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发现桂林
GUILIN CULTURAL
跟着央视看漓江
系列报道之3
在央视纪录片《漓江》第一集《造化》中,岩溶摄影师向航带领团队,用镜头记录着漓江岩洞的造化之美。
看惯了地面上的山水,不妨向地心而去。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弱酸性的降雨、充沛的地下水、丰厚的石灰岩层,共同构成了桂林瑰丽奇异的洞府。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桂林的岩溶洞穴达到了3000个。这个数目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叹为观止。诸多溶洞中,已经开发成熟的、被游客熟知的有芦笛岩、冠岩、银子岩、莲花岩等。
本篇文章中,拥有丰富经验的桂林洞穴探险队队长阿牛、队员冰羽、桂林柚子皮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霞、象山区天目博物空间总经理曹宇讲述了他们与洞穴、地心的故事。借由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一窥另一个角度、与书本上和认知里截然不同的桂林山水。当我们了解到脚下这片土地是多么神奇瑰丽,我们的归属感、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重返地心 “寂静之地”
1637年,徐霞客游历来到桂林,写下了不少文章。在《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舟转西北向,又三里,为冠岩。〔先是江东岸崭崖,丹碧焕映,采艳画山。冠岩即在其北,〕山上突崖层出,俨若朝冠。北面山麓,则穹洞西向临江,水自中出,外与江通。棹舟而入,洞门甚高,而内更宏朗,〔悉悬乳柱,惜通流之窦下伏,无从远溯。〕壁间有临海王宗沐题诗,号敬所,嘉靖癸丑学宪。诗不甚佳,时属而和者数十人,吉人刘天授等。俱镌于壁。觇观看玩久之,棹舟出洞,〔望隔江群峰丛合,忆前拦州所见穿山当正对其西,惜〕溪回山转,〔并其峰亦莫能辨识。顷之,〕矫首北见皎然一穴,另悬江东峰半,即近在冠岩之北。”
从这段生动扼要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一瞥早在近400年前“驴友鼻祖”徐霞客是如何玩转桂林的岩洞的。
近年来,随着探洞等小众户外运动兴起,越来越多人尝试着换一个角度看山水。
在桂林探洞界小有名气的桂林洞穴探险队队员冰羽,是SRT(Single Rope Technique的缩写,意思是单绳技术)的“大神”。借助一根绳索,他能够自如上下,出入洞穴。探洞被探洞爱好者亲切地称为“地心游览”,因为这里更幽深、更黑暗、更未知,因此充满了神秘、惊喜和挑战。在过去,探洞者们都以追求抵达地下垂直深度1000米为目标,如今尽管已经有人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垂直深度的挑战一直未有停歇。
冰羽“入坑”是在五年前。出于幼时对洞穴的好奇和旅游行业的从业经历,他一直对岩洞保持着敬畏和向往。在参观过不少岩洞后,让原本是建筑学出身的冰羽萌生了跨界成为一名专业探洞者的想法。
永福金钟山半山腰的洞穴,是冰羽探索的第一个岩洞。由于尚未被开发,冰羽和同伴差点迷路被困在洞内。但这次惊险的经历,更激发了冰羽对洞穴的兴趣。这几年,冰羽和队友及探洞爱好者们一起探过大小无数的岩洞,目前探过最大深度的洞穴是位于贵州兴义的一个落水洞,实地测量到的垂直深度为-515米。尽管没到最深处有点遗憾,但冰羽说,这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欣赏和敬畏远远大于征服。
桂林洞穴探险队的队长阿牛也感性地记录下了他和队员们探秘某个洞穴时跌宕起伏的经历:“皮艇充好气后,我们划向了黑暗深处。一向代表着恐惧的黑色,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它更像一块盖住珠宝的幕布。我们用灯光将它慢慢掀开,欣赏它的神奇。(入洞)不到五十米,每条船上,每个人都异口同声地‘哇’了一声:漂亮的钟乳石柱沿着洞壁嵌入碧绿的水面,连倒影都傲娇地在灯光下荡漾。突然左边船传来一声:‘看天花板,黄金’。我们集体望上去,看后惊呆了。那天花板上有一条十几米长的带状金色,两边则是带状银色,一银一金,闪着光,一派金碧辉煌……”
只要目睹过洞穴的壮美,都会对之念念不忘。王春霞就是其中一位。在身临其境地感受探洞的美妙后,本就从事研学活动的她决定做一个探洞研学项目。在她的推动下,青少年探洞研学已经开展了5年。一批批青少年来到地心深处,感受生命起源的奥妙和自然造物的神奇。
“地表部分大家见得比较多,隐藏在地下的溶洞鲜为人知。很多洞穴并非像多数人知道的那样,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和修好的步道。真正的洞穴是一个无光的世界,有着独特的气候、生物链、生命力组成的地下系统。在探索的过程中,黑暗的环境让一切变得未知,就像我们未知的人生。青少年需要这种探索和挑战的过程,来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品格。”王春霞说。
藏在山水间的宝藏
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桂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幽深的海底,一朵朵海百合随海流翩翩起舞。它们时而“盛开”,时而收拢低垂。在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后,它们有的生存了下来,有的死后尘封在海底沉积岩中,成为珍贵的化石。
在桂林市象山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一个53米长、4米高的海百合化石群静静地向参观者展示着那个我们知之甚少的海底世界。除了巨幅的海百合化石,这里还有散发着温柔光芒的蓝色文石、夺人眼目闪耀璀璨的各色水晶和各类令人大开眼界的矿藏。
