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3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徐达,常遇春这两位草根将领功绩显赫,草根出身的他们成为大将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资聪颖,二是身经百战。
在打战时,徐达,常遇春英勇骁战,在屡次战争中所向披靡,从无败绩,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徐达运筹帷幄,刚毅顽强,带领将兵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军令如山;常遇春每侵略一个城市,没有拿不下的城池。因而,君主对他们两个很重视,非常器重,正是由于他们是农民,对朝廷的利益构不成伤害,颇为信任他面前。
一、具有天分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你能成功,取决于你的天赋,可见天分与人息息相关。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比不上具有天分的人的爆发。徐达是一个智将,常遇春是猛将,天赋异禀,少时出身寒苦,遇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带他们上战场杀敌人。在金朝时有个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人,叫完颜阿骨打,在和平年代过着以狩猎,采野果为生的生活。在金朝爆发战争时,又变成了精通战事的将领,一肚子的军事战略,仅仅经过11年,就灭掉了辽国。
二、身经百战,英勇无敌对于徐达和常遇春来说,年少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要想被君主认可并重用,就要靠一腔热血何英勇无敌。徐达和常遇春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悬崖边时,朱元璋*成为俘虏,面临被杀害。情急之下,徐达主动请缨要当俘虏,这才让朱元璋被释放。
再说常遇春在江边和元军对抗,只见常遇春将竹竿一撑,便进入元军的队里,只身一身,与众多士兵对抗,可见其英勇无比。他们二人虽然不曾学习兵法,但在日积月累的作战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可贵的是,这些经验兵书从来不会告诉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因为这两个王朝都是一介白衣南征北战一手创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时的这句口号,其实最早时朱元璋提出来的。
而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明初名将,作战勇猛能征善战,但是这两位名将其实早期是没有读过兵法,就是这样出生的二人,在后来却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听过这么一句话“从不会到会”,大家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有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我在此说的不是本来就是对口专业的人,而是那种本来学习理科,却突然做了一个文科工作的人。这些人在接触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领域时,一开始肯定难免是生疏的,但一旦时间久了后就会得心应手,这便是我想说的从不会到会了。所以,徐达、常遇春这二人便是如此,他们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进行总结,所以在最后才能成长为比较出色的将领。
其实“从不会到会”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方式;就拿这二人来说,二人皆是劳苦大众出生,皆是粗人出生,但是他们在早期都是从底层慢慢爬上来的,这两位都是从无数次冲锋陷阵,从多少个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可要比对几本兵书要厉害的多。就拿徐达来说,曾经就在基层锻炼过,所以其军事能力是后天不断学习的;而常遇春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天下所赞叹,所以他的出生是先锋出生。其实,先锋在最初是不需要考虑什么兵法,什么阵法的,只要听从将领的命令去冲锋就可以了,可是在其后期,跟随的将领多了,学到的也自然就多了,毕竟是耳濡目染,和这些将领接触的时间长了,当中的道道自己也就会摸索出来了,这些经验对其后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便是“打出来的理论”,在我党最初建军的时候,排除大部分的农民将领是没有上过军校的,但是他们打仗那叫一个比一个勇猛,这靠的还不就是那一股冲进,然后在那股冲进后的积累、学习以及学以致用。徐和常便是这样,二人皆是平民,也皆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他们之前可以对一些将领进行学习,可他们在一步步坐上了将领的位置时,便需要自己去操刀指挥了。和其实,他们在和陈友谅的较量中也是获得经验的一大地方。因为陈友谅也是农民军出身,他军中的将领也大多是目不识丁,也是不懂军事的半吊子,所以当两只有冲劲军队相撞的时候,便就是两个同级别人的对决,所以在作战时会更加的公平,也更加的让常遇春和徐达二人得到不少的经验。
所以说,就常和徐来说,他们二人的经验得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看出来的经验,一个是打出来的经验,前者是其在将领的指挥下有样学样,然后自己再后期请教进行总结;而后者则是在看出来的经验为基础下,运用到实践中的举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都是勇猛的将士,他们善于在作战当中学习兵法,所谓的在不断的战斗当中学习战斗的方法,这就是他们逐渐精通兵法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徐达,常遇春这两位草根将领功绩显赫,草根出身的他们成为大将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资聪颖,二是身经百战。
