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茶梅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茶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土壤

茶梅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中,碱性土和黏土不宜种植,石灰土更忌用,北方地区盆栽时宜选用以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另加少量河沙的培养土。

2、浇水

茶梅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又不积水为宜,夏季每天早晚各浇1次,冬季可数天浇1次。除冬季外,还应隔几天向叶面喷1次水,以保持叶面清洁,浇水必须浇透。

3、光照

茶梅属半阴植物,忌强光照射。一般每年5~9月应放在遮阴处培养,若受到烈日直射,极易灼伤叶和芽,造成叶片卷曲,严重时枯焦脱落。深秋和冬季需多见些阳光。

4、温度

茶梅性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温度不能过高,气温超过35℃时,嫩叶易发生日灼病。同时,茶梅的耐寒力较强,冬季可放在2℃以上的冷室内越冬。

5、施肥

茶梅施肥力求清淡且充分腐熟,施生肥或浓肥会烧伤根系,尤其是一二年生小苗。一般2月至3月施一次稀薄氮肥,促进枝叶生长。4月至5月间施一次稀薄饼肥水,以利花芽分化。9月至10月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促使花大色艳。

6、修剪

茶梅和山茶花一样也需适时疏蕾及剪除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一般情况下每枝留1个花蕾,其余都疏去,使养分集中,则花大色艳。及时剪除残花既可保持株型美观,又有利萌发新枝,还能促进植株健康的生长。

7、注意事项

茶梅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的侵害,例如煤烟病、炭疽病、红蜘蛛、蚧壳虫等,发病时要及时为植株喷施波尔多溶液,或者用烟叶水混合辣椒水进行防治。

热心网友

茶梅是一种喜欢阴湿环境,但要以半阴半阳这样的最为合适。在夏天的时候阳光是很强烈的,就可能会灼伤到茶梅您的叶子和嫩芽,直接导致它叶子的卷曲和脱落。所以我们要给它遮挡掉强烈的光线,留下一丢丢的光照度就可以,因为需要适当的光,才能够花朵开的好。茶梅虽然耐寒,但如果是盆栽的话,那就要保持温度在零下2摄氏度以上为好,这样才能够不被冻伤还能够开花。

它的生长最佳温度是在十八到二十五摄氏度这样。在这个温度的时候茶梅的抗性强,病虫害也会减少。这个茶梅是非常适合在江苏、浙江或者是广东等这样的一些城市栽种的,如果是太过严寒的省份去栽种茶梅的话,在冬季的时候就需要去给它做一些保暖措施了,又或者是给它搬到室内和阳台去养护它。这样才能够保证它的生长和开花。

热心网友

你好!

茶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栽种土壤

茶梅喜欢疏松透气性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一般用腐叶土、松针土栽种比较好。要是用黏性较大、贫瘠、碱性土壤栽种茶梅,就会影响生长,甚至整株慢慢枯死。

2、养殖环境

茶梅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秋冬季节多见直射光,有利于孕育花苞开花。春末、夏天、秋初的时候,要遮光养护,防止晒伤或者整株晒死。

3、生长温度

茶梅比较耐寒,地栽温度保持在零下8度以上,就能顺利过冬。盆栽的茶梅耐寒能力不及地栽,温度下降到零下2度左右,就应该移到温暖的地方养护,防止冻伤或者冻死。

4、浇水规律

茶梅喜湿,但是有比较怕涝,浇水要见干见湿。在春、夏、秋三季,养茶梅要适当多浇水。在秋末、冬天、早春养茶梅,要适当控制浇水,盆土偏干养护。尤其温度长时间低于5度的时候,少给茶梅浇水,非常有利于过冬。

5、施肥管理

茶梅喜肥,在生长季节薄肥勤施,有利于生长和开花。春天和夏初,是茶梅抽新梢的好时间,应该追施复合肥。秋天是茶梅孕育花蕾的好时间,应该追施磷钾肥。入冬以后,茶梅花苞膨大露色,就要停止一切施肥。

6、空气湿度的要求

茶梅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季节空气湿度保持在50%以上,对生长有利。要是生长季节空气湿度长时间低于50%,可以多叶面和周围洒水,人工增湿。冬天温度低的时候,茶梅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

热心网友

茶梅的养殖需要注意土壤最好为微酸,或者呈弱酸性。注意浇水量一定要多。最好放在有微风吹拂的环境下,不宜过晒,也不宜过寒。不要过多地施加增进生长的药物。
一,注意土壤最好为微酸,或者呈弱酸性。酸性土壤当中,富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即腐烂物,有利于许多微生物的生长。它们在生长的同时,也为茶梅的根系带来了许多易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茶梅的生长。
二,注意浇水量一定要多。水是所有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生活在酸性土壤当中的植物,由于其土壤疏松的土质,使得浇到其上的水,在空气当中蒸发流失的量也多。故而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一般都需要浇到许多的水。
三,最好放在有微风吹拂的环境下,不宜过晒,也不宜过寒。茶梅的叶片与花朵,都是十分娇嫩的。在夏季的时候,若是被阳光笔直地照射,则很容易造成叶片的枯萎。而在冬季,茶梅也不能够放在露天席地的室外。因为过低的气温,会使得茶梅被冻伤。
四,不要过多地施加增进生长的药物。茶梅可以施加一些浓度较为低的磷肥溶液,以使得其叶片更加翠绿与茂盛,同时增加花的浓艳程度。但由于其根部娇嫩的本质,绝对不可施加过多、以及过浓的肥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