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破镜重圆"里的镜子是铜镜,古人怎么轻易就破之为二,"人执其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4:5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铜镜“易破”的原因为:轻薄、铅锡铜合金。

中国古代铸镜,各地有各地的风格,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各国都需要大量的青铜原料来制造兵器,青铜镜只能为一些达官贵族所使用,又由于当时的雕塑技术还处在一个萌芽状态,所以,战国镜不论南方北方,其镜背纹饰起伏都不大,其剖面的几何形状除缘与钮以外,其余部位基本都属平板。西汉以后,政治相对稳定,青铜镜的使用逐步普及到寻常百姓家,铜镜的背纹艺术很快从战国镜的那种青铜器底纹式的艺术中脱变出来,发展成一般铸镜工匠很容易制作的几何纹饰,如西汉的昭明镜、日光镜、星云镜等,继而又发展成为流畅的线雕,如一些带乳钉的禽兽纹镜、四神规矩镜等,随着民间雕塑艺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浮雕式的镜种逐渐被工匠制造出来,如龙虎镜、神兽镜、画像镜等。在镜背艺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青铜范铸技术必须得与其同步发展,如果一直停留在战国的铸镜技术上,是不会有汉以后的镜种被制造出来的。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镜背纹饰及镜体剖面的几何形状与合金配比之间有什么关系,专家通过对古代青铜镜范铸技术的研究,以及长期对其进行的复原复制实践发现,其合金的配比与各种几何形状的铜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制约关系;如果将出土的古镜稍加改动其剖面的几何形状,复制出的铜镜就很容易造成废品;如果在复制铜镜的过程中,只按照一种合金配比值来复制各个时代的铜镜,其结果是只能铸制好其中一种适合其合金配比的铜镜。假如在烧制的一窑中、小型镜范里,有战国镜和东汉的半圆方枚神兽镜各一半,当熔炼青铜时,如果都按照战国镜的合金配比来熔炼及浇铸,虽然铸出的毛坯都是完好的,也看不到铸造缺陷,但当镜面经磨削加工至可映照时,其中战国镜大都完好,而神兽镜的镜面中心与钮对映的部位,就会出现一片缩松,宏观上可看到镜面中心有一片麻点。如果用中、小型镜的合金配比来浇铸大型铜镜,如用四神规矩镜的合金配比值来浇铸唐代的海兽葡萄镜,就很容易造成海兽葡萄镜坯局部收缩裂逢的产生。造成上述铸造缺陷的直接原因,是合金里的铅含量,与所铸铜镜的大小及其几何形状不相适应所至。古代青铜镜为Cu-Sn-Pb三元合金,如果只用铜来铸镜,制出的镜子为红色,使用时,映照效果会很模糊;随着锡含量的不断增加,合金的颜色会由红色变为黄色而逐渐至白色,当含锡量增加到24%左右时,铸制出的铜镜就如今天的玻璃镜一样的映照效果了。早期的齐家文化镜至殷虚文化镜,都属于我国铜镜铸制技术的起始阶段,该时期的铜镜合金配比还没有形成规范,进入西周中期以后,我国的铸镜合金配比逐步有了规律而趋于成熟,春秋至战国,我国铜镜合金的配比及铜镜的范铸技术已完全成熟。经过两汉、三国、六朝至隋唐,一直保持着高锡青铜工艺技术至唐代晚期。宋代以后,铜镜合金里加入了大量的铅,明代铜镜合金里加入了一定量的锌,已不属于高锡青铜,所以,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战国至晚唐之间,高锡青铜镜的合金成分与各时代铜镜的剖面几何形状的关系。一个批量铸镜的作坊,总会产生大量的回炉料,如铸件的水口、冒口、浇注时漏底的铜料、披逢、跑火料及浇注不完的剩余料等,这些回炉料的重量一般都会超过铸件本身的重量,因此,熔炼青铜时,如果按新金属料与回炉料对半的话,回炉料的数量还是会逐渐增多的,考工记》里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鉴为镜,燧即阳燧,为日常取火之器物,即凹面镜,《考工记》将鉴与燧列入一个合金配比,说明两者在铸制工艺上完全相同,且镜背与燧背都具有纹饰与钮,区别只是镜面平或凸,而燧则全为凹面而已,往往铸镜的作坊也兼铸燧。如1966年7月7日在鄂州市出土一枚黄武六年重列式神兽镜,其铭为:“黄武六年十一月丁巳朔七日丙辰,会稽山阴作师鲍唐镜,照明服者也。宜子孙,阳燧,富贵老寿,臣先牛羊马,家在武昌,思其少天下命吉服,吾王干昔囗囗”,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通过这枚镜的刻铭得知,这位称作“鲍唐”的铸镜师在铸镜的同时,也兼铸阳燧,而且将有关阳燧的广告作到了铜镜上。