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西狩获麟"这一典故广为人知,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吉祥瑞兽麒麟的尊崇。许多地方的名字因此而得名,如唐代的麟州,以及巨野东部的嘉祥县,还有巨野城东的获麟保(乡)和获麟集等,都承载着这一传奇故事的印记。
在10世纪六十年代初,位于夏官屯公社武装部的麒麟台曾被改造,原有的边围被挖掘并增高,成为了用于打靶的设施。如今的麒麟台高约4米,东西方向长48米,南北方向则是20米。根据1979年的普查和勘探结果,原遗址的规模更为庞大,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总面积大约达到了3800平方米。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灰坑,以及丰富的遗物,包括夹砂红陶残片、汉代陶片,还有蚌壳和动物牙齿等,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麒麟台的遗迹被妥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瑞麟寺。这座寺庙的存在,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历史的窗口,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供人们进行祭祀和文化交流。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同时也承载着对未来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
麒麟台,亦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地处巨野城东七公里——今麒麟镇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为县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此台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这原有唐代石碑数座,由于年湮日久,已遭毁坏。明嘉靖十四年,济宁州通判张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于曹济公路旁,碑下自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