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中药名】 旱麦瓶草
【蒙药名】 希日一苏古恩乃一其黑
【别名】 麦瓶草、山蚂蚱、山银柴胡
【学名】 Silene jenisseensis Willd.[石竹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直根粗长,黄褐色。茎直立或斜升,*或基部被短糙毛。基生叶多数,叶片披针状条形,长3—5厘米,两面*或疏被短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而较小。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简状,长8~9毫米,*,具10纵脉,萼齿5,三角状卵形;花瓣5,白色,瓣片2中裂,喉部具2小鳞片,瓣爪条形;雄蕊10;花柱3;雌雄蕊柄长约3毫米,被短毛。蒴果宽卵形,包于萼内;种子圆肾形,长约l毫米,表面具条状细微突起。花期6~8月,果期7~8月。
【生境】 砾石质山地、草原及固定沙地。
【分布】 兴安北部、兴安南部、岭东、岭西、呼一锡高原、科尔沁、燕山北部、阴山、阴南丘陵、乌兰察布。我国东北、华北;朝鲜、蒙古、俄罗斯。
【产地产量】 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东部、大青山、蛮汗山、乌拉山。产量较多。
【入药部分】 根入药。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根呈圆柱形,直径0.5~1厘米,根头部有小疣状突起,或有茎残基。表面深*或黄棕色,有细纵皱纹。体轻,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弱,味微甜。
【化学成分】 全草含有皂甙、黄酮类化合物、微量生物碱以及蛋白质、淀粉和糖类。
【性味功能】 中药味甘、苦,性凉。清热凉血,除骨蒸。
蒙药味苦、辛,性平。开窍,清肺。
【主治】 中药治阴虚血热,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盗汗,羸瘦。
蒙药治肺热,耳聋,鼻塞症,鼻干,鼻息肉。
【用量用法】 中药5~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蒙药多配方用。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藏药】普坡孜:全草治肺结核,疟疾发烧,肠炎,痢疾,月经过多,淋病《藏本草》。
【朝药】旱麦瓶草:根治阴虚劳热,久疟,小儿疳疾,肝炎,慢性病低热《朝药录》。
旱麦瓶草:根治结核性发热,盗汗《图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