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务亮证怎么查不到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9: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07:11

江苏政务服务app亮证添加不了二级建造师电子凭证是添加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为:

1、进入手机系统,找到点击江苏政务服务图标进入。



2、进入点击左上方的立即登录,登录账号。



3、接下来在登录成功点击首页右上方的更多进入。



4、进入更多找到社保点击右方的更多。



5、进入全国服务点击社会保险下方的个人社保权益单进行查看即可了,如图所示。
6月28日,江苏政务服务网迎来了两周岁生日,已经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访问量达到7.5亿人次,移动客户端下载量2749万,用户注册量超834万。江苏政务服务网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大便民:PC端不见面可办事项超12万项,企业开办实现全省“全链通”“一网通办”;移动客户端聚合了1254项服务,实现了中高考成绩查询、社保查询等一批热门服务“一网通办”,又新增了“不动产权属查询”、“亮证”等特色服务,能让用户手机“刷刷脸”查询自己名下的不动产权属信息,还能让用户关联“居民身份电子凭证”、“婚姻登记证”、“营业执照”、“电子社保卡”、“出生医学证明”等10个电子证照。

【拓展资料】
  手机“刷脸”,“一键查”名下不动产权属信息

  “太赞了,扫脸就能查询名下不动产权属信息,房子坐落位置、产权证号全都有,以后出门办事再也不用去窗口打印证明了。”昨天下午,“不动产权属查询”应用在江苏政务服务APP上线没多久,就有网友留言点赞。

   发现,用户登录江苏政务服务APP省级站点,在“服务集群”频道“本地服务”栏目能找到“不动产权属查询”应用。点开应用,需要5秒时间的扫脸实人认证,认证通过就能查询到自己名下的不动产权属信息。信息包括不动产数、坐落位置、产权证号,以及房屋面积、抵押贷款情况。

  “‘不动产权属查询’使用活体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与用户上传的本人身份证原件信息进行比对核验,确保是本人注册登录。”省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活体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系统才会反馈查询结果。该应用已经汇聚了全省的信息,江苏人都可以用。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该应用目前仅支持以权利人认证的身份信息查询,其他与用户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号不一致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不提供查询服务。下一步,不动产权证还将推电子证照,实人认证用户登录江苏政务服务APP,可以在“亮点”应用中关联自己名下的不动产权证。

   了解到,省政务办这一年大力推动建设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大厅”,2018年6月28日,江苏在全国首家发布江苏政务支付宝小程序,同步上线微信小程序,升级发布微信服务号,开展集群式服务,多平台、多方式提高服务选择灵活性。整合发挥省级集成优势,所有移动平台功能一致、服务协同、联动响应。2018年8月31日,“江苏政务”小程序2.0上线,探索建设在小程序上的“旗舰店”“主题服务”“一号答”“全过程评价”“服务集群”“我的卡包”六大亮点,全面升级江苏政务服务移动端生态体系,打造便捷实用的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设过程中新增了一批网红热门应用,中高考成绩查询应用访问超过80万,公积金提取应用已经有144万人在用,省直公积金提取上线18天,提取金额就达到了2.2亿元。

  “亮证”再扩容,新增电子社保卡等电子证照

  “亮证”汇集了江苏政务服务网用户名下的电子证照,用户登录江苏政务服务APP,可以随时随地调取使用电子证照,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办事丢三落四忘带证照了。

  今年5月22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三省一市共同确定首批“无感漫游”服务清单共176项,实现跨省异地切换,通过各省间用户信任传递,完成用户授权对接调试,一次登录即可享受所有入驻移动端汇聚页服务。上海提供31项服务,江苏、浙江、安徽平均提供约20项服务(省本级或市级)。同时,三省一市政务服务移动端APP实现7个证照电子亮证。“亮证”为自然人归集了“居民身份电子凭证”“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婚姻登记证”“居住证”“出生医学证明”,为法人归集了“营业执照”。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江苏对“亮证”应用再扩容,近日又新增了“电子社保卡”“不动产权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据介绍,目前这3个电子证照数据正在汇集上传中,数据量巨大,仅电子社保卡数据就有6600万条,预计7月中旬全省用户都能使用,能关联到自己名下的电子证照。

   了解到,江苏政务服务网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批文管理系统,目前归集全省法人数据612万条、电子证照(批文)6637万条。江苏居民在线上线下办事,已有不少事项无需提交纸质材料。今年江苏定了一个“小目标”: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间平均减少50%以上、提交纸质材料平均再减少30%以上,一批高频跨部门事项办理环节减少30%以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