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概括一个古代文明守礼的名人小故事如下(可以参照下图进行绘制人物形象):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古礼之守制
守制是古人对于死者儿子所规定的守丧制度,期限为三年。守制期间,对于守丧者有一系列相当严苛的生活方面的要求。
孝子不能有任何享乐,不得饮食酒肉、瓜果蔬菜、只能吃粥;不得与妻妾*;乃至不得洗澡、换衣服、剃头等。其次,守丧者不得嫁娶、不得有任何庆祝活动,不得在节日拜访亲友。
此外,在汉朝察举时代,守丧者不得被举荐;科举考试时代,守丧者则不得应考。而在外做官的*,必须告假回家守制,称为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