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0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0:14
一、第一幕
(秋风萧瑟,红色的枫叶,白色的苇絮漫天飞扬,如雪如花般轻柔优雅地飞旋在阔远的天地间。夕阳已落,夜色渐浓,暮霭沉沉。我在浔阳的江头送别朋友。)
(镜头拉近船内)
我:以酒饯别,却没丝竹管弦伴奏,真是扫兴!
朋友:是啊!想要痛痛快快长饮一杯,却是凄凄惨惨戚戚。
我:(呷了一口酒,满脸惆怅)都说一醉解千愁,我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你这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朋友:(放下酒杯)无语。
(如豆大的油灯不知疲倦地发出昏黄的光,觥筹交错,墙上的影子随着船的颠簸而摇晃。)
我(长长的叹息):今晚就此一别了!
(灯熄了,模糊的残月惨淡地发着光,浸湿在茫茫的江水中。)
二、第二幕
(空气中似有似无地飘着低调凄凉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站住了脚,静静地聆听。)
我(轻声细语):是谁在弹琵琶?如此的凄美!
(琵琶声渐停,船夫划着浆,两船渐渐地靠拢。我们掉点明了灯,添满酒,重新开宴。)
我(一手拢在嘴边):弹琵琶者是谁?能否出来相见?
(我叫了几遍,终于在我盛情恳切的邀请下,她缓缓地走了出来。(特写):她细步慢挪,双手紧抱琵琶,半遮面容,颜色憔悴,柳腰细眉,虽有落魄之样,却仍不减年轻时的风韵。她的手修长干净,随意挑起弦。)
我:还没成曲调,却溶入了一腔的情感。
(声声缓慢,掩不住悲伤。)
我(如痴如醉):似乎倾诉了一生落魄,令人心酸落泪啊!
(琵琶女柳眉稍动,低头看弦,灵巧地拨弦。)
我(细细品味之状):说尽心中无限的愁事,那愁如同滚滚的长江之水奔涌而来。
(琵琶女心中极为激动,巧遇知音,知音难觅啊。)
(继续轻拢慢捻。)
我:(倾听)《霓裳》、《六幺》。琵琶行资料目录
(抹复挑。)
(琵琶声仍飘在空气中。)
三、第三幕
(我们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琵琶女(甚为欣喜,挑起柳眉):仁兄,您可是百通音律啊!
我(谦虚):略知一二。夜已深,你为何在江上独奏这充满哀怨的琵琶曲?
(琵琶女顿起伤感,愁肠百结,情不自禁地拨弦。大弦声嘈嘈,如一阵来势凶猛的急雨。)
琵琶女:我是京城人,家住在虾蟆。十三岁那年领会了弹琵琶的要诀,学得了一手好技艺。在教坊里,我的技艺凌驾于他人之上,无人可比啊!
(小弦声切切,如朋友间的谈心,窃窃私语,温柔地低吟。)
琵琶女:当年曾经弹完曲子让音乐师傅深深地叹服。梳妆打扮后如出水芙蓉,让佳人红眼嫉妒。
(嘈嘈切切的声音,错综交杂,仿佛大的珍珠,小的珍珠瀑布般的倾泻而下,落在脆弱的玉盘上,叮当作响,清脆悦耳。黄莺轻盈地跳跃在花丛间,兴奋地吹着口哨。)
琵琶女:富家子弟争着送礼,弹完了一首曲子,成堆的红绡怎么数也数不完。红酒白酒不计其数。我不分日夜地穿梭其间,不亦乐乎!干净的罗裙时常沾满了如血般的酒污。今年明年,一年又一年,欢笑在延续,美好的日子悄然无声的流淌在时间里,青春在流逝着!
(冰冻的泉水艰难地流动,幽咽低叫。琴弦似动非动,冷涩如冰。琵琶声渐停,悲伤愁恨在滋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女(幽噎):好景不长!弟弟从军走了,阿姨也病故了,只剩我一个孤单单的。年过一年,暮去朝来,颜色苍白,人老珠黄,不比当年。宅前秋风扫落叶,门可罗雀,车马稀稀落落。于是,便嫁给了商人,做个平凡的闺中妇。
(琵琶声忽然*迭起,如银瓶从空落地,水浆迸出,四处飞溅。铁骑交锋,刀*作响,振动人心。)
琵琶女(哽塞):商人只在乎利润收入,不在乎离别之苦,前月去浮梁买茶去了。我在江口独守空船,寂寞难耐,便弹起琵琶,一抒心中之愁。残月照船,江水寒,彻骨的凉啊!