所以,一个批量铸燧、镜的作坊,在熔炼青铜前配料时,须得新、旧料对半装炉熔炼。由于青铜燧与青铜镜的回炉料早已成为合金,其熔点低于红铜,较红铜易于熔化,熔炼时,如新旧料对半,就可缩短熔炼的时间,减少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氧化及吸气的机会。新青铜料按比例配制好后,在熔炼的过程中,至少会有1.5%以上的锡及2%以上的铅被烧损,配制新炉料时,须考虑加大锡与铅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量。而回炉料却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熔炼,其含锡量与含铅量都很难准确判断;这就要求历代的铸镜师必须具备会看合金断面的技能,根据断面呈现的色泽,来判断 其含锡量与含铅量的多少,从而决定回炉料再回炉熔炼时应补加的锡量与铅量,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化学成分分析设备,所以,造成了古代铜镜的锡、铅含量在百分比中有些差异。但是,在原始作坊的条件下,大多数铜镜的含锡量能保持在23%~25%左右,说明古代的铸镜师大都能从合金的断面来判断其含锡、铅量的多少,从而决定再熔炼时应增加的锡量及铅量,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战国至晚唐约13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青铜镜的背纹虽千变万化,但其合金里的锡含量却始终保持在平均值为23.8%数值范围。通常情况下,铜镜合金的金相组织是由α固溶体、(α+δ)共析体及颗粒状铅组成;α相是Cu-Sn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它的含锡量最高只能达到16%;δ相是金属间的化合物,其化学组成为Cu31Sn8,其最高含锡量为32.6%,二者的结构均为立方体晶格。古代青铜镜合金的最佳含锡量应为23~25%之间。在实践中,当合金里锡含量达到23%左右时,其断面呈银白色,细腻而光滑,用眼睛就可看到酷似现代的镀锌铁皮表面的冰花纹,这些无规则的冰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些冰花纹为高锡青铜液以树枝状结晶后的晶界,宏观上与出土的古代青铜镜的断面完全一致。如果合金里含锡量高于含锡23%含铅4%这个数值,(α+δ)共析体在铜镜基体里的相对量就会增加,α相的相对量必然会减少。δ相性质脆,常会造成铸件在凝固、收缩期内就断裂在范腔里,没有断裂在范腔里的镜坯,在铸后的磨制加工过程中,也是很容易破碎的。如果合金里锡含量小于正常数值,必然会导至增高熔炼时的温度及延长熔炼时间。高于正常熔炼温度会加速锡与铅的大量烧损,延长熔炼时间会增加金属氧化与吸气的机会,浇注时铜液的温度也必然需高于正常含锡量的温度,浇注时温度越高,范面粘结越严重,增加了铸件表面的粗糙度,磨制出的铜镜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之正常含锡量的铜镜容易发黄。一般认为,合金里加入铅后可提高浇注时的充型能力,从而可铸出那些微妙微俏及较精细的纹饰来。不含铅,只含24%Sn左右的高锡青铜合金的充型能力本已远超过纯铜,合范浇注时,尽管范面合得很紧,但还是常常会有跑火现象发生,而跑火的合金厚度有时仅0.1~0.2mm左右,就足以将已浇满范腔的铜液漏掉一半以上或者漏完。铅在古代铜镜合金里,对陶范起到提高冲型能力的作用属多余。铜镜铸件产生气孔的原因有两种因素可造成,一种是由于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温度过高,且熔炼时间又过长,使金属液在高温下吸收了空气中水分里的氢;第二种是发生在浇注时,由于陶范在窑里没有将泥范里的结晶水彻底分解完,或者是烧制好的陶范在浇注前吸了潮,浇注时,由于铜液的高温作用,使得范腔发气。前一种吸入氢气的铜液浇铸后造成的铸造缺陷全部在铸件皮下,铸件表面是完好的,当毛坯层磨掉以后,发亮的气孔都暴露出来遍及整个镜体,而气孔全部在镜体的横截面之中;由于这种气孔产生于熔炼过程中,金属液在高温下吸入了氢(H2)而不是氧(O2),因此,铸件皮下或横截面里的气孔全部为没有经过氧化而闪闪发亮的气孔。后一种属浇注时范腔发气,气孔大多在铸件表面,由于气体占居了一定的范腔空间,造成铸件表面纹饰模糊不清,但铜镜基体横截面里的气孔却较少见到;由于浇注时范腔因受热释放出的气体里有氧(O2)存在,氧与高温铜液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范腔发气产生的气孔几乎全部在皮外,其颜色也与铸件表面相当或浅于铸件。