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怎么灭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2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40

1.对内平乱宋表现不错
宋朝时期发生的农民有三百多起,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朝代.在汉唐时代,农民往往一经发起,即成燎原之势,进而撼动整个国家的根基.惟独在宋朝时期,每次都只能局限在比较小的地域,时间短则数月,长不过四五年.宋军队在对内平乱的表现是中国历朝之中表现最出色的.
2.阐述宋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客观原因
宋朝其时很不幸,恰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临安年年下大雪。这样在北方的苦寒地带更不必说,可称千年不遇的严寒期。气候骤冷迫使无法在北方继续生存的辽、金、蒙游牧民族不得不全力向南拓展生存空间,从而造成了对宋的持久的军事压力.而且严寒的气候更迫使一直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的游牧民族团结成了组织化的军事*国家.它的特征是"非部落化",在军事上保留欧亚大草原骑马民族的凶猛彪悍,但其辖地却囊括文明地区的边缘,统治大量的定居居民和市镇,因此在政教上又采用了文明制度和意识形态,当然也兼有两者之长。其战斗力和生命力远非汉时的匈奴和唐时的突厥可比的.
我们往往以现代战争的观点来看古代战争.以宋朝举国上百万的军队不能征服外族而批其懦弱*.但是不要忘了古代战争人力资源只能次第铺开,并不能如现代战争一样举国之力于一击.英*队最多时上百万,能调到边境的最多也只有一半.更何况往往要分兵抵御两个以上外族的作战.以宋夏战争为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时期,宋国均处以两面作战的境地.宋国兵力最高峰时,北宋调集到西北边境上的禁军达二十几万人,而西北各州郡的乡兵和厢兵总计也大约二十万.而西夏军队在元建国时期已达50万人。西夏每次会战均能出动至少十万的军队,后期开战更是每次动员号称30万--80万的军队进攻.
后世指责"弱宋",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宋朝是中国历代步兵装备最好的朝代,宋朝是抗击蒙古军队最久的国家.宋朝水师是世界最强的水师.宋朝的军队是中国历代最忠诚的军队(崖山海战时,南宋大势已去,仍有二十万军民跟随幼帝,十多万军民战败殉国).宋朝面对的金国是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宋朝的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形势.
宋朝的军事致命弱点在于马匹的缺乏.自从中唐失去西北产马地之后,唐宋军队编制逐渐转为步军为主.宋朝马匹多为贸易得来,“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而岳飞之所以最受百姓爱戴,正因为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在战斗中缴获大量马匹),岳家军可以与金军主力骑兵硬碰硬决战胜之,而不是困守孤城听任金兵蹂躏民众.
3.澶渊之盟不是屈辱求和
首先,北宋立国之初,北边之契丹已于数十年前先建立国家。宋当时只相当于众多割据国家中的一个.后晋皇帝石敬瑭936年割“幽云十六州”与契丹后,从法律上、事实上,该地区都已成为契丹领土,而此时后周和宋还没建立。不管周世宗(959年北伐)还是宋太宗的北伐,实际上都是对契丹的侵略。而且,宋太祖为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于974年主动遣使至辽,要求与辽国签定和约。在公979年北六月灭北汉后,继而进攻辽国,北宋实为单方面毁约.在澶渊之盟的谈判中,契丹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宋每年送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大大低于宋的估计,不到宋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五,此条件宋接受了;二是要宋归还“侵占”的瀛莫二州(辽称“关南”之地),被宋严辞拒绝,契丹和平心切,也未坚持,要知道此二州当时已在契丹军占领之下啊。最后达成的条约为:送契丹“岁币”,契丹退出已占领的华北数十州之地,并在事实上承认瀛莫二州为宋朝领土。对宋而言,已是外交性的胜利。
澶渊之盟换来了辽宋100多年的和平.惜北宋统治者好大喜功(类似当今*的捞取政绩),为了从来未曾属于自己的幽云十六州,又一次单方面毁约,与女真族结盟进攻辽国.其实北辽当时已很大程度的汉化了,北宋背信弃义,与尚未开化的虎狼之国接长期友好的兄弟之邦,是外交上的最大败笔.以致在宋金战争中,北方汉人一直站在金国那边.
4.李纲在历史上是有罪的
李纲在道德学和民间演义的渲染中,慢慢变成所谓的"恤民、爱国、才高"的"民族英雄".他有句很牛的话"天下城池,安得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万官民所在,陛下舍此又将安之!”此话听起来有道理,其实很荒谬.北宋开封去边境距离太近,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根本就不适宜作为都城.而历史上国君从都城逃跑从而再造国家的例子很多.远的有如唐朝几代皇帝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近的有抗日战争的例子,**要是不迁都重庆,恐怕八年抗战连一年都维持不了.宋朝优势在于国力雄厚,兵源丰盛,短处在于军队久疏战阵.金国优势在于军队久经百战,兵力精锐,而且正处于帝国扩张的势头.宋朝应该以其雄厚国力与金国打消耗战而不是决一死战.李纲凭个人意志,强留君主,以大宋国国运作赌注,是为加快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当然以上所述有主观之嫌.但是我觉得宋国的贪污*,高层的昏暗无道,和当政的重文轻武,旁领强族,天时加上地利,以上种种诸多原因相结合便促成了大宋国的速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宋的经济当时虽然非常的强大,但是他的军队布防局犯了低级错误(具体原因我就不多阐述了好多兄弟说的比我都详细)是导致他速灭的重要原因.现在的话说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两手都要硬.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大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40

