生辉,三地名家齐聚羊城。11月29日,“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系列活动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穗港澳三地粤剧名家齐聚一堂,共襄粤剧盛宴。
本届“穗港澳粤剧日”为市民呈现四大活动,除了有“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启动仪式及“穗港澳粤剧名家精品展演”,还有“穗港澳粤剧名家访谈对话”“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展演”“穗港澳私伙局交流展演”,系列活动持续至12月1日。
三地名家齐聚,唱响南国红豆
《搜书院》选段、《五湖烟波侣》、《紫钗记》之灯街拾翠……启动仪式上,三地名家唱响粤韵风华,轮番登台。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表演了粤剧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作品《搜书院》选段。
“我参与过多届‘穗港澳粤剧日’活动,也担任过小梅花奖评委,一直以来有关注荔湾的粤剧传承和发展工作。我发现荔湾人才辈出,不少荔湾青少年在大赛中屡获佳绩。”《搜书院》选段演出结束后,欧凯明来到后台,向记者分享了学习粤剧对小朋友成长的意义,“学习粤剧对小朋友而言是终身受益的。虽然学习粤剧的小朋友还未能完全理解粤剧词句,但他们学习粤剧后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律,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粤剧会感染他们整个成长过程。”
除了有经典名曲,也有新戏上演。澳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慧与来自广东的著名青年文武生司马祥在现场献上了《五湖烟波侣》的首演。
近年来,司马祥跟随曾慧到澳门传授粤剧,已在澳门演艺学院执教粤剧6年,为众多澳门孩子播下了粤剧种子。“相比穗港两地,澳门的粤剧发展相对薄弱,我们希望通过以玩带教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对粤剧的喜爱。”司马祥分享道,日常他们会将粤剧带进澳门的学校,比如以游戏互动、表演等方式向孩子们科普粤剧知识,邀请孩子和家长走进戏院看大戏。“以玩带教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粤剧的兴趣,也改变了他们对粤剧持有的旧式观念。”
启动日当天,正好是粤剧名家、著名女文武生任剑辉的逝世纪念日。粤剧艺术博物馆舞台上,香港粤剧演员会理事长、香港艺术发展局戏曲组主席、著名粤剧女文武生刘惠鸣与香港著名花旦林颖施共同演绎了任剑辉经典作品《紫钗记》之灯街拾翠。
正如刘惠鸣所言,“在11月29日,演出任剑辉的经典作品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多年来,由于演出时间冲突,刘惠鸣与“穗港澳粤剧日”的舞台擦肩而过,这次“穗港澳粤剧日”是她首次登上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舞台。“说实话,心情既开心又忐忑。香港有较多女文武生,广州比较少,希望广州的街坊喜欢我演绎的角色。”
从荔湾出发,到香港发展的林颖施感慨,“好开心,又回家了!”林颖施是“穗港澳粤剧日”的全勤演员,她从第一届至第二十一届均参与了演出。“我还记得,首届‘穗港澳粤剧日’是在上下九开幕的,当时我还是童星,现在长大了,仍与这个活动续写缘分。”近年来,林颖施在香港积极推广粤剧,与潮流音乐歌手跨界合作,在传承粤剧的同时,开拓粤剧创新之路。
演出现场,还有《火烧裴元庆》《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打戏上演。值得一提的是,由穗港澳三地年轻人联演的戏曲故事《粉黛声声》,是一个新派戏剧改良节目,通过粤剧和朗诵表演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名家深度对话,畅谈“粤伶”人生
在本次展演舞台上,穗港澳粤剧名家与观众分享艺术心得,讲述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缘。
“我曾与众多香港粤剧演员合作,穗港澳粤剧同根同源,传承粤剧是粤剧人的使命和责任。”欧凯明经常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演出,还走进高校开展戏曲艺术讲座,他希望能吸引更多青年关注、了解粤剧。
与欧凯明合作多次的曾慧在2003年正式落户澳门,后来在澳门陆续开展粤剧的科普教学工作,她培养的“小红豆”曾在大赛中获得不俗成绩。“在澳门,我们除了向小朋友教授粤剧,还推广普通话,以及纠正他们的粤语咬字发音。”
“香港每天都有粤剧演出,每日都有人唱粤剧。”刘惠鸣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让三地文化得以深度合作,希望能与其他地区的粤剧从业者有更多交流,推动内地与港澳在粤剧内容创作、制作、推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访谈最后,《七月七日长生殿》乐曲奏响,欧凯明、曾慧、刘惠鸣共同唱响经典名曲。
粤剧盛宴汇集,三地小红豆荟萃
穗港澳是粤剧传承发展的核心地,大大小小的“私伙局”活跃其中,“穗港澳私伙局交流展演”将于11月29日至30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演,一连两天,一天三场,为市民游客呈现粤韵盛会。
展示粤剧粤曲教育传承成果的“红豆生辉”青少年粤剧粤曲展演和穗港澳少儿曲艺粤剧作品展演,分别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上演,展现“小红豆”的活力和风采。
据悉,“穗港澳粤剧日”作为广州市一区一品牌活动,于2003年起落户荔湾,已迎来了第二十一届。该活动将推动粤剧粤曲(荔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粤剧为纽带,搭建穗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共促粤剧繁荣发展。
本届“穗港澳粤剧日”系列活动是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指导,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粤剧艺术博物馆承办,荔湾区文化馆、荔湾区青少宫、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广东八和会馆、香港八和粤剧演员会、中国戏剧曲艺家协会澳门联谊会、广州市粤剧院协办。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记者 陈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