铅在古代高锡青铜镜合金里真正起的作用有两条,其一,是因为高锡青铜合金里δ相的相对量多,且性质较脆,在铸后的镜体刮磨开光加工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加入铅后,正是由于铅不与合金溶解及化合,而是以球状或不规则形状分散于合金之中,才给铸后的加工创造了条件。笔者在长期及大量的对复制铜镜进行加工过程中,对镜体含铅量问题较敏感;如果含铅量小,加工过程中镜体很容易破碎,但较容易磨削,如果含铅量大,虽然镜体不容易破碎,但也不容易磨削加工。其二,是加入铅以后可延迟镜体自身的凝固时间。高锡青铜合金是以树枝状晶呈三维方式沿范壁向中心结晶生长,铅以球状分散于合金,客观上阻止了合金的结晶速度,从而给水口延长了给镜体补缩的时间。铅的这一特性,对战国以后,特别是对东汉以后的青铜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浇铸镜体时,合金处在1000℃左右的高温熔化状态下,因金属普遍存在热涨冷缩的性质,高锡青铜不在例外,所以,浇注到范腔里的铜液,属已经澎涨了体积的铜液,注满范腔的镜体在冷却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收缩过程。镜体的收缩需要镜体以外的铜液来补缩,图一及图二的镜缘上方压着的水口,浇注时称之为水口,浇注工序完成以后就成为冒口,正是这个冒口起到了镜体以外补缩铜液的作用。战国镜最厚的部位都在镜缘,镜背中心的镜钮虽高出镜背纹饰,但因战国镜钮绝大部分为弦纹钮或桥形钮,其体积都较小且又较溥,凝固收缩时,基本能达到先期于镜体或同时于镜体收缩、凝固,不存在补缩不到位的问题,镜缘给镜体的补缩空缺,只需从冒口直接得到,就可以维持战国镜体的缩、补平衡。所以,战国镜的含铅量一般都不大。西汉以后,镜体的背纹及镜体剖面几何形状较之战国那千篇一律的剖面几何形状有了较大的变化。西汉镜的缘部一改战国镜那种较薄的内凹式弧形缘,而成为又宽又厚的平缘;战国镜的弦纹式钮也被改变成了半圆钮。由于西汉镜体剖面几何形状的改变,造成了汉代镜体铸后收缩、凝固期的不平衡,再不可能如战国镜体那样能够同时进行收缩、凝固,而是按照薄处先凝固、厚处后凝固的自然规律来进行。致使在一个镜体中,浇铸后的收缩、凝固分出先后,相对造成了补缩量的增多;如果此时还保持战国镜的合金配比不动的话,就会出现显而易见的铸造缺陷了。因增加镜体的补缩量并不能通过加大或加高冒口来解决,镜体的凝固时间有限,镜面薄于镜钮与镜缘,自然最先收缩凝固,镜缘有冒口压在上面可以直接得到补缩,而镜背中心的镜钮的补缩途径却被周围先期凝固的镜面了,在这种情况下,以钮为中心的部位必然会出现铸造缺陷,轻者,磨出的镜面中心会出现一片缩松,严重者会造成缩孔,镜背钮座上也会出现缩孔。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调整合金里的铅含量。金属锡的熔点为232℃,金属铅的熔点为327℃,铅的熔点本高于锡95℃,但人们在配制焊锡的时候,因钝锡不容易被熔化,往往在纯锡里加入40%的铅成为焊锡以后,反而比纯锡更容易被熔化开,其原因是铅与锡生成了低熔点的固溶体。当铅加入到锡青铜里以后,铅的这一特性并没有改变,青铜液的凝固速度会随着含铅量的增加而减慢。当含铅的合金铜液充满范腔后,镜体较薄的部位与较厚的部位,在凝固速度上会形成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是随着含铅量的增加而缩小,含铅量越高,凝固时差越小。东汉以后的铜镜合金里增加铅含量,主要是为了解决铜镜背纹中越发展越大的镜钮与镜体在凝固期中的时间差,但如果铅含量太大会造成镜面发乌,这就迫使东汉的铸镜师们在不大量增加铅含量的条件下,通过增高增厚镜缘,解决铅多发乌、铅少缩孔的铸造缺陷,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东汉出现了一些剖面类似三角形的镜缘,如盘龙镜、龙虎镜、画像镜等,这些镜种的镜钮都较大,加高加厚的镜缘,起到了延长镜钮外围收缩、凝固时间的作用,使镜钮对映镜面部位的收缩、凝固过程能得以先期进行,这样的剖面几何形状维持了镜体的缩、补平衡。从汉代铜镜的化学成分来看,中、小型的半圆钮镜如昭明镜、四神镜、云雷连弧纹镜等,这些镜种的外径尺寸一般都在12~16cm之间,较少有超过20cm的,这些镜种的镜钮还没有发展到东汉后期的镜钮那么大,所以,这些中、小型镜的铅含量一般可保持在3~5%左右,就可铸出正常的镜体。