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关键词:中国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
1、中国位於北半球,太阳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最后落西方,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阳(光)坡,山南面的日照必然较山北面充足,故山南谓阳、山北谓阴。
2、中国地形是西北高,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倾向东南方向,河南岸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侵蚀,形成南湿北乾的情形,故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热心网友
首先,阴阳并非太阳光照来界定的,阴阳是对比得来的,任何两分法,都是一阳一阴,高低,正反,显隐,暖寒,聚散等等,在本题中,太阳光照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但一水两岸的光照程度是基本相同的,以光照程度论,难分阴阳,所以可以排除阳光的因素!(甚至严格来说,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面的光照更强一点,气温也更高一些,所以整体来说,都是南为阳,不过这里只是一河之隔,区别不大,不足以成为决定因素,故不论而已)。
山南水北的阴阳,首先是古人出于居住环境考量得来的,所以首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山南水北都是冬暖夏凉,山北水南则反过来。这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季风问题,冬天刮北风,北风过水则更寒(水蒸发吸收热量),冬天水北暖,水南寒!夏天吹南风,南风过水则凉爽(同理)。山的南面和水北异曲同工,都是冬暖夏凉的宜居之地,所以水北为阳(阳为主,为正,为暖,为两相对比中更宜人的一个),这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更深入些,还有水蒸气上升形成的“界气效应”(我自得来,不知称呼,借风水中气界水则止称之)。排除季风的影响,比如无风的天气,尤其是冬天出太阳的时候,人在水北晒太阳会觉得暖暖的,能感觉到温度汇聚不散,水南则会明显觉得冷(低于正常气温的感觉),温度完全汇聚不起来,这是北半球光照导致的南北温差,会让气流自然地由北向南流动,哪怕无风,其实这个流动还是在的,然后界水而止的原因(水吸热蒸发带动气流上升,挡住了一部分,形成回旋?),所以水北更暖,温度不易散失,为阳。
再深入些,还有风水中地气由北而南,界水则止,在水北汇聚的问题...地气的解释较麻烦,涉及专业知识,想简单说明就让人理解,我自觉还做不到,且这部分内容并非未与科学贯通,就不讨论了...
综上所述,水北为逐水而居的先人总结出来的宜居之地,冬暖夏凉,气聚不散,且整体更暖和一些,气聚而不散,一水南北,两相对比,则阴阳立见也...
至于常见的一些说法,地球自转方向,偏角,导致水向东南,于是河流北岸少受冲击,北干南湿什么的...我觉得太局限于河流两岸了,也太不实用了,窃以为古人不太可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未免牵强了些。(古人当然是从居住和生活的角度去考虑才对嘛...)
热心网友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关键词:中国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
1、中国位於北半球,太阳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最后落西方,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阳(光)坡,山南面的日照必然较山北面充足,故山南谓阳、山北谓阴。
2、中国地形是西北高,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倾向东南方向,河南岸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侵蚀,形成南湿北乾的情形,故水北为阳、水南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