在打战时,徐达,常遇春英勇骁战,在屡次战争中所向披靡,从无败绩,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徐达运筹帷幄,刚毅顽强,带领将兵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军令如山;常遇春每侵略一个城市,没有拿不下的城池。因而,君主对他们两个很重视,非常器重,正是由于他们是农民,对朝廷的利益构不成伤害,颇为信任他面前。
一、具有天分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你能成功,取决于你的天赋,可见天分与人息息相关。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比不上具有天分的人的爆发。徐达是一个智将,常遇春是猛将,天赋异禀,少时出身寒苦,遇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带他们上战场杀敌人。在金朝时有个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人,叫完颜阿骨打,在和平年代过着以狩猎,采野果为生的生活。在金朝爆发战争时,又变成了精通战事的将领,一肚子的军事战略,仅仅经过11年,就灭掉了辽国。
二、身经百战,英勇无敌对于徐达和常遇春来说,年少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要想被君主认可并重用,就要靠一腔热血何英勇无敌。徐达和常遇春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悬崖边时,朱元璋*成为俘虏,面临被杀害。情急之下,徐达主动请缨要当俘虏,这才让朱元璋被释放。
再说常遇春在江边和元军对抗,只见常遇春将竹竿一撑,便进入元军的队里,只身一身,与众多士兵对抗,可见其英勇无比。他们二人虽然不曾学习兵法,但在日积月累的作战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可贵的是,这些经验兵书从来不会告诉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的军事天赋很高,跟着朱元璋又有那么多机会实践、总结,所以能精通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虽然他们没读过书,但是他们自小就听过别人讲一些故事,就从中学会了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因为这两个王朝都是一介白衣南征北战一手创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时的这句口号,其实最早时朱元璋提出来的。
而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明初名将,作战勇猛能征善战,但是这两位名将其实早期是没有读过兵法,就是这样出生的二人,在后来却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听过这么一句话“从不会到会”,大家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有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我在此说的不是本来就是对口专业的人,而是那种本来学习理科,却突然做了一个文科工作的人。这些人在接触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领域时,一开始肯定难免是生疏的,但一旦时间久了后就会得心应手,这便是我想说的从不会到会了。所以,徐达、常遇春这二人便是如此,他们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进行总结,所以在最后才能成长为比较出色的将领。
其实“从不会到会”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方式;就拿这二人来说,二人皆是劳苦大众出生,皆是粗人出生,但是他们在早期都是从底层慢慢爬上来的,这两位都是从无数次冲锋陷阵,从多少个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可要比对几本兵书要厉害的多。就拿徐达来说,曾经就在基层锻炼过,所以其军事能力是后天不断学习的;而常遇春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天下所赞叹,所以他的出生是先锋出生。其实,先锋在最初是不需要考虑什么兵法,什么阵法的,只要听从将领的命令去冲锋就可以了,可是在其后期,跟随的将领多了,学到的也自然就多了,毕竟是耳濡目染,和这些将领接触的时间长了,当中的道道自己也就会摸索出来了,这些经验对其后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便是“打出来的理论”,在我党最初建军的时候,排除大部分的农民将领是没有上过军校的,但是他们打仗那叫一个比一个勇猛,这靠的还不就是那一股冲进,然后在那股冲进后的积累、学习以及学以致用。徐和常便是这样,二人皆是平民,也皆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他们之前可以对一些将领进行学习,可他们在一步步坐上了将领的位置时,便需要自己去操刀指挥了。和其实,他们在和陈友谅的较量中也是获得经验的一大地方。因为陈友谅也是农民军出身,他军中的将领也大多是目不识丁,也是不懂军事的半吊子,所以当两只有冲劲军队相撞的时候,便就是两个同级别人的对决,所以在作战时会更加的公平,也更加的让常遇春和徐达二人得到不少的经验。
所以说,就常和徐来说,他们二人的经验得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看出来的经验,一个是打出来的经验,前者是其在将领的指挥下有样学样,然后自己再后期请教进行总结;而后者则是在看出来的经验为基础下,运用到实践中的举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都是勇猛的将士,他们善于在作战当中学习兵法,所谓的在不断的战斗当中学习战斗的方法,这就是他们逐渐精通兵法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的军事天赋很高,跟着朱元璋又有那么多机会实践、总结,所以能精通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虽然他们没读过书,但是他们自小就听过别人讲一些故事,就从中学会了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徐达,常遇春这两位草根将领功绩显赫,草根出身的他们成为大将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资聪颖,二是身经百战。
