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乾隆为什么称得上是治水专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0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3:41

在康熙“剿灭三藩”、“统一”、“北拒沙俄”之后,开始专心治理黄河。让我有感而发的是康熙的科学管理理念和项目管理方法,我对这段历史其实不了解,靳辅这个名字听着也陌生,但是同为项目管理工作者,我确实对康熙管理黄河工程的方法感兴趣。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康熙聘请了一位国家技术顾问(NTA),也就是靳辅。这个人算是个技术人才,上来先做了几年的沿河调查(site visit),公众参与(public awareness),和数据整理(info collection)。有了基础之后,给康熙报了几十个治理方案(proposals)。皇帝的职能属于行政岗,对技术不是非常专业,但是在清朝是“家国天下”(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皇帝对自己家的事特上心,于是就组织了专家评审会( ),不同意见的辩论会(argument session),以及邀请各个利益方(stakeholders)在一起的协调会(consultation session)。

之后,治理方案定了,就开始执行了,皇帝也没闲着,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于成龙的角色相当于今天的监理(他对靳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我们今天也常说失去了监督的权力,就是犯罪的开始。康熙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只是几百年后的中国,还在重复上演类似的故事。除此之外,康熙还每年做一次年审),而且是御驾亲临,做着小船到河道边上看着。出现什么情况,还能开个现场会治水过程中也发生了“中国式冤案”,这种故事听着总是似曾相识。那就是靳辅治水有功,大家嫉妒他,于是找小鞋给他穿。各种各样的罪名,什么都有,但是都是捕风捉影,空穴来风。康熙开始还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总是在关键时候护住靳辅,但是时间长了,皇帝难免心里犯嘀咕,毕竟治理黄河前前后后20年,可谓工程浩大,不可小视,若是靳辅真的有“情况”,那可不得了。于是在经过一整年的艰苦思想斗争之后,康熙还是就着于成龙的一份签报,把靳辅的官给罢了。于成龙最终接替了靳辅,成为河道总督,继续治水。

不过,在后来的一次中,康熙又来了一个回访,问于成龙,当年靳辅的方案对呢?还是你自己的那个对呢?好在于成龙非常诚实,坦言说还是靳辅方案更可行、于是康熙立即让靳辅恢复名誉,官复原职,只不过靳老头年纪大了,禁不住这样折腾,不久就去世了。

这还没完呢,项目完成了得有个总结)啊,这时候有个小官,要拍康熙的马屁,起了一份签报,说皇帝你治理黄河这么有思想,有作为,不如把自己的思想体系总结一下,写本“康熙治水重要思想”或者“康熙治水心得”什么的,让全朝全国人民学习一下您的重要理论,也让后人能够像我们一样治理河道,造福百姓。想不到,康熙一看这个签报,就大怒,说“河水无定,不可一法”。就是说呢,河水每次泛滥地方都不一样,原因也各不相同,怎么能用相同的办法治理呢?尤其是皇上,随便写本书,后代子孙哪敢不按照我这个理论做啊,只怕到时候不是帮了他们,倒是害了他们。(是啊,当皇上怎么能随便著书立说?!)

听到这,我不禁想说,康乾盛世有这样的明君,哪有不富足的道理?其实,清朝那会儿没有“科学”二字,倘若有的话,真的要赞一句“这才是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从项目管理来说,康熙重视项目设计,也没有放任项目执行,而是委任靳辅,权责明确;之后又派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总结;遇到问题集体决策,而不是独断专行。泱泱大国,若是官官都如此,何至今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3:41

因为他们有那权力,还金钱,还有那决心,有这3样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3:42

康熙的主要治水事迹:明未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下命停止圈地,他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取得了一些成就。
乾隆的主要治水事迹: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经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拨银两江柴塘改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这一地区抗御海潮侵袭的能力,为安定当地人民生活作出重大的贡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