“我们脚下不为人知的黑暗深处,时刻孕育着这样千变万化又绚丽蓬勃的力量。我感知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也感恩自己能成为这个宇宙的一分子。”在参观结束后,市民“小灰”感慨地留言。
曹宇是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的总经理。他介绍说,博物空间总占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分为宇宙、生命演化、矿物典藏等七个展厅,藏品有3万余件,从2017年建成以来一直是公益开放。
“之所以选择落户桂林,是因为桂林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矿物晶体集散地。我们想从地学这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给桂林的文旅增添一个新板块。”曹宇说,2021年天目地学博物空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研学基地,目前已有8万名中小学生来此开展研学活动。
而在象山区红光村浓密的山林中,岩石如刀劈斧凿,层层分明。村民们每天行走在山林里,也没觉得这片岩石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内行看门道”,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刚看来,这些岩石恰恰反映了3.72亿年前地球第二次生命大灭绝事件。
“在此次大灭绝事件后,全球海平面剧烈下降,桂林地区露出海面。之后桂林地区再一次淹没于水下,分界面之上约43米厚度的沉积除隐藻类外,未见其他化石。之后才零星出现腕足类化石,显示生命的复苏。”陆刚说,象山区红光村泥盆纪F/F界线剖面见证了历史上的生物学大事件。这些化石、矿产都是大自然“藏”在山水间的宝藏。
这块产自桂林的磷氯铅矿石颜色十分美丽。 (天目博物空间供图)
火起来的“地学游”
平地看山,江上读河,打开桂林山水的方式有许多种。潜入洞穴、剖开岩石,了解这片神奇土地的“前世”,也是一种打开桂林山水的方式,它让阅读山水变得更有深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观光层面。这种集合了观光游览、科考研学、探险求奇、康乐养生、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有一个专业的称谓——地学旅游。
地学旅游的雏形在桂林很早就有了。在幽深而神秘的芦笛岩里,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共同构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洞府。根据洞壁上的壁书可知,至少在公元5世纪时就已经有人入洞游览了。
近年来,我市地学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象山区是“城徽”象鼻山所在地,而象鼻山正是桂林喀斯特的典型代表。加之辖区内还存有大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地质资源,象山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的举办地。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贡乐伦说:“辖区目前推出了‘上月山谷地溯源之旅’‘南溪水事拓展运动之旅’等5条地学旅游路线。通过研学旅游推动地学科学知识普及,用科学理论诠释桂林山水环境的成因和变迁。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桂林山水,把‘文旅+’这篇文章写得更开阔、更活泛。”
放眼全市,也推出了不少地学旅游路线,如“追寻大象游象山”地学旅游体验活动、“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都受到了各界好评。
“地学旅游是新兴的文化旅游业态。桂林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学产业资源,为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黄燕说。
沈利娜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博士、副研究员。2020年开始,她着手科普、自然教育和研学实践,打造了冠岩地下河喀斯特研学基地,还推出了《一滴水的旅行》研学课程,从小角度切入,讲述地质水文和洞穴的故事。
“桂林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喀斯特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当下,将桂林系统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的喀斯特研学目的地,不仅能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而且是桂林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样板,真正讲好我们的桂林故事。”沈利娜说。
“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三百年前,清代广西巡抚陈元龙游览完龙隐洞后,兴致勃勃地写道。桂林山水这本厚厚的“书”,正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和人们不断拓展的知识而常看常新。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我们就更为生长于此而感到骄傲,也更能找到世界级旅游城市文化自信的根脉与源泉。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桂林的岩溶洞穴达到3000个。 冰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