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15: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15:09
进入高中之后,面对繁重的学业,复杂的人际交往,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很多孩子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当然厌学的原因还有很多。
我们发现孩子有这个情绪出现后,马上做好心理疏导。那么,高中厌学心理疏导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针对最常见的厌学问题,来一一解答!
1、缺乏学习目标和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也有一些学生接受了来自家庭或社会的一些错误观念。他们认为读书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读书是无用的。
对策:激发动机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没有动机或消极动机就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内部动机的开放和外部动机的诱导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2、网瘾逃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有的学生沉迷其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一些热爱学习的学生,因为迷恋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逐渐忽视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越来越讨厌学习。
对策:激发兴趣
对有网瘾兴趣的学生进行兴趣转移,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必须着重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有意关注。
3、悲观失望
有些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无论怎样,他们还是会遇到失败,失败一次又一次无情地粉碎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于是他们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还有一些学生,他们也努力学习,并取得了他们认为好的成绩,但往往不如其他人,很少受到老师的赞扬。由于长期被老师忽视,他们逐渐失去信心。
对策:
引导正确归因:正确的归因有助于促进后续的学习,误的归因往往抑制后续的学习。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参照标准,促进学生从自身的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是最好的回报;对教育者来说,成功是结果,而不是评价本身,如果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精神上的鼓励。
4、压力过大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无论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还是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
特别是,家长教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毫无心理学知识。所以,总是无休止地埋怨、挑剔,让孩子产生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挫折感。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太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学习倦怠。
对策: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父母也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不要总是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5、缺乏关心
有些家长在平时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另外,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爸妈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对策:情感补偿
父母不管平时多忙,每天都要花些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对于那些情感孤独者,老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6、学校因素
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由于对老师的厌恶,学生讨厌上老师的课,尽量避免与老师接触,最后发展到对一个学科的厌倦。有些则是老师过分的看重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
对策: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
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抑制自己的弱点,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学习厌倦的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创设各种巧妙的情境,不断呈现这些特点,努力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