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41
人体的情绪可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又可归为喜、怒、忧、思、恐等五志,并分别与五脏对应。其中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忧和悲、肾主恐和惊等。
、“喜”对应“心”。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2、“怒”对应“肝”。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
3、“忧”对应“肺”。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则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
4、“思”对应“脾”。
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
5、“悲”对应“肺脏”。
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
6、“恐”对应“精神”。
“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
7、“惊”对应“肾”。
无故恐惧害怕的人,大都肾气虚,气血不足;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喜怒忧思悲恐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