亡于蒙元入侵,。
蒙古崛起后,远征亚欧的同时,灭掉了金、西夏、西辽等今天中国境内的政权。宋和蒙元起先合击金国,金亡(1234)后宋意图收复故地,被蒙古伏击,开始起冲突。1235年,蒙古首次南侵,被击退。其后多有战事。1271年,忽必烈建元。接着,蒙元军队南下突破长江防线于1276年抵达临安(杭州)城下,宋恭帝投降。1279年,宋崖山海战惨烈悲壮,陆秀夫和赵宋皇族800余人在崖山跳海自杀,战后有10万人自杀殉国,宋亡。

参考资料:宋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41

宋朝从赵匡胤开国到陆秀夫抱幼帝琼州跳崖就一直没有统一中国,一直面临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到了南宋,都城从河南的开封迁移到现在的杭州(临安),就处处处于被动防御的境地,在加上朝廷的*,奸臣当道,宗泽,韩世忠等人的被疏远,被处决,都是他灭亡的主要原因,外在加上蒙古族的铁骑的凶猛彪悍,南人难以抵抗,蒙古铁骑从南宋的杭州一直追到福建,在追到海南,南宋君臣走投无路,只有跳崖自尽。文天祥在珠江被擒,写下了名传千古的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很是悲壮。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其实都是自己*的结局。外来力量倒是其次的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41

宋朝其时很不幸,恰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临安年年下大雪。这样在北方的苦寒地带更不必说,可称千年不遇的严寒期。气候骤冷迫使无法在北方继续生存的辽、金、蒙游牧民族不得不全力向南拓展生存空间,从而造成了对宋的持久的军事压力.而且严寒的气候更迫使一直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的游牧民族团结成了组织化的军事*国家.它的特征是"非部落化",在军事上保留欧亚大草原骑马民族的凶猛彪悍,但其辖地却囊括文明地区的边缘,统治大量的定居居民和市镇,因此在政教上又采用了文明制度和意识形态,当然也兼有两者之长。其战斗力和生命力远非汉时的匈奴和唐时的突厥可比的.
我们往往以现代战争的观点来看古代战争.以宋朝举国上百万的军队不能征服外族而批其懦弱*.但是不要忘了古代战争人力资源只能次第铺开,并不能如现代战争一样举国之力于一击.英*队最多时上百万,能调到边境的最多也只有一半.更何况往往要分兵抵御两个以上外族的作战.以宋夏战争为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时期,宋国均处以两面作战的境地.宋国兵力最高峰时,北宋调集到西北边境上的禁军达二十几万人,而西北各州郡的乡兵和厢兵总计也大约二十万.而西夏军队在元建国时期已达50万人。西夏每次会战均能出动至少十万的军队,后期开战更是每次动员号称30万--80万的军队进攻.
后世指责"弱宋",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宋朝是中国历代步兵装备最好的朝代,宋朝是抗击蒙古军队最久的国家.宋朝水师是世界最强的水师.宋朝的军队是中国历代最忠诚的军队(崖山海战时,南宋大势已去,仍有二十万军民跟随幼帝,十多万军民战败殉国).宋朝面对的金国是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宋朝的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形势.
宋朝的军事致命弱点在于马匹的缺乏.自从中唐失去西北产马地之后,唐宋军队编制逐渐转为步军为主.宋朝马匹多为贸易得来,“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而岳飞之所以最受百姓爱戴,正因为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在战斗中缴获大量马匹),岳家军可以与金军主力骑兵硬碰硬决战胜之,而不是困守孤城听任金兵蹂躏民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