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其有关项目及其质量加以分析和考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的一种分析活动。
在侠义概念基础上还包括公司概况分析、企业优势分析、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以及市场价值分析等。
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美国工业发展的产物。
银行家们更加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是否有偿债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仅是揭示结果,更重要的是为“结果”给出更为充分的分析依据,从而减少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财务报告是指公司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财务报告:财务报表 + 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表:基本报表 + 报表附注。
基本报表:
报表附注:
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总资产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 + 其他资产
总负债和股东权益 = 流动负债 + 长期负债 + 股东权益
对企业的经营背景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对自身经营战略的选择和表述,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和先行条件。
可借助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会计质量做出总体评价,这是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论客观性的必要条件。
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包括财务报表预测和公司价值分析等,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使用人包括:
注意处在稳定行业的企业,其指标数据大幅变动的异常情况,是否存在人为粉饰,数据失真。
总资产 = 净资产 + 总负债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 100%
数量少涨幅大。
水平分析又称横向分析(horizontalanalysis),是指前后两期财务报表间相同项目变化的比较分析。
该方法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特别指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是,将报表资料中不同时期的同项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的方式有:
比较对象:
确定公司所处的行业,选择公司的同业企业。
根据公司及其同业比较对象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其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同业平均值、同业最高值和同业最低值。将公司财务数据与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明显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指标或财务数据。
进一步做同业比较分析,直到找出影响财务指标或财务数据严重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根源,从而找出判断财务报表真实程度的调查分析重点。
该行业平均毛利率仅为20%左右。
总资产 = 净资产 + 负债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收益率越接近,说明企业负债越小。
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又称纵向分析(verticalanalysis),是指同一期间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通过编制百分比报表进行分析。该方法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目的:
步骤:
例如可以把当前的流动资产当作基数,分别计算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内容分别占比。
常用规则:
结论: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步骤:
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率等变化趋势。
结论: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各组成项目金额、性质以及状态的分析,找出重大项目和异动项目,还原企业对应的实际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并根据报表中各项目自身特征和管理要求,在结合企业具体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对各项目的具体质量进行评价,进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质量做出判断。
在该方法下,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最终上升到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分析。
特点:
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两种表现形式:
目的:解释各个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具体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使用步骤:
举例
F = A x B x C
基数(1):F0 = A0 x B0 x C0
当前:F1 = A1 x B1 x C1
置换A因素(2):A1 × B0 × C0
置换B因素(3):A1 × B1 × C0
置换C因素(4):A1 × B1 × C1
(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对连环替代法的计算进行简化,得到差额分析法。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C1-C0)
资产利润率的分解(单位:万元)
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 销售利润率 * 总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净利率变动影响 = 销售净利率变动×上年总资产周转次数 = (-1.0807%)×1.69
= -1.8333%
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动影响 = 本年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动
=4.5333%×(-0.19)
= -0.03%
合计 = -1.8333% -0.03% = -2.7236%
结论:
利用财务报表上的相关会计数据计算出各种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揭示同一张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
计算比率的分子和分母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财务比率分析的逻辑起点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
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可以区分为:
经营战略涉及:
财务战略涉及:
主要用于评价公司按时履行其财务义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和长期偿债能力杠杆比率两大类
指标分类:
营运资本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长期资本 - 长期资产
长期资本 = 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用以衡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公司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较多,会造成公司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一般要求生产型企业流动比率保持在2:1的水平。
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别。营业周期越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越低。
速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及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 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应收账款 + 应收票据 + 其他应收款
速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存货 - 预付款项 - 其他流动资产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越高,表明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一般速动比率保持在1:1的水平。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 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现金流量 / 流动负债
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总债务存量比率指标:
资产负债率 = 负债 / 资产
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
资产负债率应当考虑行业和战略的差异。
产权比率 = 负债 / 股东权益
产权比率表明每一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额。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 = 1 / (1 - 资产负债率)
权益乘数 = 1 + 产权比率
权益乘数表明每一元股东权益拥有的资产额。
长期资本负债率 = 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 股东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 = 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 = (净利润 + 利息费用 + 所得税费用) / 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 本期全部应付利息 = 利润表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 + 资本负债表固定资产等资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表明每一元利息的支付,有多少息税前利润作为安全保障,反映了企业债务*的风险大小。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利息费用
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债务总额
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各种指标。
通用公式:
xx资产周转次数 = 周转额 / xx资产
xx资产周转天数 = 365 / xx资产周转次数
xx资产与收入比 = xx资产 /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来自利润表。应收账款来自资产负债表。为统一时间周期,应收账款取期初、期末的平均值。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 /(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 = 应收账款 / 销售收入
注意:
存货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 = 365 /(销售收入 / 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 = 存货 / 销售收入
注意: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5天 / (销售收入 /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5天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 流动资产 / 销售收入
通常,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绝大部分,因此它们的周转状况对流动资产周转具有决定性影响。
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周转天数 = 365 /(销售收入 / 净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周转天数 = 365 / 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营运资本与收入比 = 营运资本 / 销售收入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5天 /(销售收入 /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5天 /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 非流动资产 / 销售收入
分析时主要是针对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分析投资是否与其竞争战略一致,收购和剥离*是否合理等。
总资产周转次数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资产周转天数 = 365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资产周转天数 = 365 / 资产周转次数
资产与收入比 = 总资产 / 销售收入
资产与收入比 = 1 / 资产周转次数
资产周转天数表示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盈利性越好。
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资产净利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
资产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次数
权益净利率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权益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 x 总资产周转次数 x 权益乘数
含义:税后收益扣除优先股股息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
每股收益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含义: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收益愿意支付的价格。
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价 / 普通股每股收益
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认为公司未来成长潜能高,经营前景好。
含义: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的比率。
市净率 = 每股市价 / 每股净资产
市净率高说明市场价值相对账面价值就越大。
最早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创造并采用。
利用几个主要会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整体财务状况,特别是分析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净资产报酬率(ROE,或权益净利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指标。
净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收益率 x 权益乘数
注意:
案例:绿大地2009年年报。
20100227,绿大地09年年报每股收益为0.41,权益净利率为8.14%;
20100428,绿大地更正公告,每股收益为-0.85,权益净利率为-19.12%。
必须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行业背景等信息。
思考1:航空公司飞机的折旧年限平均为15年。A公司飞机折旧年限为10年,B公司飞机折旧年限为20年,哪一家公司的折旧年限更合理?
分析1:
公司的经营战略可能不同。一个面向高端,票价高;一个面向低端,票价低。两个公司的折旧年限可能都是合理的。
思考2:
戴尔公司在2000年至2004年的流动比率从1.47下降到0.98,如何评价该变化?
分析2:戴尔公司的在2000年至2004年,存货周转天数由6天降低至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34天降低至28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由58天增加至70天。由以上三个周转天数可得现金周转天数。
现金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结论:
笔记.财务报表分析.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