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2:49
王荣瑸,本名王英宾,1903年10月30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王文襄是清朝进士,虽为官清廉,但家境并不富裕,只留下一小屋和几橱古书。他的父亲王香宇为清末秀才,后来转向法律学习,生活严谨,而王荣瑸则在司法行政领域工作,收入微薄,难以负担子女教育费用。因此,王荣瑸的学习之路得到了公费资助,从省立第二小学起步,直至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王荣瑸早年志向坚定,6岁入福州省立第二小学,12岁考入福州省立第二中学,后以“科学救国”为信念,考入马尾海军飞潜学校,学习造机科学。毕业后,他先在马尾船政局实习,后转往上海海军江南造船所,很快晋升为图算员。1926年,他加入地下外围组织“新海军社”,积极参与组织工会,并在1929年赴英留学,专攻内燃机设计与制造技术。
1932年回国后,王荣瑸在江南造船所担任造机员,直至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他不仅组织疏散设备,还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颗触发水雷,对抵抗日舰起到了关键作用。1938年,他又被派往德国监造潜艇,积累了大量潜艇生产技术资料。1940年,他回国后担任重庆海军工厂工务课课长,还任教于商船专科学校,后成为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培养了一批造船专业人才。
上海后,王荣瑸担任江南造船厂首任总工程师,为新中国造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代潜艇和“东风”号万吨轮。他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也有所建树,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并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组织,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王荣瑸的一生,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和对国家船舶工业的贡献,使他在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他的故事展示了中国造船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一位重要人物。
扩展资料
王荣瑸,船舶工程专家。毕生致力于船舶工艺技术实践、教育和科研活动,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主持了中国第一代潜艇和第一艘自行设计和国内配套的万吨轮“东风”号的建造工作。创建了中国船舶工艺研究机构,为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和造船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