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9:47
白垩纪末期的动荡摧毁了恐龙世界的繁华,同时也宣告了中生代的终结,地球的历史从此进入了孕育智慧文明的新生代。新生代的第一个时期是第三纪,这是哺乳动物的时代,也是人类的始祖灵长类形成与发展的时代。
早在爬行类动物刚刚脱离两栖类动物之时,它们中的一部分便走上了另外的进化之路,开始向哺乳类动物的方向发展。自石炭纪晚期开始,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既不同于爬行类又不属于哺乳类的动物群体。其中,有生存于石炭纪晚期到二叠纪早期的盘龙类,也有生存于二叠纪中晚期与三叠纪的兽孔类。兽孔类化石在我国出土较多,二齿兽、肯氏兽、水龙兽、付肯氏兽等都有发现。知识点兽孔类
兽孔类是哺乳类的祖先。从哺乳动物最古老的祖先盘龙目开始,直到哺乳类,兽孔类就是从其中的盘龙科分化出来的。
像哺乳类那样,兽孔类在头骨的颞区有一个顳孔。在大多数兽孔类种内,牙齿分化成像哺乳动物的门齿、短剑状的大犬齿及一系列研磨用的颊齿。然而下腭在构造上是爬虫类式的,由七块骨头组成而不是像哺乳类那样由一块组成。在进步的兽孔类类型中,兽孔类口腔顶部有一块像哺乳类那样的骨质硬腭。著名的兽孔类旁枝是食草的二齿兽类,它们仍有上犬齿,但其他牙齿被角质喙替代了。到了晚三叠纪、侏罗纪仍有一些兽孔类,但大多数已经灭绝,或已演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真正的哺乳类动物出现在三叠纪晚期与侏罗纪。与爬行类动物相比,它们具有四大优势:第一,脑容量的增加与大脑皮层的发展,使它们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强。大脑是心理活动与感官的中枢。大脑的发达,直接促进了哺乳类动物心理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四肢及各种感觉器官的强化,使它们的活动空间与活动范围空前扩展。第二,哺乳类动物基本上都是胎生与哺乳,较之爬行动物之卵生,其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在哺乳的条件下,对于后代的影响与训练也与日俱增,这十分有利于哺乳动物一代优于一代的后天进化。第三,哺乳动物都是内热的恒温动物,亦即它们可以自行调节体温,从而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气候与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大大增强。第四,较之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更为灵活、敏捷。颈椎的进化,使其头部可以自如地转动。脊椎与肋骨的进化,使其四肢与胸腹之间更为协调。四肢并用的奔跑成为哺乳动物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躲避敌害,还是捕获猎物,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早的哺乳类还比较原始,主要有三锥齿兽类、对齿兽类、古兽类、多尖齿兽类以及柱齿兽类,其中柱齿兽类仍保留着爬行动物卵生的特性。不过,它们与介于爬行类与哺乳类之间的那些动物的因缘关系,现在还无法明了。
白垩纪晚期的动荡,使恐龙和相当一批海中与陆上的动物遭到灭顶之灾,但哺乳类动物以其强化的适应能力生存了下来,而且在浩劫之后的地球上少了恐龙这样的天敌,它们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的主人,在进入新生代之前的演化中,古老而原始的哺乳动物陆续消亡,三锥齿兽类、对齿兽类与古兽类早在白垩纪早期便已灭绝,只有多尖齿兽类自侏罗纪延续到第三纪的始新世。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即卵生的柱齿兽,虽然它是原始哺乳动物中的原始型,还保有着相当多的爬行动物色彩,但恰恰是这一类卵生的哺乳动物延续了下来。目前,澳大利亚的鸭嘴兽和针鼹都是其余续。当然,它们也没有过大的发展与繁盛。
自白垩纪步入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的主体是古兽类的两个分支,即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到目前为止,地球上95%以上的哺乳动物属于有胎盘类;另外的5%以有袋类为主,如北美的负鼠,澳大利亚的袋鼠、袋兔、袋熊等;当然,也还有个别的卵生哺乳动物。
最早的有胎盘类出现在白垩纪时代,是食虫类小型动物,现存的刺猬是其直系后裔。不少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是有胎盘类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祖先。新生代之初的古新世,是胎盘类动物的初步发展阶段,其化石相对较少,种类也很稀疏,而且不同种类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确。比如,在我国出土的兽化石便似兔似猴又似刺猬:其骨骼尤其是身躯与四肢更像兔;其生活习性与大脑结构又像灵长类,尤其像灵长类中的树鼯;其头骨与牙齿则近似于食虫类的刺猬。因此,它有时被归于食虫类,有时又被归于灵长类,后来人们干脆把它列为的“目”,即亚兽目。
