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庙会历史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4: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道教也逐渐形成。佛道二教之间展开激烈的生存竞争,各自站稳了脚根。唐宋时期,佛道二教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众多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在宗教仪式上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吸引了众多信徒和群众参与。


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这时期的行像活动影响广泛,逐渐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


然而,元、明以后,行像之风逐渐衰落,很少见于记载。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佛道二教通过增加娱乐内容,扩大了宗教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信徒和群众参与。在唐宋时期,佛道二教的宗教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广大民众参与,形成了浓郁的宗教氛围。


综上所述,东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后世的宗教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时期的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活动,以及北魏时期的行像活动,都展示了佛道二教与群众的互动关系,增加了娱乐性,扩大了宗教影响力。庙会的迎神、出巡等活动,更是沿袭了这一时期的行像活动,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扩展资料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