在打战时,徐达,常遇春英勇骁战,在屡次战争中所向披靡,从无败绩,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徐达运筹帷幄,刚毅顽强,带领将兵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军令如山;常遇春每侵略一个城市,没有拿不下的城池。因而,君主对他们两个很重视,非常器重,正是由于他们是农民,对朝廷的利益构不成伤害,颇为信任他面前。
一、具有天分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你能成功,取决于你的天赋,可见天分与人息息相关。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比不上具有天分的人的爆发。徐达是一个智将,常遇春是猛将,天赋异禀,少时出身寒苦,遇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带他们上战场杀敌人。在金朝时有个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人,叫完颜阿骨打,在和平年代过着以狩猎,采野果为生的生活。在金朝爆发战争时,又变成了精通战事的将领,一肚子的军事战略,仅仅经过11年,就灭掉了辽国。
二、身经百战,英勇无敌对于徐达和常遇春来说,年少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要想被君主认可并重用,就要靠一腔热血何英勇无敌。徐达和常遇春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悬崖边时,朱元璋*成为俘虏,面临被杀害。情急之下,徐达主动请缨要当俘虏,这才让朱元璋被释放。
再说常遇春在江边和元军对抗,只见常遇春将竹竿一撑,便进入元军的队里,只身一身,与众多士兵对抗,可见其英勇无比。他们二人虽然不曾学习兵法,但在日积月累的作战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可贵的是,这些经验兵书从来不会告诉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因为这两个王朝都是一介白衣南征北战一手创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时的这句口号,其实最早时朱元璋提出来的。
而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明初名将,作战勇猛能征善战,但是这两位名将其实早期是没有读过兵法,就是这样出生的二人,在后来却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听过这么一句话“从不会到会”,大家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有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我在此说的不是本来就是对口专业的人,而是那种本来学习理科,却突然做了一个文科工作的人。这些人在接触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领域时,一开始肯定难免是生疏的,但一旦时间久了后就会得心应手,这便是我想说的从不会到会了。所以,徐达、常遇春这二人便是如此,他们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进行总结,所以在最后才能成长为比较出色的将领。
其实“从不会到会”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方式;就拿这二人来说,二人皆是劳苦大众出生,皆是粗人出生,但是他们在早期都是从底层慢慢爬上来的,这两位都是从无数次冲锋陷阵,从多少个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可要比对几本兵书要厉害的多。就拿徐达来说,曾经就在基层锻炼过,所以其军事能力是后天不断学习的;而常遇春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天下所赞叹,所以他的出生是先锋出生。其实,先锋在最初是不需要考虑什么兵法,什么阵法的,只要听从将领的命令去冲锋就可以了,可是在其后期,跟随的将领多了,学到的也自然就多了,毕竟是耳濡目染,和这些将领接触的时间长了,当中的道道自己也就会摸索出来了,这些经验对其后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便是“打出来的理论”,在我党最初建军的时候,排除大部分的农民将领是没有上过军校的,但是他们打仗那叫一个比一个勇猛,这靠的还不就是那一股冲进,然后在那股冲进后的积累、学习以及学以致用。徐和常便是这样,二人皆是平民,也皆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他们之前可以对一些将领进行学习,可他们在一步步坐上了将领的位置时,便需要自己去操刀指挥了。和其实,他们在和陈友谅的较量中也是获得经验的一大地方。因为陈友谅也是农民军出身,他军中的将领也大多是目不识丁,也是不懂军事的半吊子,所以当两只有冲劲军队相撞的时候,便就是两个同级别人的对决,所以在作战时会更加的公平,也更加的让常遇春和徐达二人得到不少的经验。
所以说,就常和徐来说,他们二人的经验得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看出来的经验,一个是打出来的经验,前者是其在将领的指挥下有样学样,然后自己再后期请教进行总结;而后者则是在看出来的经验为基础下,运用到实践中的举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都是勇猛的将士,他们善于在作战当中学习兵法,所谓的在不断的战斗当中学习战斗的方法,这就是他们逐渐精通兵法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因为他们的军事天赋很高,跟着朱元璋又有那么多机会实践、总结,所以能精通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虽然他们没读过书,但是他们自小就听过别人讲一些故事,就从中学会了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1
