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2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57
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 将这些学生分成若干层次,设置若干层次班,结合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协作认同”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课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走班制”教学能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的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
3、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
教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需要。随着高中教育普及
学 和大学教育大众化,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高中教育不应
实该定位在“甄别人才”上,而是要转向“人人成才”,应当
践 从“齐步走”转向“共同而有个性”。教育的个性化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程度、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因此,“选课走班”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流程,使得实际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强,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58
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是指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对平台定 对公众号的定位和目标读者定位相符合。至今,“黎贝卡的异位、栏目设置、推广宣传、内容编辑推送、广告投放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运作,从而达成公众号所想获取的传播或营销目标,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方法。从整体上说,其包括品牌形象的塑造、日常内容的编辑、用户关系的维护、综合平台的打造四个方面,这四点既是运营策略的基本内容也是运营目的,即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呈现优质的传播内容、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打造多功能运营平台。
本文立足拉斯韦尔“5W”理论视野,把“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的运营主体(传播主体)、运营内容(传播内容)、运营对象(传播对象)、运营渠道(传播渠道)、运营效果(传播效果)的具体分析融入品牌形象的塑造、日常内容的编辑、用户关系的维护、综合平台的打造四个运营目的中,并做出相关论述。
一、“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简述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是一个致力于时尚传播的时尚自媒体品牌,目前涵盖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新浪微博、微信群、门户网站专栏等多种互动方式,以平民化的时尚传播内容、多样的传播方式、新颖的社群定位在时尚界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力。本文主要着眼于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创办者黎贝卡(本名方夷敏)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曾就职于《南方都市报》,是报社的首席记者。她在传统媒体工作了12年,作为资深媒体人,她既系统学习过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了解媒体的特性和传播的规律,积累了一个媒体人所应具有的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传媒素养。2014年10月25日,出于对互联网与新媒体形式的探索,黎贝卡正式试水微信公众号。
目前,“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订阅人数超过70万(截至2016年4月19日),每天晚上向用户推送一次,包括2~3条图文消息,头条文章阅读量稳定在10万以上。在时尚自媒体领域,“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获得的奖项包括:“城市画报新势力大奖”的年度跨界时尚 icon、网易订阅影响力排行榜的“最佳原创自媒体账号”、2015搜狐时尚盛典“年度搜狐人气公众号奖”、《新周刊》“2015中国年度新锐榜”之“推委会特别大奖”,并作为嘉宾参加《鲁豫有约》的录制等。这些都是业界对黎贝卡在内容和运营模式上的肯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58
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动过速时产生的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被人追赶的离奇恐惧的恶梦,人清醒心动过慢或早博时引起的心悬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人悬空、人下落的离奇恐惧的恶梦。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
梦境与凶吉祸福无关 不少人有这样的苦恼:入睡后,常常做噩梦,甚至被惊醒。由于睡不好,次日头昏脑涨,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有的还担心噩梦会给自己带来厄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 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人就会出现梦境。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断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此时,与语言和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倘若也处于兴奋状态,那就不光会出现梦境,还会说梦话或发生梦游的现象。 国外有关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做梦。做噩梦与吉凶福祸没有直接联系,不要为此担忧。关于梦境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是:其
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人喜欢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视录像或小说,这些刺激形成了记忆表象,一旦进入梦境就容易做与此有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