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的病写到的药方,都是文学化笔墨,你如果按照这个方子来吃药治病,治死了人可得自己负责任,因为,曹雪芹是小说家,不是医师。对“冷香丸”,千万不要看成是真正治病的秘方,也不要看成是曹雪芹的游戏之笔,随意之笔,炫才之笔,这是妙手天成,叙事写人的大章法。不管是薛宝钗身上的病根“热毒”还是治病的冷香丸,都不是真正的病理性描写,而是寓意性描写,对薛宝钗这个人物还可以说成是标志性、点题性描写。
薛宝钗出生时就有胎里带来的热毒,需要经常用大自然最本真、最纯洁的东西来纠正,否则就会发作。这,就是曹雪芹写的薛宝钗的出生,意味深长的出生。
意味深长冷香丸
我们从冷香丸的组成,冲服冷香丸用的黄柏,还有冷香丸医治的热毒三方面来仔细看一看。
第一,冷香丸的组成有深刻寓意。“冷香丸”的制作非常有哲理性。它的配料要求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白色花蕊,这象征大自然的纯洁和本真,用来和药的是四样水,雨水这一天的雨水,白露这一天的露水,霜降这一天的霜水,小雪这一天的雪水,这是春夏秋冬大自然节气当日的雨露霜雪。时间一天也不能错。时辰也不能错。用薛宝钗的话来说,最重要的是“可巧”两个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互相混淆,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左右骑墙,不能指鹿为马。
如果一个人必须经常补充大自然最本真、最守时的东西,说明这个人身上有肮脏的毒素,必须不断用纯洁的因素、正规的因素来纠正,否则就不正常。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有时不很正派的人。我们说“有时”,因为薛宝钗是个复杂形象,如果她总是不正派,不说真话,那就脸谱化了。
第二,用来冲服冷香丸的汤是什么?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用黄柏冲服,我们可以读出两层重要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薛宝钗命运之苦和心灵之苦。黄柏是苦的,薛宝钗的命运和心灵也都是苦的。她虽是皇商之家的富贵小姐,但她的命运和心灵有两方面的苦:一方面是薛宝钗虽然得到了贾宝玉的婚姻却得不到贾宝玉爱情之苦,还同时经历了封建家庭覆灭之苦;另一个方面是薛宝钗一直用封建淑女的标准来束缚自己、规范自己、压抑自己,内心是苦痛的,灵魂是扭曲的。
表面上看来,经常哭的是林黛玉,实际上内心特别痛苦的却是薛宝钗,因为林黛玉我行我素,个性张扬,从不说违心的话,说得自在,哭得自在,活得也自在。薛宝钗却不得不经常说假话,说违心的话,活在对他人的讨好中,为他人的表演中,活得很累。林黛玉最喜欢的《牡丹亭》有这样的唱词:“花花草草随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一个人活出了自己,即便活得整天以泪洗面,也酸酸楚楚无人怨。薛宝钗却做不到这个份上。
第二层含义是薛宝钗身上热毒之烈。既然说薛宝钗命运和心灵是苦的,曹雪芹为什么不用人们最熟悉的黄连治疗?却用黄柏?这里又有讲究。曹雪芹是懂中医的,他用黄柏送冷香丸既是中医里很讲究的处方,又有很深蕴含。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热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治疗上焦的热毒用黄芩;治疗中焦的热毒用黄连;治疗下焦的热毒用黄柏。薛宝钗病的症候是“不过喘嗽些”,表现为肺热,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冷香丸要用黄柏煎汤送下,冷香丸治疗的是下焦的热毒,暗寓薛宝钗这大家闺秀某些行事不免下作。
第三,“热毒”的深刻含义。“热毒”是什么?按照中医观点是毒素侵蚀了正常人体导致生病。而《红楼梦》所说的“热毒”暗喻违犯人的真情、人的至性,按照封建的理性纲常行事,做出矫饰巧伪的行为。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说真话,假意逢迎,虚伪应付,甚至说假话,颠倒黑白;在涉及到个人安危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而损人利己、嫁祸于人。
参考资料:http://www.17xie.com/read-371912.html
热心网友
应该是经得起中医考证的。
“冷香丸”中牡丹花味甘苦、辛,性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谓其“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并有“花为阴,……能泻阴胞中之火”及“白花者补”的说法;荷花性温、味甘苦,《罗氏会约医镜》上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治吐衄诸血”;芙蓉花味微辛、性平,《本草纲目》说它“清肺凉血,散热解毒”,可用于久咳吐血、月经过多、带下诸证;白梅花味酸微涩,性平无毒,既能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又能“助清阳之气上升”(《百草镜》);近人用白梅花合剂治百日咳、喘逆、咳嗽,疗效颇佳。“冷香丸”四味花卉中药取意于色白入肺,清宣华盖,疏肝清热,理气化痰;并以黄柏煎汤送服,以清虚热、燥湿化痰,诸药契合病机,配方颇为精巧,值得医人借鉴。
热心网友
有的
这你可以放心
不过有根据 不一定非常正确
热心网友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