(曲终收拨,四弦一声如利索地撕开了丝绸。)
琵琶女(哭泣):深夜里常常梦到从前的生活……
(沉默。)
琵琶女(叹息):梦醒了眼泪纵横,不由自主!
(江上的船只是静悄悄的,仿佛还沉浸于乐声中。只有江心的秋月独放光芒。)
四、第四幕
(我静默。琵琶声叹息,又听到琵琶女的倾诉,不禁勾起伤心种种。)
我(不禁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
(往事幕幕在眼前,清晰而深刻,怎么拂也拂不去。)琵琶行资料目录
我(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状):我去年辞官来到浔阳城卧病养身。浔阳地处偏僻,没有音乐,整年都没听到丝竹管弦之声。我住在湓江的附近,地低空气潮湿,较为阴暗,黄芦苦竹缠绕着宅子,生机勃勃。而我只能一人孤寂地躲在宅里。
(沉默了一会儿。)
我(悲伤的样子):你可知道这期间朝暮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是天地间的愁种子杜鹃的悲啼。深山的猿猴在哀嚎。月圆人全,我只能自己沽酒,独自举杯。没有嘹亮的山歌和悦耳的笛声,杂乱细碎的声音实在令人心烦啊!
我(感动至极):今夜有幸听到你的琵琶曲,如天籁之音,使我耳目暂明,这样美妙的曲子,人间能有几回闻啊!我想趁此兴头作一篇琵琶行送给你,以示我感激之情!
(琵琶女欣喜若狂,为偶遇知音,灵巧的手在弦上娴熟地拨,挑。)
琵琶女:我为君再弹一曲。(不像前一首凄凉如水。)
扩展资料:
唐诗音乐话剧《琵琶行》,以白居易长篇乐府叙事诗《琵琶行》为蓝本,在尊重历史史实和诗歌原文的基础上,以白居易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唐代文人为主角;
对他及其挚友元稹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进行演绎改编,最后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和凄婉动人的自诉中,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叹。
全剧分为“雁塔题名”、“月上明楼”、“议政飘零”、“遥寄诗情”、“琵琶语成”五幕,通过古典乐舞、诗歌旁白、灯光音响及特效等表现手法,再现了白居易与元稹的等人深厚友情、坎坷仕途和“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感人至深的场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0:14
第一场
人物:白居易、樊素、小蛮、元稹、唐宪宗、王涯、宦官甲、宦官乙、刘禹锡
地点:(长安城)白府、宫廷〈灯光转换〉
时间:中唐元和年间(元和十年)
[开幕前——古琴声配合着甜美的女声吟唱“长恨歌”声音轻小]
樊素:(唱)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来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开幕时歌声渐响,台上明亮,台正中,小蛮随着歌声翩翩起舞,樊素站在正在弹琴的白居易身边吟唱,元稹坐在一边小饮,右上有一书桌,上有笔墨]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弹到此时,琴弦蹦断、歌声止、舞止,白居易轻抚古琴叹了一口气,元稹放下手中茶杯鼓掌]
元稹:都说白府有三宝,今日有幸得见,实在是不枉此行啊!
樊素:元大人又来取笑人了。
元稹:这可不是取笑,乐天兄的诗词文章那是天下闻名就不必说了,可你这樱桃樊素口,还有[一指小蛮]杨柳小蛮腰,长安城内有人想要亲耳得闻、亲眼所见可就难罗。
小蛮:你元稹元大人也就会取笑我姐妹二人。
元稹:不敢,不敢。
白居易:这琴弦无故而断,弄得我有些心烦,似是不详之兆啊!
元稹:琴弦蹦断实属正常,大可不必烦心。乐天兄你我不妨对饮吟诗一番如何?
[樊素、小蛮上前兑水倒茶]
白居易:元稹老弟,你我近二十年来为文友诗敌,是幸亦是不幸啊!
元稹:此话怎讲呢?
