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战车千乘”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97个人,共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甲士,外加97000步兵。
乘 [chéng]作为动词意思为:
1、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乘坐。
2、趁; 乘便, 乘机; 利用条件、机会等。作为名词意思为:佛教的教派或教义;姓氏。
乘 [shèng]作为名词意思为:
(1)、通称一般史书。
(2)、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
拥有战车千乘,在古代国力已经不小了,所这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兵车很多”,比如:“革车千乘;千乘万骑入咸阳。”
同时千乘也常常被用来指代大军,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在战国时期,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秦始皇的军队战车千乘,所向披靡,雄兵百万。
扩展资料:
战车千乘意思相近的词语:戮力齐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强马壮。
一、戮力齐心
白话释义: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朝代:南朝
作者:姚察
出处:《梁书·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翻译:你的志向感动上天,精诚可贯日,合力齐心,平定叛乱丑
二、齐心协力
白话释义: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朝代:东周
作者:墨子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翻译:为了取得元圣,与他们同心协力,以治天下
三、众志成城
白话释义: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朝代:春秋末鲁国
作者:左丘明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翻译:众志成城,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
四、人强马壮
白话释义: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朝代:元
作者:武汉臣
出处:《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翻译:使不着人强马壮,顶端的是鬼让神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车千乘
热心网友
“战车千乘”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97个人,共100人算一乘。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
扩展资料:
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与车中战斗,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
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并连有护手。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
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车千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车
热心网友
“战车千乘”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97个人,共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甲士,外加97000步兵。
乘 [chéng]作为动词意思为:
1、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乘坐。
2、趁; 乘便, 乘机; 利用条件、机会等。作为名词意思为:佛教的教派或教义;姓氏。
乘 [shèng]作为名词意思为:
(1)、通称一般史书。
(2)、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
拥有战车千乘,在古代国力已经不小了,所这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兵车很多”,比如:“革车千乘;千乘万骑入咸阳。”
同时千乘也常常被用来指代大军,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在战国时期,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秦始皇的军队战车千乘,所向披靡,雄兵百万。
扩展资料:
战车千乘意思相近的词语:
兵强马壮,拼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成语,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安重荣的父亲是后唐振武巡边指挥使,石敬瑭起兵太原,派副将张颖潜入振武,请安重荣举兵协助。安重荣投奔石敬瑭,由于石敬瑭成为契丹的儿皇帝,安重荣得到吐蕃兵强马壮的支持,自立为王,率军进攻汴京,被晋军所杀。
万乘之国,汉语成语。拼音:wàn shèng zhī guó,释义:原指周朝,后泛指大国。
自商﹑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主要作战装备。以马拉木质战车交战的作战方式叫“车战”,战车成为战争主力和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
商代晚期一些遗址中已发现战车痕迹。周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其后,逐渐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车千乘
热心网友
“战车千乘”是古时候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战车:用于作战的车辆 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97个人,共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甲士,外加97000个步兵,当时是这么计算的。 ①形容兵车很多:革车千乘;千乘万骑入咸阳。 同时千乘也常常被用来指代大军,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②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意思:战车很多,形容军队很强大
热心网友
战车千乘
zhàn chē qiān shèng
战 车 千 乘 解释: “战车千乘”是古时候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 战车:用于作战的车辆 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一辆车上3个人,每辆车后面跟97个人,共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甲士,外加97000拿棒子的和后勤的哥们儿,当时是这么计算的。 ①形容兵车很多:革车千乘;千乘万骑入咸阳。 同时千乘也常常被用来指代大军,如白居易《长恨歌》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②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意思:战车很多,形容军队很强大。 例句:秦始皇的军队战车千乘,所向披靡,雄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