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3:30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指的是杜甫就现实事件书写著名文章,除此以外,并不受其他(体裁、内容等)束缚的创作特色。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元稹,对杜甫乐府叙事诗创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著名评价以其精辟深刻而传之于世。
“世代惟诗人杜甫《悲阵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古题。”这里仿佛仅仅是说杜甫乐府诗的新题目都是因所写之事而命的,与世代沿用的乐府旧题不相干,从“即事名篇”这一点看是“无复依傍”的创新。确实,在杜甫之前还没有人做到“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但仅就自创新题,便说杜甫是“无复依傍”,显然不准确。因为写作乐府诗而自创新题者古已有之,如建安时的曹植就自创过《白马篇》《名都篇》《吁嗟篇》《野田黄雀行》乐府新题,并且也是根据诗意命定的,如此而论,杜甫“即事名篇”应是“有所依傍”的。那么为什么要说他“无复依傍”呢?显然另有道理。
关键是在于对“即事名篇”的理解。如前所述,仅把它理解为按所写之事来命题,过于狭隘,不足于说明杜甫的成就。综观杜甫乐府诗,特别是《兵车行》《丽人行》这些名篇,可以看出“即事名篇”的“事”是指的时事。作为一个“穷年忧黎元”“济时皆杀身”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用他的全身心在咏叹时事,用他的如椽巨笔在反映深广的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说,他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诗人。同时,作为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家,杜甫又在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进行了不懈地勇敢地探索,创造了能充分表现现实主义内容的诗歌新题,从这一点来说,他也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诗人。建安以后,文人的乐府有少数写时事的,都多借用旧题,题目和内容不协调,反映现实的范围也受到*;有少数自创新题的,但内容又往往不关时事,如曹植的一些新题乐府,不过是顾影自怜的哀叹,咏叹时事的不多。而既写时事,又用新题,则是杜甫创始。所以,“即事名篇”应是杜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代称,是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新的开拓的创作经验的代称,杜甫的“即事名篇”实质上是为后代诗人开创了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杜甫的这一成就,确实是前无古人的。元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推崇“即事名篇”,赞叹其“无复依傍”的。
当然,理解“无复依傍”也不能绝对化,杜甫的“无复依傍”并不是横空出世,独往独来,他即事名篇正是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等古代诗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和精神,只是加以了发扬光大,杜诗只是立在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大地上的一座里程碑、纪念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3:30
填空: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指的是:杜甫(新乐府的)创作特色。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