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习惯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培养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方法
习惯的养成与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需要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力量。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习惯的形成当然是主要靠内因。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和坚持性较弱,而习惯的形成却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得经过反反复复的时间,而且一个积极、有益习惯的养成,较之于一个消极、有害的习惯形成来说,不知要困难多少倍,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中学生、大学生更需要教师家长费尽心思、采用多种方式来给予帮助。
榜样示范。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家长、同学榜样示范,能产生极好的导向作用。在一个常年不订一份报,父母及周围的人都不喜欢读书看报的环境中,很难培养出又经常看书看报习惯的孩子来。因此,家长要想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在家营造一个爱读书的环境,坚持每天晚上陪孩子看半个小时的英语课外杂志,以此作为一个亲子活动。我看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每周把“亲子读书卡”,要求孩子和家长都填上该周的读书收获,包括所读的书名,页数,积累的词汇,读后感想,然后贴在墙上。这样一来,孩子和家长会互相督促,更会为了家庭荣誉而爱上读书。经过一段时间,良好阅读习惯的雏形就形成了。
(2)精选阅读的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选择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要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难易适当,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搞好阅读的信心。
(3)拓宽阅读的范围。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4) 保证阅读的时间。
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要有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孩子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5) 加强交际性阅读。
与初中不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结合听说训练,可将阅读材料进行交际化处理,这样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层理解。如:要求学生在读完下面这篇小短文后进行对话:
My English name is Tommy. I’m a lovely boy. I’m ten. I’m very thin. I’m in Class One, Grade Four. I’m Number 6, in Row One. This is my photo. Look! This is my father. This woman is my mother. And this is our dog, Spotty.
下面是来自学生的一个对话:
A: Hello! I’m Sandy. Your name, please?
B: My name is Tommy.
A: How old are you?
B: I’m ten.
A: Which class are you in?
B: I’m in Class One, Grade Four. And you?
A: Oh, good. I’m in Class One, Grade Four, too. Are you Number 1?
B: No, I’m not. I’m Number 6. What’s your number?
A:I’m Number 2. What’s this?
B:It’s a photo.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A: Is this your dog?
B: Yes. Its name is Spotty.
A: Oh! Great!
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达到高效阅读
1 要有广博的背景知识
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或阅读理解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拥有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在读有关内容的英文材料时,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得多,理解的也会透彻得多。他不仅能够理解文中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将文中所讲的内容与文中未讲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
2 增加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
除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影响阅读理解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认知策略,包括猜词悟义、预测、分析、判断和总结等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这些必要的阅读策略的支持。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技巧,学生不善于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不善于猜词悟义,几乎每句话都要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因此在现有知识基础上,他们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外阅读或甚至是课内的练习,这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