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1 21:12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明代山西迁徒民至此定居前早有人烟生息。
1958年成立长沟人民公社,为南尚乐管理区。1961年改管理区为南尚乐人民公社,1983年农村*改革,改公社为乡。原属房山县,1987年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建房山区后,遂改属房山区。后改乡建镇为南尚乐镇,后又改称大石窝镇至今。
该镇半为低山丘陵,半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碳酸盐类低山,最高点海拔935.4米,土壤为淋溶褐土;中部为山前台地,分布有碳酸岩类残丘,土壤为洪积物褐土;南部为冲积平原,最低点海拔46.2米。北拒马河自西北而东南流贯镇境西南部,南泉水河(古称独树水)发源本镇北境,向南流经¬镇内东部,下注胡良河。本镇年平均降雨量600~650毫米。北部山区蕴藏丰富的汉白玉、大理石、白云石和石英砂岩矿物资源。
该镇经济以工、农业为主,林果为辅,多种经¬营。耕地40128.9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是水稻、谷子、豆类、高粱等。高庄村所产稻米久负盛名,称玉塘米。米质洁白香甜,成饭久存不馊,明清时专供皇宫御用。该镇以盛产红果闻名。20世纪80年代畜牧业发展较快,建有奶牛、肉羊、商品猪、商品蛋基地。开发利用当地矿物资源兴办企业,特别是汉白玉、大理石的开采和加工。高庄有汉代开采汉白玉的塘坑遗址。石窝盛产十多个品种的汉白玉、大理石,素有“石材之乡”、“石雕艺术之乡”的美誉。村民的石雕技艺尤负盛名。封建社会皇家宫殿、园林、陵寝等所用汉白玉石材多取于此,当代人民英雄纪念碑、毛*纪念堂等建筑中的汉白玉也多出自这里。现在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全镇有企业2130家。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0554.5万元,农业总产值14954.4万元。
镇域南部与河北省涿县(今为涿州市)、涞水县交界。过去每遇干旱年月,三县人民为争拒马河水而常常发生冲突,甚至发生*件。1956年成立房涞涿灌渠管理委员会,采用了“鸭子分水”法,即在上游张坊铁锁崖处扎制100只草鸭,投放拒马河水中,草鸭随河水漂流,以流向各县草鸭的多少来确定各县应得的水量。1970以来,三县联合修成了义让沟、石槽沟、三联沟等主要引水渠,在镇境长度约12000米,可以灌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88%。又先后修建2座小发电站,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现有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1所。全镇有卫生院1所,村办医疗室和个体诊所4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大石窝镇享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2003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镇内名胜古迹较多。中外驰名的云居寺及石经¬,创始于隋代高僧静琬。历唐、辽、金、元、明五代,未断修葺和续刻,共刻佛经千余部,刻成石经版万余块,分藏在云居寺和石经山上九个藏经洞内。这些石经不仅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研究我国的佛教史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云居寺及石经被誉为“北京的敦煌”,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云居寺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现已修复。此外,高庄的玉泉塔和汉白玉塘坑,镇江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镇江塔,石窝村中明代钟,蔡庄的战国古城址,岩上村中元代石狮和明建磨碑寺,塔照村东北山上的照塔等,都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百年以上古槐7株,其中有3株树龄在300百年以上,列为一级保护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