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法门寺,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曾计划赴港上市,然而在2012年5月,这一宗教领域资本市场的尝试宣告失败。过度商业化与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既是法门寺上市融资的动力,也是其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是一次融资失败导致的后果。景区投资方的策略与决策,引发了深层次的问题。
法门寺因供奉佛指舍利而闻名,是北方著名的古刹之一。在1987年重修宝塔时,发现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同时出土了数千件唐代珍贵宝物。陕西省于1991年决定将法门寺打造成为“世界佛都”,定位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2007年,法门寺景区引入曲江文投的管理团队,负责经营,管委会则负责事务沟通。景区三期建设规划了“佛”、“法”、“僧”三个区域。
然而,如此高定位的法门寺现今却陷入了发展困境。2011年,游客数量约140万人,门票收入逾1亿元,扣除银行利息、管理费用后,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但一期建设的银行贷款总额超过10亿元,目前仅能支付利息,偿还本金成为难题。二期建设本应在2009年启动,但因资金短缺而拖延至今。
法门寺景区文化产业集团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1亿元。一期投资规模远超官方披露的25亿元,达到32亿元。资金缺口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一期建设贷款金额为15亿元,每年利息支出超过亿元。至今,景区仍拖欠建筑企业应付款项,总额达6亿元。
2011年,法门寺景区与当地签订二期建设项目协议,预计总投资45亿元,占地4000亩,将建设灵境项目、法区、禅修林、管理中心等。然而,在一期贷款尚未偿还的情况下,法门寺景区显然无力筹集二期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
商业化开发遭到了佛教界和僧人的反对,主要原因是景区的经营管理权主要由非佛教团体掌握。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具有特殊性,而法门寺景区的商业化模式与宗教信仰产生了冲突。例如,景区内功德箱所收款项并未直接捐赠给法门寺,而是由景区获取。
在文化产业开发中,曲江文投拥有丰富经验,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需谨慎,避免逾越宗教信仰的底线。例如,景区内的承包商与佛教徒、游客的信仰产生了冲突,甚至有人假冒僧人帮助解说,违反宗教事务条例。
法门寺景区内投诉事件频繁,尤其是承包商户以佛教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景区管理团队表示,从2011年下半年起,进行了一系列集中整治,投诉数量明显减少。然而,违规行为近期有所抬头。
法门寺慈善基金会虽然以法门寺的名义设立,但实际上由曲江文投管理。基金会筹集的善款主要用于慈善事业和偿还景区文化产业集团的银行贷款。
僧人对商业化开发持有不同看法,部分僧人离开寺庙,主要是对商业化的不理解。门票价格上涨,使得一些主要以进香为目的的居士不再前来。景区开发并未增加古寺的收入,反而在某些协议下,古寺的收入有所下降。
中国佛教协会认为,为了经济利益大搞“文化产业”,忽视内在精神的尊重,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未能得到正确认识。僧人拒绝再“借名”进行商业活动,更看重法门寺的声誉和僧人的名誉。
最终,法门寺在商业化进程中未能恢复其辉煌时刻,寺内修行的僧人数量减少。门票价格调整导致部分进香居士不再来访。陕西省开发法门寺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意在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然而实际效果与初衷存在较大差距。
法门寺(Famen Temple)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的扶风门镇。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其实,宝鸡法门古寺与法门寺文化景区并不相同,法门寺文化景区是由距宝鸡一百多公里的西安曲江文投建设管理的。2012年10月西安曲江文投涉嫌借教敛财,使宝鸡法门古寺流失僧人近八成,留下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