古新世之后的始新世开始于6 000万年前,这是各种哺乳动物的大爆发时代。现存的各种哺乳类动物几乎都是这一时期完成了其创世的过程,迅速发展与繁荣起来。
在这一时期,马的祖先始祖马已经出现。不过,此时的马只有狐狸那么大,适于在灌木丛中奔走。到距今3 500多万年前的渐新世,出现了身高半米、与羊大小相当的中马,也叫“渐新马”。到距今2 500万年的中新世,出现了草原古马,大小如驴。到1 200万年前的上新世,出现了近似于现代马的上新马。第四纪之初,现代马最终形成。
在这6 000万年中,其他哺乳类动物也都走过了漫长而殊途的进化之路:与马同属奇蹄类动物的还先后兴起过雷兽、貘、犀牛和爪兽;属于偶蹄类动物的有猪、河马、骆驼、牛、鹿、羚羊、羊等;属于长鼻类动物的则是各种各样的象类动物,先后有始祖象、古乳齿象、乳齿象、恐齿象、铲齿象、剑齿象、毛象、猛犸象以及现代的亚洲象与非洲象;属于肉食动物的有狗形类与猫形类两大类别,前者包括狗、熊、熊猫、浣熊、貂、狼獾、獾、臭鼬、水獭等,后者包括灵猫、虎、狮、剑齿虎、鬣狗等。
实际上,哺乳类动物的成长初期一直处于夹缝中,虽然古猪中被称作巨猪的一支生活得还算潇洒。
巨猪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猪形亚目早期演化的一个旁支,并不是现在猪的直系祖先,出现于距今4 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生活在北美和欧亚一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巨猪的体型就发展到今天的野牛那么大,因此有了“巨猪”之称。它们除个体巨大外,头骨占身体的比例在哺乳动物中可以算非常大。
巨猪的构造很特别,在颧弧前外侧、下颌骨结合部有一对长大的骨质突起,而在它们的下颌侧部也有一些奇怪的突起,头部其他地方也往往布满这样的“骨瘤”。巨猪的四肢比现代的猪要长,而且比较粗壮;犬齿很大,善于撕咬猎物。
在当时,巨猪是成功的猎食者,有名的动物霸主,居于食物链顶端。自从在始新世中期崛起后,它们在世界上横行了将近2 000万年,在距今2 330万年开始的中新世才灭绝。
虽然有巨猪的异军突起,但在远古时代,哺乳动物大多数时间里都生活在爬行动物及其后裔的威胁中。不仅有恐龙、不飞鸟先后称霸地球,蛇类也一直是哺乳动物的杀手。
灵长类是哺乳动物中最为进步的一个类别,根据生物学的分类,它又分为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亦即低等灵长类与高等灵长类)。低等灵长类即原猴亚目,包括鼩、狐猴、瘦猴和眼镜猴四个次目。高等灵长类即猿猴亚目,包括阔鼻猴和狭鼻猴两个次目。阔鼻猴又分绢毛猴和卷尾猴两科;狭鼻猴则分为猕猴超科和人猿超科,前者包括了疣猴科和猕猴科,后者包括了猿和人。关于灵长类演化的研究多是在这一体系之上进行的。
关于灵长类的起源,长期以来,人们多认为树栖是灵长类起源的源头所在,应当到最早的树栖动物中去寻找最早的灵长类。但是,近数十年来,又有人认为灵长类最初是在灌木丛中捕食的小动物,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发展了手和眼的协同动作、抓握能力、双眼视觉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灵活的树栖动物。
最早的灵长类化石迄今尚未发现。一般说来,灵长类产生于白垩纪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已经发现的较早的灵长类化石是美国蒙大拿州东部最晚白垩纪地层中的珀加托里猴。
先看看关于低等灵长类的演化。原猴类出现在北美与欧洲*分离前。在北美和欧洲的始新世堆积中,发现了大量类似于狐猴的化石,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欧洲的兔猴和北美的北狐猴,其中北狐猴有可能演化为高等灵长类。另外,在始新世还出现了北美的恐猴和法国的尼古鲁猴,它们应当是原猴类另一亚目眼镜猴的祖先,也有可能演化为高等灵长类。至于高等灵长类是由狐猴类还是由眼镜猴类的祖先演化而来,尚无法确定。现生的眼镜猴类似乎比现生的狐猴类较与高等灵长类接近,可是化石记录表明,始新世的北狐猴与最早渐新世的高等灵长类有若干明显的形态上的联系。
关于高等灵长类的进化,近年来的各种研究已经表明,所有的高等灵长类都与各种现生原猴不同,也就是说高等灵长类应当是从与现生原猴没有密切关系的原猴演化而来的。
阔鼻猴次目只有一个超科,即卷尾猴超科。关于它们的化石记录不多,发现于南美和牙买加的渐新统、中新统和更新统地层中,但它们与现生的卷尾猴又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似乎不能作为任何现生卷尾猴的祖先。
狭鼻猴类的化石发现较多,最早的化石发现于埃及法尤姆的渐新世地层中,有傍猴亚科与森林古猿亚科两个类别:前者包括猕猴、中猴等,是现生旧陆猴的祖先;后者包括了渐新猿、风神猿、原上猿与埃及猿等,是现生猿类和人类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