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中国浙江,许多知名企业家尽管后来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却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他们的成功事业相去甚远。比如,鲁冠球最初是打铁匠,徐文荣和李如成曾在农田劳作,邱继宝和南存辉曾在街头修鞋,胡成中是裁缝,郑元豹是工人,郑坚江是修理工,汪力成是丝厂的临时工。这些草根出身的商界领袖,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抓住机遇,逐步发展壮大。
这些企业家虽然文化程度不同,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都坚持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商业传奇,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企业家。比如,南存辉在修鞋的过程中,理解了质量就是生命;郭羽在当语文老师之余,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最终投资创办了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凌兰芳在工厂的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最终成为了企业的当家人。
这些浙商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与成功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人生的起点,他们已经选择了将来要走的路。他们的经历也表明,人生的重要不是起步,而是在于转折。未来的掌控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这样的故事不仅在浙江有,在全球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日本佳能公司的开创者之一御手洗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北海道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的助手;商界巨擘王永庆最初只是个茶楼跑堂;戴尔公司的创立者迈克·戴尔的第一份工作还与中国有关,他在一家中国餐馆当过小工。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起步不容易,但在年少时却没有那么看重选择,似乎时间多的是,还有无穷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拼搏。昨天与一位五十多岁的朋友聊天,他感叹,小时候总觉得日子很长,年纪越大,日子好像越过越快,一眨眼,竟临近退休了。人生在世,本如白驹过隙,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
第一份工作,与成功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不管你现在在干什么,不代表你将来也干什么。未来掌握在你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