白居易:吟咏情性,播扬名声,其适遗形,其乐望老,此乃幸也,然而江南妇语才子者,多云元白,以子之故,使仆不得独步于吴越间,亦是不幸也。[二人同时开怀大笑]
樊素:我家老爷把播扬名声、流芳百代当成一种幸福,元大人身为老爷好友却抢了老爷的幸福,使老爷不能独领*,无大人,这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哦。[说完掩嘴而笑]
元稹:听樊夫人如此一讲,真的使我有些惭愧的感觉,果然不愧有樱桃樊口之称呐。
[众人同乐,元稹拿起茶杯]乐天兄,如今朝纲不振,逆官当道,宦官弄权,朝中党派明争暗斗,叫人看了着实令人心寒呐。
白居易:即食君禄,当报王恩,你我身为臣子,休管其它的事,只要为了国家、身为皇上,为了黎民百姓好,自当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言,方是我等大丈夫所为。
元稹:唉!小弟只是有感而发呀!
白居易:今日只谈风花雪月,不论政事。[举起茶杯与元稹碰杯]你我二人以诗论交,如今有茶岂可无诗,樊素、小蛮,你们说是不是啊?
樊 素:不错,只怕元大人惜口如金,轻易不肯开口呢。
小蛮:我看不会,元大人岂会不给我们家老爷面子,如果一旦传了出去,外面的人岂不是说元大人的文采不如我们家老爷了吗?
元稹:[面带惊讶]想不到哇,想不到小蛮夫人的口峰如此厉害,竟然一点也不逊色于樊素夫人的樱桃口。元某人如今算是领教了。[元稹起身一躬,与白居易相视一笑,二女满面羞红,刘禹锡急上]
刘禹锡:乐天兄,大事不好了[一见元稹]元老弟也在这里呀?
白居易:刘兄,出了什么大事?神色如此紧张,[上前扶住刘禹锡]小蛮,给刘禹锡大人上茶。
[小蛮倒茶,樊素搬椅子]
元稹:刘兄坐下慢慢地说吧。
刘禹锡:朝中出了大事了,[众人一愣]割据淄青镇的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到长安来,杀死了宰相武元衡,你们说这是不是大事。[众人惊呆]
白居易:那。。。。。。。那皇上怎么说?
刘禹锡:皇上。。。。。[苦笑]
白居易那满朝的文武大臣们呢?
刘禹锡:他们个个三缄其口,无一人作声。
白居易:我要上谏。
二女:老爷
元稹:乐天兄不可啊,你身为太子左赞善大夫,无权言论朝政,只能陪伴太子读书,岂可上谏朝臣。
刘禹锡:如果冒然上谏,只怕会惹祸上身。前次你上谏罢河北用兵,上令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的事被王涯等*做文章,激怒皇上,险些身遭不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乐天,慎之啊。
白居易: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更要为朝廷兴利除弊,我白居易岂可为一己之安而苟且于世,二位无需多言。[走到书桌边挥笔急写]
二女:老爷。。。。。。[元、刘二人欲言又止,三道追光分追刘、元二人,二女、白居易]
白居易:急请捕赋,以雪国耻。[切光][灯光转换场景、宫廷][唐宪宗上,甲、乙紧跟而上]
甲:陛下,白居易目元君王,置国法不顾,先谏官言事,实在是胆大妄为,应予以严惩啊,陛下。
宪宗:你就知道严惩,朝中出了如此大事,文武百官个个不敢直言,白居易虽然越权上谏,但对朕的忠心是无可指责的。
乙:陛下,白居易恃才傲物,仗着皇上青睐有加,平时以诗词讽刺同僚,对朝中政事乱加评论,前者以一首长恨歌讽谕先皇玄宗,后又作卖炭翁一文以示对朝廷不满,如不严惩,何以振朝纲,陛下天威何在,国体何存呐。
甲:陛下,白居易官居太子左赞善大夫,不想着如何去伴佑太子,却对朝中政事热情有加,此人分明心怀不诡,以奴才之见此人不适合伴佑太子读书,陛下明见。
宪宗:你二人是不是说的太严重了,区区一个不可言政事的官能起多大的风浪。
乙:陛下,奴才以为万事小心为妙,何况太子乃陛下今后的希望,大唐万世江山的继承啊!
甲:是啊,不如将白居易贬为庶民,以乎朝中百官忿忿不平之心。
宪宗:嗯。。。。先宣白居易上殿。[甲、乙对视一下,甲走到台左上角]
甲:万岁有旨,宣太子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上殿。[回音]
宪宗:白居易乃我大唐才子,此事处置不可草率,否则岂不寒了天下学子之心。[白居易急上,跪下]
白居易:臣,白居易见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宪宗:平身吧,白居易,你身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越权上谏,先谏官言事,你可知罪。
白居易:万岁,微臣知罪,但又自认无罪。
甲、乙:大胆白居易,竟敢顶撞陛下,该当何罪。[白居易微扫二人一眼]
宪宗:此话怎讲?
