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蕙兰为什么能成为保护植物?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要想说清楚蕙兰,那咱们还是需要先认识一下什么叫兰花。千万不要以为,叫兰的都是兰花,什么吊兰、马兰、君子兰、虎尾兰、二月兰通通都不是兰花。兰花特指的是兰科家族的成员。这个家族很庞大,全世界有兰科植物20000多种,绝大多数兰花都有三个共同特征,合蕊柱、花粉块和特化的唇瓣。

兰花的分布范围极广,从热带雨林到温带草原都有分布。但是人类喜欢的兰花种类是有限的,比如中国人喜欢的就是国兰,春兰、蕙兰、墨兰和建兰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国兰。

四大国兰各具特色,春兰以开花早,释放幽香取胜;大多数墨兰的色泽接近墨色;建兰花朵与蕙兰最相似,但略显清秀。而蕙兰则比较壮实,不管是植株还是花序,甚至是花朵甜香味儿都多少有几分肌肉感。

那什么样的国兰才值钱呢?

奇花才值钱

国兰欣赏分奇花和叶艺两部分。发烧级的爱兰者对于国兰植株的审美也有一套体系。首先就要看叶片的姿态。不过,其中的优劣则多以人们的喜好而定——有人喜欢立叶形(企剑),也有人喜欢平叶形(软剑)。但通常来说,近代要求国兰的叶姿应以短、矮者为上品,而高大者则是多是等外植物了。除了整株的身姿,叶片的形状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按现代的观点来衡量,应以达摩叶、圆钝叶、杓子叶为上,广叶、中叶、细叶者为下。至于扭曲叶、燕尾叶者则入奇叶类。

除了叶片形态,兰花爱好者欣赏的还有国兰叶片的“线艺”,简单来说就是叶片上出现的、绿色之外的、稳定的非病态斑点。这些因为叶绿素缺失形成的斑点,倒是在国兰的绿色叶片上描绘了异样的风景。不同形态的斑纹,构成了国兰不同的“线艺”。时至今天,中国兰花的叶艺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多姿多彩,但总的可以概括为复轮、缟、虎斑、蛇皮斑四大类。按其色泽的不同,常见的有所谓金边、银边。至于少见乃至稀见的叶艺,如玳瑁斑、蛇皮斑、矢箸虎斑等,价值就更好了。当然再好的叶子还是需要花来搭配的。

一般情况下,兰属植物的花是由外轮形态相同的3个萼片,内轮的1个唇瓣和两个花瓣以及1个合蕊柱构成。如果在花发育过程中萼片、花瓣或者唇瓣发生了变化,就会跟大量野生兄弟产生差异,也就出现了市场上追捧的奇花。

以蝶瓣为例,大多是内轮生长的两个花瓣变成了唇瓣的模样,让整朵花有了个蝴蝶的模样,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有兰花的样子;而牡丹瓣则是多长出了两个以上的唇瓣;至于菊瓣,则是所有的花瓣、萼片都变成了统一的“模样”,这两种类型的花朵已经没有一点兰花的影子,而活脱脱就像菊花和牡丹了。如此这般变化之后,就产生了可以让兰花爱好者眼睛放光的奇花,关键的好处还在于花瓣的“奇”,也就是跟绝大多数野生个体有了差异。

这里说明一下,花结构的变异,并非兰花独有。花朵的变异还成就了很多著名的观赏花卉。比如我们看到很多雍容华贵、花瓣层层叠叠的牡丹品种,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因为雄蕊形态“花瓣化”引起的,如果有机会见到那些与他们同宗的,但是花瓣单薄的野生牡丹,你就会深刻理解这种变异对观赏花卉的重要性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