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我觉得有效学习与考试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当自己有效的学习之后,考试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热心网友
其实我觉得有效学习和应试考试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冲突的学习,一个真正热爱学习的人也根本不会怕什么考试,当然你会说有特例,我只是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不存在冲突罢了。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是这样的心态吧。
我是一个对于“应试考试”这种说法极为厌倦的人,虽然自己的成绩特别好,可是总会觉得学习真的不应该是为了考试,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那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啊,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总希望自己能够抱着一种求知的心态学习。
可能有时候老师、家长会和你说如果你学的再多,考试不好那又有什么用呢?反正我是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希望可以把学习作为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不管是知识也好、考试也好,两者都会有所收获,而且如果你真正的掌握一种东西,考试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在大学里,我更是深有体会,也许你可以利用考前一两个星期应试考试过去了,甚至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时间会告诉你,你根本就没有学到任何的东西。相反,即使成绩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可是你在学习的时候真正的付出了、吸收了,同样时间也会告诉你,你这样做一定会为自己的求知道路铺下一道很好的道路。
热心网友
距离考研初试只有短短的60多天了,不多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复习的状态不断调整为最接近考试的状态,以便于最大程度的适应考场节奏。
以下建议中,小伙伴们可以自行灵活调整,没有必要循规蹈矩。也可以把自己最擅长的、最容易抓分的题型放到前面做。
建议顺序1:阅读
阅读是考研英语中的重头戏,总分40分,共计4篇文章,每篇5题,每题2分,不仅题量大、给分多,而且是"高付出、高收益"的题型,非常值得认真对待,因此建议放在第一位。阅读理解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能力,因此,快速阅读、学会定位很重要。每一个小题对应文中的一个点,根据对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理解,准确搜索并定位出考察点,基本就能把分值牢牢握在手里了。
建议顺序2:新题型
新题型有四种不同的考察形式,共10分,很多小伙伴看到新题型就望而却步,绕道走,其实没有必要。新题型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有技可循,尽管形式不同,但考察的都是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具体说就是"词的复现、结构的复现、代词的指代对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一定技巧以后这部分题型可以快速得分。
建议顺序3:作文
作文部分共30分,是分值大、耗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题型,其重要地位仅次于阅读。写好英语作文的关键在于平时多练习,借鉴模板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语言模式,写作过程中做到主题明确不跑题、段落清晰有层次、长短句结合、避免单词及语法错误等,基本就能拿到一定分数。如果能写出几个出彩的句子,如倒装句、被动句、主从复合句等,拿高分也问题不大。
所以,我知道我在抓考试节奏上有问题,考试日期考试临近的时候我就处在恐慌的状态中。然后我决定尝试一些新方法,从问题少的部分开始。比如英语,阅读和科学部分(科学是我的最爱),我决定放弃一篇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剩下的问题上。数学部分,60道问题我回答了45道,然后剩下的都是猜的。是的,我就是这么说的。我跳过了一些题。
等等,什么?
因为时间是我最大的阻碍,我就缩小了问题的数量从而优化了时间。我对比了在模拟练习上使用和不使用这套“理论”后的分数。很惊讶地发现,我的分数提高了。关键就是每个问题上多花一点时间,回答了的问题都尽可能地答对-如果不能,至少大部分要答对。
可以这样想:阅读部分包含四篇文章,一共40道题。ACT给了35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文章并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果你的阅读速度慢,就像我一样,可能也就是将将完成,不妨试试跳过一篇文章。这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理解剩下的文章,你也就有更多的机会答对问题。你最大程度上可以答对30/40道题,然后猜剩下的问题。假设猜对了3道吧,这样你总共就答对33/40道题。这样阅读就会拿到29分。当然,如果你使用自己的方法分数高于29分,那么这个方法不适合你。科学部分,每篇文章会有5-7道题。建议跳过问题最少但是看起来最复杂的那篇。在回答问题之前,浏览一遍文章看看哪一篇最复杂,时间不会超过45秒。
数学部分会有所不同-在跳过任何问题之前,你应该知道你所擅长的领域。数学部分总共有60道题,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第一感觉可能是一分钟完成一道题。但是实际上有的题目需要超过一分钟完成,有的会少于一分钟。一般来说,前面四十道题相对于后面二十道题会简单一些。所以,我会集中主要精力答对前面40道题。然后会分配多一点时间给40-50题,然后猜剩下的题。假设我答对了45/60道题,然后猜对了3道,这就意味着我答对了48/60。这就是27分。再次重申,如果你用自己的方法可以拿到比这个高的分数,请忽略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的关键因素就是-先尝试。如果可行,那就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1、简单理解
听力的第一大题一般是给出四个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这道题一般是男女两人对话,而形式无非就是“接下来男人要干什么”“接下来女人要干什么”这两种提问方式。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在提问时注意要回答的是“男”还是“女”。
2、要点理解
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形式相同,但是每一道题的录音内容就会相对长一些。问题也相对变得多样化。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选项大致确定一下这道题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之后画出选项中的关键词,比如关键的名字、数字、时间、地点等等。
3、概要理解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听力里最难的一部分,录音一般都是平时不常接触的日本生活或者科技之类的内容。而且一般都是一个人讲述叙事性强,生词多意思很难听明白,这对本来就难以适应听力的我们来说无非难上加难。
比如有的录音一开始就说出类似概括性的话语,之后再分别举例细细说明之类,像是这种总分结构的题目,一般提问时问到细节的时候占了大多数,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尽自己所能把后面说到的点记下来。
4、即时应答
第四部分录音内容非常简明,一般就是一两句话,只有选择问句。这部分虽然题目数量相对比较多,但是有一些就是平常很常用的对话。这一部分就要求小伙伴通过平时看电视剧也好,动漫也好所锻炼出语感了。
5、综合理解
第一小部分同样没有问题没有选项,和第三部分相似,但是与第三部分不同的是一般都是男女对话的形式,所以相对来说难度降下来很多。而录音的内容一般都是有一个大主题,其中分成四个小分支,并且通过对话了解到每个分支都带有不同的属性,这时候需要小伙伴们用自己能够理解的形式记下每个分支对应的属性。
相信“熟能生巧”要不断练习,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掌握日语。对于能力考听力,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在课后还是要抓紧时间,勤加练习呀!樱花君祝大家马到功成!
杭州樱花国际日语基于中国人日语学习的思维习惯,融合先进多媒体日语教学产品,配合高端的全外教教学以及融入日本文化的真实语言环境。并独创高效日语教学模式,彻底解决传统日语学习的难题,给学员全新的日语学习体验!
热心网友
他们的思维能力是足够的。除了继续巩固之外,唯一能够提升的空间就是答题的技巧。如何把“出错的可能”减少,如何提升“做题速度”,才是这些学生追求的。
这就是需要从应试技巧的角度上进行提高。因此高水平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从题型入手,如选择题要敢于打破常规,寻求合理性。
解答题要想办法减少计算量,通过数形结合、图表直观替代等方式简化题目,或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答题,这才是高水平学生迅速提高成绩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