凡属大钮的镜种如东汉至三国时代的半圆方枚神兽镜、三角缘禽兽镜及画像镜等,其合金里的含铅量一般都会超过6%以上,其中画像镜的含铅量多在7%以上,而神兽镜因没有设置画像镜那么高、厚的外缘,所以,其含铅量更需大于画像镜。出土的历史遗存证明,汉代的铸镜工匠们认识到了铅的这些特性,而且在充分地利用了铅的这些特牲,使得铜镜铸件达到了设计的质量要求。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进入西汉中期以后,各种几何形状的纹饰被搬上镜背、并发明了半圆钮以后,汉代的铸镜师们又开始了艰苦的合金配比摸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设计出的镜体几何形状需符合高锡青铜的收缩、补缩及凝固的秩序,在试铸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合理的剖面几何形状,以及不合理的合金配比值,才能逐渐创造出一个个新的镜种。对于每个新镜种而言,那些含锡量、含铅量大于或小于相应数值的青铜合金铸制出的铜镜,都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先民们在摸索合金配比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锡含量越高,合金就会越白,但在铸后的加工过程中也越容易破碎;锡含量越低,越不容易破碎,但却不白亮而容易发黄;而铅的含量须与镜体的大小及其剖面几何形状相适应,否则,不是铜镜发乌或发黄,就是出现缩松或缩孔。通过长期、大量的铜镜铸造与铸后加工,先民们得出了各个镜种各自正确的合金配比值,这种根据镜体剖面几何形状来决定合金配比参数的工艺技术,从战国一直延用至晚唐。唐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青铜镜的合金配比起了变化,锡含量逐渐减少;明代以后发明了炼锌(Zn)术,锌在铜镜合金里的含量逐渐增大,已不属于高锡青铜合金了,所以,唐代以后的铜镜品种再没有了大钮镜,镜体自然再不需要高、厚的镜缘或三角形的镜缘了。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徐德言是武林高手 手掌可以开碑裂石。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你说:古人轻易就破之为二。其实原文中并无"轻易"之意,而且也不一定是你想象中的徐德言亲自将铜镜破为两半。徐身为驸马,找个铜匠来把镜一分为二根本不算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徐德言同学这为爱情把镜一破为两半的举动虽然记载于唐朝孟棨《本事诗 情感第一》中,可后人却大费思量,这铜镜到底如何破法?钱钟书老先生在《管锥编》753页写道:“余所见汉、唐镜皆铜铸,《广记》卷一六六《杨素》记破镜为两半,非有削金铁如泥之利器不办,已大非易事;《启颜录》言壁上镜堕地分二片,更难想象;旧藏古镜十数枚,尝试一一掷诸地,了无损裂。疑冰莫涣,当见博古或博物者而叩之。”有人解释说古人殉葬用的铜镜(现在流传下来的古镜以此类为多),是小而厚的,当然不是轻易可以“破”的,而上述书中所说的铜镜,显然是日常所用的,这种铜镜与殉葬所用的恰恰相反,是大且薄的。这类家用铜镜就有了摔破的可能了。这种说法只是自己推断,还需要确凿证据支持。况且自汉以后,常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物,生前相互赠送,作为纪念,死后随葬,汉代铜镜上就铸有“长相思,毋相忘”的句子。这信物还是日常所用的,正因为常常用来鉴容的时候,可以时时想起对方。前段时间(据新华社南昌2001年6月16日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玉山县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半面铜镜,而以往的发掘中,大多在宋墓内出土半面铜镜,而且可以想见,铜镜的另外一半应该是对称的图案。另外据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载,从前有夫妇相别,把一面镜子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后来其一与人私奔,那半面镜子变为一只乌鹊,飞到丈夫面前。说明古时候有些铜镜可以一分为二确是由来已久。这样看来徐德言同学这破镜的动作做起来倒是优雅而且毫不费力。不然,某些同学真怀疑破镜之后,是不是犬牙交错的一大一小的两半,而且万一破得不好破成三四片了,岂不是还要破另外一面镜子。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