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6:27
在遭遇乙二胺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紧急撤离:迅速将所有人员从泄漏区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实施隔离,确保进出通道严格管控。
2. 防止火灾:断开火源,确保现场安全,必要时应急处理人员需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着防酸碱工作服。
3. 控制泄漏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避免其流入下水道或排水沟等封闭空间,以防止扩散和环境恶化。
针对小量泄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进行吸附混合,同时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随后稀释后的水可导入废水系统进行处理。
然而,如果泄漏量较大,需采取更为专业的措施:
首先,设置围堤或挖掘坑池以收容泄漏物。然后,使用喷雾状水对泄漏蒸汽进行冷却和稀释,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降低风险。将泄漏物稀释至不燃状态后,通过泵转移到专用槽车或收集器内,再运送到废物处理场所进行恰当处置。
无色澄清黏稠液体。有氨臭。呈强碱性。能随水蒸气挥发。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不挥发的碳酸盐,应避免露置在大气中。易溶于水,生成水合乙二胺,溶于乙醇和甲醇,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相对密度(d254)0.8。熔点8.5℃。沸点116~117℃。折光率(n26D)1.4540。闪点(闭杯)43℃。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460mG/kG。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