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2:02
1
白银作为广泛使用的通货,是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明朝初年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对于明代白银价值的理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当时的官俸。成化以后至嘉隆万年间,白银流通日广,官俸也形成以折银为主的复杂结构。据万历《大明会典》所载,官阶正一品的三公,岁俸为米12石,银215两,钞7128贯;官阶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岁俸为米12石,银152两,钞4944贯;官阶正七品的知县,岁俸为米12石,银27两,钞360贯。
当时的大贪官严嵩,嘉靖三十二年(1553)籍没其家产,共金13171两余,金器13239两余,银2013478两余,银器13357两余,金银首饰还不在内。外有第宅房屋67间,估银86350两余;田地27342.87亩,估银44493两余。
我们大约折算一下,明朝嘉靖年间的房屋每间约合13两,这个购买力是很惊人的。
2
白银在今天是作为贵金属流通的,附加价值比较高,是作为实在的商品存在于市场的。尽管说,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它毕竟是“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价值不是由市场自主决定的,而实在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将今天的作为贵金属的白银的价值与历史上作为货币的白银的价值相计算,是不科学的。
3
最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购买力平价。
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如果在明清时期用白银购买,和今天用纸币购买的价值相比较。就像我们刚才计算的,在明朝嘉靖年间,一间房屋(地价+建造成本)只要13两白银,一亩地只要1.63两白银。如果和今日的房地产市场相衡量,这是令人咋舌的购买力,这也是与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的。
那么按照米价来折算,也许更尽情理,按照明嘉靖年间的米银折算比例,72石米约折银27两,也就是8/3两银可以买一石米。这样算下来,嘉靖年间,一两银约值700-800元。
那么,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呢?
清朝初年,与明朝的经济指标并没有很大出入,到乾隆年间也物价上扬只有一倍多。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白银价格飞涨到清初年的三倍,这样计算下来,也就是说,同治、光绪年间相比明代嘉靖年间就涨了5-6倍,因此,一两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