白居易:皇上,节度使李师道,割据淄青镇,派刺客杀死当朝宰相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满朝文武不发一言,白居易虽然官卑职小,不可妄言朝中大事,但为了大唐天下的安危,微臣才抖胆上书,望万岁明察。
甲:一派胡言,朝中的文武大臣正在商议如何处理此事,并不是不发一言。
乙:你只不过想表现一下自己,以显示只有你白居易才是忠臣,才是国家栋梁罢了。
白居易:住口,万岁面前岂有内宫太监说话的地方。
甲、乙:白居易,你。。。。。[宪宗面现怒容,甲、乙看着白居易又看看宪宗]
宪宗:那你说,联应当如何处置你。[画外音]〈中书舍人王涯求见〉
王涯:臣,王涯见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宪宗:平身,你进宫来有事吗?[王涯看了看白居易,欲言又止]说吧。
王涯:臣是为白大人的事来的。
宪宗:哦,为白居易而来。[众人一愣,白居易看着王涯][甲、乙欲开口,被宪宗止住]
王涯:正是。
宪宗:那你就说说吧,朕该如何处置他。
王涯:陛下,微臣以为白大人虽然先谏官言事,有违朝规,但白大人对皇上的忠心是不可置疑的,望皇上对白大人从轻发落。
甲、乙:王大人,你这。。。。。
宪宗:嗯,[甲、乙一惊]王爱卿,以你之见呢?
王涯:以为臣之见,不如将白大人外放,一来显得皇上爱惜人才,二来也可平息朝中百官的气愤。
宪宗:好,就依王爱卿之见。白居易听旨。
白居易:臣接旨。
宪宗:白居易,你先谏官言事此乃目无天子之罪,恃才傲物,讽刺群臣,本应将你贬为庶民,但朕上体天心,念你是个人才,不愿重罚,现今将你外放赴任江州刺使,三日内起程,下殿去吧。
白居易:臣领旨[面带无奈悲愤之色][宪宗下,甲、乙跟下]
王涯:恭喜白大人有惊无险呐。
白居易:白某人多谢王大人的好意,只是白某人有一事不明,想请王大人。
王涯:请讲。
白居易:王大人向来与我不和,今天却在万岁面前替白某人讲情,是何原故。
王涯: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王涯也是爱惜白大人的文采,想白大人化敌为友啊!
白居易:白居易就多谢王大人的厚爱了,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了。[白居易下,甲、乙暗上,王涯面带阴笑]
甲:不识抬举的东西。
乙:此次借他越权上谏之事,原想好好整治他一下,想不到你王大人反而替他求情,这是何道理呀/
王涯:二位公公误会了。
甲、乙:误会?
王涯:难道二位公公看不出来,皇上并不想严惩白居易吗?
甲、乙:这。。。。
王涯:皇上虽然有些着恼白居易,但对他的才华又十分欣赏,故而不愿严惩于他。
乙:可是打蛇不死,抱怨三生呐,如今白居易虽然外放遭贬,如果哪天又回来,继续与你做对,那如何是好啊?
王涯:本官心中倒是有一想法不知。。。。
甲:那就快讲吧。
王涯:既然皇上因喜欢白居易的诗词而爱惜他,咱们不妨就从他的诗词中下手。
乙:说起来容易,可从何做起呀。
甲:是啊,白居易的诗词虽不能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在当今可称的上是独领*啊,你我想在诗词中找毛病,我看。。。。
王涯:二位公公,鸡蛋里挑骨头并不难啊!
甲:难道王大人已经想到了?
王涯:不错,但还要二位公公大力配合,只要找准时机,一定可让白大诗人从此一撅不振,意志消沉,哈。。。。。
乙:那王大人不妨说来听听,让咱二人也明白、明白呀。
王涯:二位公公请上前一步,此事。。。。。[三人走近,低声私语,灯光渐切]
第二幕
人物: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涯、宦官甲、乙、樊素、小蛮、宪宗
时间:早晨
地点:长安城外,宫内[白、元刘、二女缓步走上]
元稹:乐天兄,此去江州,天寒路遥,一切小心啊!
