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3 2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03 22:45
美声唱法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最美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唱法。 我国的美声唱法主要吸取了意大利的美声发声法。这种发声方法最早出自教堂的圣诗班,它的声音特点是最靠前、最明亮、最圆润、最丰满。它要求歌手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发声方法,从深下腹(丹田)的位置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即所谓“头声”)。并要求歌手在唱歌时做到:头要鸣、喉要松、胸要空、腹要绷,以最少的气量获得最大的共鸣。 一、如何解决气息问题:歌唱是一门呼吸的艺术。因为声音是用气托出来的,歌唱中若没有气息的支持,一味的干喊,声带很快就会出毛病。所以气息的练习在歌唱中是最重要的。因此气息练习的方法: 1、练习时不要端肩,要把气直接吸到腹部与腰围,要做到快、满、饱; 2、练习呼气时可用狗喘气的方法,也可用叹气的方法把声音带出来; 3、唱时要把气保持在腹腔与腰围中,好像有一股搬重物的劲,这就是唱歌的动力; 4、唱时要把气保持住,要节约用气,用数数的方法慢慢的往外吐气; 5、在演唱过程中最好唱一句吸一口气,不能在句间不该呼气的地方偷气。 二、如何发声: 1、发声练习前,首先首先要把口腔打开,用张大嘴的方法,托住下巴,嘴巴往上张,使舌根往下压(大压),小舌头往上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气),使口腔扩大(喉咙更加打开),共鸣腔大了,声音就饱满了。 2、练习发声时,可以先说“阿”、“艾”、“义”、“噢”、“呜”,用气把五个母音说出来, 3、可用上滑、下滑的方法把五个母音喊出来,除腹部外,其它部位要求自然、松弛。 三、共鸣: 1、共鸣腔体的运用 从低音唱到高音,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上是相互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低声区运用胸声较多,这时,当你捂着胸部,你会发现你的胸部在震动,中声区也就是自然声区,唱这个声区时,口腔共鸣是主要的,胸部不像唱低音时有那么明显的感觉,声音的音色也显得洪亮了。而唱高音时,就要用上头腔共鸣,这时,我们要注意打开口腔,提起上口盖,有点像半打呵欠,唱起来感到头部有震动的感觉,这就是头腔共鸣在起作用。总之,不论是唱哪个声区,三个共鸣腔体都在起作用,只是不同的声区,其主要的共鸣腔体又有所不同。 2、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感情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的共鸣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得多。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振动,从而增强了原物体振动的声响,形成了共鸣现象。歌唱的共鸣就是指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全靠人体许多天然的共鸣腔体(如胸腔、咽腔、头腔等)将它扩大,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