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要表达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1:0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6:54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要表达什么
孔乙己或许是一个想用穿长衫来打造阶层人设的人,斗胆揣摸鲁迅先生的寓意,他借此想要表达的可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判与同情。
这里抛开复杂的时代背景元素,妄自从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扯下一些断,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理解一下孔乙己这个文学角色,意在古为今用,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缺乏耐心,喜欢走捷径


如同作者在该小说中所述,孔乙己唯一的赚钱本领,就是写得一手好字。所以,他替人抄书为生,以此换碗饭吃。


可是孔乙己好吃懒做,不愿意一个铜板一铜板地去积累财富。干不了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信誉没有了,生意也就垮了,没人再找他写字。



由此可以推断,孔乙己是一个想发财,却不愿意脚踏实地去挣钱的人,而且他对做事缺乏应有的耐心。就像当下,有些人今天注册公司,明天就想发财一样。


从古到今,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天天想在人前摆阔的孔乙己,在失去这个营生以后,他就以偷为生。在他看来,这个来钱快。


所以,他每每来到鲁镇酒店,大家就嘲讽地说:“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意思是又被人打了。



其实,再小的事情也是事业,再小的铜板都代表着尊严。更何况孔乙己还是一个读书人,可叹他总想与众不同,却没有靠真本事去实现自我价值的志气。


就像有人所说的,世上最远的路就是捷径。在这件事上,孔乙己是面镜子,可以古照今。

而找寻并发掘自身亮点,并耐心地深耕下去,学会为TA人和任何一件小事负责,生活因此,终会迎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喜悦。

二、浅尝辄止,学习不刻苦


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大家都听说孔乙己读过书,但却没有进学。从一些蛛丝马迹,可以窥探出孔乙己的学问,也就是浅尝辄止罢了。


如果他没有耐心写毛笔字为生,那么,他还可以做诗写文章啊。人家唐朝的李白先生,虽然说也是个天天想做官的官迷吧,但你看人家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气魄


李官迷完全靠一身才华游走四方,换酒赚名气。若孔乙己真有满腹诗书,即便考不上那个科举,他也不会被人看不起,更不会缺饭吃,早有人慕名而来,请他入府为座上宾的。


比如人家《聊斋》作者蒲松龄先生,也是屡考不中,就选择了以教书为生,同时,著书立说,借《聊斋》言志,流芳百世。


所以,孔乙己不得不让人对他产生怀疑,就连那些去店里喝酒的人,也问过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孔乙己的反映是颓唐和不安,正所谓,凡事都要以结果论英雄。当然,也不排除历史上很多有才华,遇考总是不过的人。那个疯例子、文学人物范进同学就不说他了,太执著,虽然中了,但也傻了,还有何用。


比如,宋代词人柳三变也是一个才华满车的人,就是考不中,你有什么办法。再加上,他喜欢活在烟花柳巷之中,又不幸被大BOSS皇帝点名,让他且去填词。


填词就填词,这一填不要紧,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像现在突然爆红的流行歌手一样,他所唱的歌或某人写的歌词,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


好吧,再看孔大人,他只会跟一个伙计卖弄他那个“茴”字,不但没得到想要的尊重,还被看不起。



因此,凭着孔乙己没有心思脚踏实地挣钱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读书他也是读不下去的。所以,做学问,他同样没做到家。


而孔乙己,一个天天靠穿长衫来标榜的人,哪里耐得住寂寞去好好钻研学问呢?他偷书根本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卖了换酒钱的。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先生在他的《蝶恋花》中,以情托志,说得很明白,人要有所追求,就必须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

尤其是在热闹非凡的今天,做事更需要秉持一份静的勇气,方能有所收获。

三、不想站着生,只想跪着攀比


从小说可以看出,孔乙己根本不想站起来。哪怕一次次偷书被打,他都没想着站起来好好做人,而是一点点毁灭下去。


正如电视剧《天道》中英所说:“……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个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这或许就是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原因。可以看出,作者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感到深深地同情。


为此,我们在孔乙己的落魄形象中,也可以寻觅到一丝单纯,就是他在给小孩分食茴香豆时,却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形象。



而鲁迅先生又“怒其不争”的原因,就是孔大人从来没有为改变自己的落魄去努力过,更别提抗争了,他任凭自己就这样沦陷下去,直到连站立的资本都失去了。


后来,孔乙己从肉体到精神全部摧毁,他的双腿被打残后,只能靠两只手的力量支撑着移动。正如电视剧《天道》中所言:“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也没用。”


而且,孔乙己还非常爱慕虚荣。小说描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见,孔乙己是一个内心空虚,却极力用长衫来打造自己人设的人。


到小酒馆喝酒的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短衣帮,只在柜台外面站着喝。穿长衫的人就可以多花一些钱,要些菜,进到店里面坐着吹牛。



孔乙己没有财力坐在雅间里去跟长衫们一起吹牛,却又想跟短衣帮划清阶层界限。所以,他就跟别人攀比穿长衫,又想在短衣帮这里找到点优越感,干脆豁出去比人家多花一文钱,买一份茴豆吃。


可见,孔乙己的虚荣心多强,这些放在今天也一样,其实,人人都有追求生活品质的权力。


但如果不学武术,一味地追求名牌裹身、混圈子,追求身份式生活,弄不好就像孔乙己一样,把自己给混了。


而小说也以孔乙己从不欠酒钱开始,到还欠小酒馆十九个钱悲凉落幕。此后,没有人再见过他,也没有人关心他是否还活着。


为此,打造自己的本领,做一个有实力且靠谱的人,就是自己最豪华的标签。


可见,孔乙己是一个从灵魂到肉体全面崩盘的人。作者在“哀其不幸”的悲悯里,也对他的“怒其不争”进行了深沉地批判。为此,我们可以在这个人物身上做出当下反思,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对抗挫折和改变境遇的勇气。以上仅为个人浅见,欢迎交流和学习。
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我看莫不如说是孔乙己代表着当时的哪一类人?更甚的是,其实,笔者觉得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也许还在我们现在这些人之中。
一个人,穷困潦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堕落,却又自顾哀怜,这便是精神上的贫穷,内心里的穷困。
这种“心穷这人”,不分文化高低,不论贫穷富贵。
笔者认识一人,家境不错,也念过大学,却一天到晚的悲天悯人、杞人忧天。天天挂在嘴边上的就是:“唉,今天真倒霉——巴拉巴拉......”,能买车的时候,嫌弃车贵;没钱挤公交的时候,又逮到机会就逃票,1元钱的票......。下车之后,孩子嚷嚷着,想要吃块巧克力蛋糕,他却摸摸兜,自语道:钱多吗?不多啊!(多乎哉,不多已!)
孔乙己,是个境遇悲惨之人,早年念的秀才,考取功名不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夫子早年是家境不错的,至少能念得起书的人,是不会怎么挨饿的。
落第秀才也不甚可耻,至少可以靠着识文念字,给人抄账,糊口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心穷之都心比天高。不想低头做事,只想仰天长叹:悲天悯人、杞人忧天。
可要知道,悲天天不知,没有人会同情一个天天只是喝酒,叹气的弱者的,你要向命运低头,那也没有人会在抬头看你。
所以,先生想要表达什么?答案已经尽在不言中:人穷,可满志;心穷,志必失。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旣穿长衫又站着喝酒,好吃懒做,不会营生,向往功名,满口之乎者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自命清高,旣可怜又可恨的多余人形象。鲁迅先生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警示读书人要放下架子,走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投身时代的大潮之中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