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59
虽说我国民间谚语中广泛流传着“虎毒不食子”一说,但实际上在我们漫长历史长河中,却曾经长期存在着“溺婴”的陋习。纵观历史,这种陋习在清代最为盛行。而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①穷困潦倒 ②重男轻女 ③无避孕措施导致人口骤增
康乾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骤增,远超生态系统负荷,然而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后便走上了下坡路。光绪初年的清帝国并没有从两次鸦片战争的余波中走出来,尽管清*一再禁烟,但是还是有大量农民将大片土地用来种植罂粟,使得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粮食储量雪上加霜。而这个时候旱灾在中国内陆省份,尤其是山西迅速蔓延,很多人们只能靠吃树皮、草根度日,生活条件极端恶劣。生下的孩子无力养活,只能溺死,一时间溺婴之风大炽。
加之我国长期重男轻女的思想,溺婴之风最主要受害者为女婴,很多女婴在生下来变被抛弃,数量高达数百万,*也无法完全禁止。
但由于溺婴表现得过于残忍,很多父母不忍心看到亲生骨肉在水里挣扎啼哭,在清代中后期,一些地方百姓开始在田野里修建小塔,将欲溺杀的婴儿放置其内,任意其自生自灭,希望就此求得心灵的慰藉。
之后人们群起效仿,“婴儿塔”逐渐多了起来。在上文提到的外国女作者高登·康宁的《中国漫步》一书中这样记载,“这些鸽子屋形状的建筑是用来收容婴儿和儿童的尸体的,这些孩子夭折太早,灵魂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没有必要浪费棺材来埋葬他们。这些小尸体以40文,也就是大约5分钱的价格被交给苦力去运到婴儿塔。”。而据说当时负责守“婴儿塔”的人,每隔三天便会焚烧一次塔内的尸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59
我倒是觉得一般是婆婆多一点,现在的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二胎也开放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也少了,也就老一辈的人这个观念还是挺重的(我家重女轻男,我是哥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00
母亲对于自己孩子是很喜欢的,我相信天下没有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对于丈夫、家人、环境因素等,他们给了母亲外界很大的压力,有可能是母亲痛下杀手。
生物科学上都说生男生女不是女人决定的,何苦为难女人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00
现在这个年代很少人有这种思想,一般是性格扭曲的人要干要么就是养不起儿女的人干的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01
其实女的做的比男的严重。男的是思想上表示,女的是直说并做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