刘禹锡: 如今朝中朋党相争,象你我等人非但不会有所作为,且终日心中忧惕,恐遭不测之祸。
白居易:是啊,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这次被贬江州,说不定也是好事,一可避祸远嫌,二来也可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些该做之事,只是苦了樊素和小蛮了。
樊素:老爷说的是哪里的话,当年若不是老爷从乐坊中把我姐妹二人赎出来,至今我姐妹二人恐怕还在那里弹唱卖笑呢,我姐妹二人只想侍候老爷一生一世,这苦是从何说起呀。
小蛮:是啊,老爷,随你去江州,可是我二人心甘情愿的,早就听说庐山是寻幽探秘,人文丰富之处,如今正好一尝我等心愿啊![白、元、刘相视一眼,白摇头轻轻苦笑]
刘禹锡:听你如此一说,我刘某人也起了向朝廷请求外放之心啊。
白居易:那不妨我等一同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就平生之志如何?
元稹:以你白乐天的性格,这可不象你说的话,似乎有些避世的味道。
小蛮:[低声]老爷也只是说说而已。
白居易:小蛮,你在嘀咕什么?
小蛮:没,没什么,噪子有点痒。
白居易:[佯恕]哼!
樊素:妹妹,你看老爷在生你气了。[众人轻笑,白居易看看二女摇头]
元稹:乐天兄,这都是你惯坏了,呵。。。。
刘禹锡:想那江州自古人杰地灵,北临长江,南眺鄱阳湖,依靠秀绝天下的庐山,白兄到任江州之后,闲暇之时游历山水,作诗为事,学学陶渊明陶公,做几日隐逸诗人,自也乐在其中啊。
白居易:还是刘兄深知我心。
元稹:你二人不妨一同结伴而行,如何?
樊素:那怎么也不会让元大人一人留下的,是不是啊,老爷,刘大人?
刘禹锡:不错,不错,我们三人,一个也不能少![众人同时大笑]
白居易: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白某人为官二十余载,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的皇上和权臣不满,但我胸怀报国之心,关怀百姓疾苦之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并不感伤于个人得失,这只会更加让我清醒的看清这个世界,元老弟、刘兄,多谢相送之情,乐天告辞了。
元稹:乐天兄勿要如此,我敢断言你白居易终有回到长安的一天。
刘禹锡:元老弟说的不错,乐天还须振奋。
白居易:多谢!告辞。[施礼,二女也施礼,下]
元稹:刘兄,你看乐天兄是不是有些变了。
刘禹锡:是变了,唉,变即是不变,不变即是变。
元稹:你老兄象是在说禅,不过,我到认为这次事情对乐天兄来说,可能会是他这一生的转折点。
刘禹锡:不明白。
元稹:不明白即是明白,明白即是不明白,刘兄,明白了吗?
刘禹锡:哦,原来如此。可我还是不明白。[二*笑,下,王涯、宦官甲、乙上]
甲:呵呵,该走的,终于走了。
王涯:可惜呀,可惜。
乙:王大人,可惜什么?
王涯:可惜如此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否则何需弄到如此地步。
甲:只能怪他读死书,死读书,不明时势,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王涯:不错,虽然他才高八斗,学富五年,可终究是个腐儒之辈,既然不明时势也就怪不得我们无情了,咱们的下一步也该开始了。
乙:只有让白居易彻彻底底的做个大闲人,使他永无翻身之日,才不会碍着咱们。
甲:只有这样才能消了咱家一口闷气,如此一来即可让白居易从此消沉,也着的打击了他那群狐朋狗党的气焰,真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啊,嘿。。。。
王涯:呃,二位公公,咱们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呐?[语气显的得意]
甲:这样做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啊。
乙:终日里在朝中勾心斗角,尔汝我诈,咱家心都烦了,可是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对皇上尽忠,咱家也不得不硬撑下去呀。
王涯:不错,公公说的有理啊!
甲:得了,二位别酸了,如今白居易刚离长安城,咱们不妨吟首他自己写的诗为他送行如何?
王涯、乙:好,好。[三人一番做作,做出一副正经样子]
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乙: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王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人满怀伤感的对望一眼,突然大笑起来][灯光转换场景,宫廷]追问不错,那第二幕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0:15
剧本参考链接: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jopYI96WY71U-vVX-hXcWY_Gqrewhu5dtBRjT_K_QIUsuNtdBzNATe2u1WmlChyX0AWzMlYcP_GlRXbLxE9jUUqPn5bbGxtqhuhzTyriUm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