徐达,常遇春这两位草根将领功绩显赫,草根出身的他们成为大将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资聪颖,二是身经百战。
在打战时,徐达,常遇春英勇骁战,在屡次战争中所向披靡,从无败绩,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徐达运筹帷幄,刚毅顽强,带领将兵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军令如山;常遇春每侵略一个城市,没有拿不下的城池。因而,君主对他们两个很重视,非常器重,正是由于他们是农民,对朝廷的利益构不成伤害,颇为信任他面前。
一、具有天分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你能成功,取决于你的天赋,可见天分与人息息相关。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比不上具有天分的人的爆发。徐达是一个智将,常遇春是猛将,天赋异禀,少时出身寒苦,遇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带他们上战场杀敌人。在金朝时有个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人,叫完颜阿骨打,在和平年代过着以狩猎,采野果为生的生活。在金朝爆发战争时,又变成了精通战事的将领,一肚子的军事战略,仅仅经过11年,就灭掉了辽国。
二、身经百战,英勇无敌对于徐达和常遇春来说,年少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要想被君主认可并重用,就要靠一腔热血何英勇无敌。徐达和常遇春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悬崖边时,朱元璋*成为俘虏,面临被杀害。情急之下,徐达主动请缨要当俘虏,这才让朱元璋被释放。
再说常遇春在江边和元军对抗,只见常遇春将竹竿一撑,便进入元军的队里,只身一身,与众多士兵对抗,可见其英勇无比。他们二人虽然不曾学习兵法,但在日积月累的作战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可贵的是,这些经验兵书从来不会告诉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因为这两个王朝都是一介白衣南征北战一手创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时的这句口号,其实最早时朱元璋提出来的。
而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明初名将,作战勇猛能征善战,但是这两位名将其实早期是没有读过兵法,就是这样出生的二人,在后来却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听过这么一句话“从不会到会”,大家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有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我在此说的不是本来就是对口专业的人,而是那种本来学习理科,却突然做了一个文科工作的人。这些人在接触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领域时,一开始肯定难免是生疏的,但一旦时间久了后就会得心应手,这便是我想说的从不会到会了。所以,徐达、常遇春这二人便是如此,他们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进行总结,所以在最后才能成长为比较出色的将领。
其实“从不会到会”是一种笼统的概括方式;就拿这二人来说,二人皆是劳苦大众出生,皆是粗人出生,但是他们在早期都是从底层慢慢爬上来的,这两位都是从无数次冲锋陷阵,从多少个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可要比对几本兵书要厉害的多。就拿徐达来说,曾经就在基层锻炼过,所以其军事能力是后天不断学习的;而常遇春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天下所赞叹,所以他的出生是先锋出生。其实,先锋在最初是不需要考虑什么兵法,什么阵法的,只要听从将领的命令去冲锋就可以了,可是在其后期,跟随的将领多了,学到的也自然就多了,毕竟是耳濡目染,和这些将领接触的时间长了,当中的道道自己也就会摸索出来了,这些经验对其后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便是“打出来的理论”,在我党最初建军的时候,排除大部分的农民将领是没有上过军校的,但是他们打仗那叫一个比一个勇猛,这靠的还不就是那一股冲进,然后在那股冲进后的积累、学习以及学以致用。徐和常便是这样,二人皆是平民,也皆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他们之前可以对一些将领进行学习,可他们在一步步坐上了将领的位置时,便需要自己去操刀指挥了。和其实,他们在和陈友谅的较量中也是获得经验的一大地方。因为陈友谅也是农民军出身,他军中的将领也大多是目不识丁,也是不懂军事的半吊子,所以当两只有冲劲军队相撞的时候,便就是两个同级别人的对决,所以在作战时会更加的公平,也更加的让常遇春和徐达二人得到不少的经验。
所以说,就常和徐来说,他们二人的经验得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看出来的经验,一个是打出来的经验,前者是其在将领的指挥下有样学样,然后自己再后期请教进行总结;而后者则是在看出来的经验为基础下,运用到实践中的举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2
因为他们都是勇猛的将士,他们善于在作战当中学习兵法,所谓的在不断的战斗当中学习战斗的方法,这就是他们逐渐精通兵法的过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因为他们的军事天赋很高,跟着朱元璋又有那么多机会实践、总结,所以能精通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1:33
虽然他们没读过书,但是他们自小就听过别人讲一些故事,就从中学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