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6:23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内战,美国当局也悍然介入朝鲜内战。金日成向*发来紧急求援电报。19 50年10月8日,*正式下达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部进入朝鲜协同作战。10月19 日傍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朝鲜前线。金日成在朝鲜北部山区大榆洞的一间民房里会见了彭德怀。 他们虽然首次见面,却似旧友重逢,一见如故。彭德怀开门见山问金日成:“人民军现状怎样?有多少兵力?”金日成摇头道 :“现在情况不好。实话说吧,现在我只有三个多师在手上,……其他隔在南方的部队正化整为零,分散后撤,准备集结在满 浦整编,要将这些部队整编好重新投入战斗,恐怕至少需要两个多月时间才行……”彭德怀分析了战局,认为李承晚的伪军战 斗力弱,应以其为突破口,这一方案,得到中朝将领的赞许。
1950年圣诞节前夜,我军在三所里、龙源里围歼伪军主力。 初战告捷,*、周恩来等都十分高兴。苏联驻朝鲜大使和金日成都建议志愿军一鼓作气,打到南朝鲜去。但是,身在前线 的彭德怀等志愿军领导却显得格外的冷静。他们看到现在我们的运输线被敌人空军轰炸破坏得很厉害,入朝最初20天,就损 失汽车600多辆,整个志愿军只剩下260多辆汽车,由于冻饿而减员的士兵,每个军都在万人以上。面对种种困难情况, 部队打到三八线以后,彭德怀断然下令停止对敌人追击。
在胜利声中,金日成和朝鲜外相朴宪永再度到彭德怀的指挥所,敦促志愿军继续南进。这时,彭德怀便直率地说:“据我看,敌人并未打算死守三八线,汉城也是自动放弃的,李奇微是在有计划 地后撤,企图引我们南进,待我们部队疲劳、给养缺乏的时候,再来一次登陆夹击……我们不要上他的当!”金日成听了以后 ,又搬出苏联大使来。他说:“ 史蒂科夫同志说,困难可以克服,不应过多强调困难。”彭德怀反问一句“他打过仗吗? ”
金日成有自己的算盘。他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打了胜仗,为自己增加了巨大的后备力,竭力想把自己的南进计划再 度付诸实施。于是,他专程赶到北京会见*与周恩来。*当时没有更多考虑战场上的诸多困难,一再命令南进,一直 打到三六线。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彭德怀左思右想,觉得应该立即赶回北京,亲自向*汇报这里的真实情况。
1951年 2月下旬的一天,彭德怀身穿一身棉军服,不顾卫兵的一再阻挡,直接闯进西山*的别墅,扰醒正在酣睡的*。彭德 怀向*陈述了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委婉地批评了*要他们“速胜”的战役部署。*听了彭德怀的话,一言不发 ,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接着彭德怀又向*报告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听后长叹一声,吟起一首《柘树枯》:“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经过彭德怀的“闯宫”进谏,*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 作了关于坚持长期作战、轮番作战的新的部署。
1953年7月27日,敌我双方终于达成停战协议。这场从三八线上爆发的战争,在经历了3年多之后,终于又在三八线附近结束。关于这场战争双方的损失,据彭德怀的报告,3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 ,共毙、伤、俘敌军109万人,其中美军39万。击落击伤敌机1200架,战车3000余辆。中*队、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究竟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中国*迄今未正式宣布过。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997ec3ce8ad2c70392457ed5.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6:23
在对冷战和朝鲜战争的研究中,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课题。在90年代以前,国际学界存在着新旧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之分。随着朝鲜战争的*解密档案陆续公布以后,这些派别之间的界限模糊了,大多数学者认为金日成发动了这场战争,斯大林为北朝鲜开放了绿灯,而毛对此则表示同意和支持。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但是如果只是笼统地坚持这种说法,似乎证实了以往「共谋派」的理论。所以,笔者以为仍然有必要对某些细节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北京在发动这场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持的立场。
本文拟在整理和分析大量*解密档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苏联、朝鲜和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过程中各自的作用、立场,以及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 金日成积极策划战争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率66名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受训的朝鲜军官乘坐苏联「普加乔夫」号货轮在元山港上岸,不久后被苏联军*选中,作为北朝鲜领导人。苏联人之所以要用金日成替换此前扶植的民族主义领袖曹晚植,其实与莫斯科对朝鲜半岛*的变化有关。
战后初期,苏联与美国在远东地区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划分势力范围,又要避免直接冲突,朝鲜半岛上三八线的确定就反映这一状况。战后苏联在朝鲜的目标最初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它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与美国矛盾日渐加剧后,苏联的目标则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实行对苏友好的*。在朝鲜南北双方先后实行选举,并建立各自的*后,苏联又提出美苏同时从朝鲜半岛撤军,而且首先实行了单方面撤军,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表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和平愿望,敦促美国撤军。莫斯科一方面满足于通过××党对北朝鲜的控制,一方面相信金日成有能力对抗南方,因此可以实现其在朝鲜半岛遏制美国而不发生直接冲突的设想。
然而,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过*战争的手段才能全朝鲜并实现统一,而李承晚也主张加强军备,积极北进。特别是朝鲜南北双方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政权机构和苏联占领军撤出朝鲜半岛以后,朝鲜半岛的形势更趋恶化,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发生。从1949年年初,苏联驻朝鲜使馆不断向莫斯科发出有关南朝鲜可能发动进攻的告急电报。金日成完全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得到莫斯科的首肯和帮助,于是提出了与苏联建立秘密同盟的要求。在遭到莫斯科婉言拒绝之后,金日成便提出直接面见斯大林,以摸清苏联的意图和态度。但此时斯大林的战略重点还在欧洲,他一方面通过组建××党情报局和整治南斯拉夫××党,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意在稳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斯大林在解决柏林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忍让和退缩的立场,对双方整体实力的认识迫使苏联放弃与美国公开冲突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自然不会同意在朝鲜半岛引发一场可能导致美国干预的战争。在3月初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斯大林只是轻松地询问了南北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三八线附近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的结果,并对金日成充满信心的答复表示满意。至于金日成所要求的军事援助,莫斯科只是同意帮助装备在三八线驻防的两个朝鲜警备旅,并决定让苏联海军分队继续留驻清津港协助朝鲜进行防御。到1949年夏季,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美国撤军前后,南朝鲜李承晚政权不断发出战争叫嚣,并一再对北方进行军事挑衅和边界侵犯。据苏联大使什特科夫和金日成的通报,「进攻北方的作战计划已经制订」,并将在7月发动进攻。但斯大林除了应金日成的不断要求,同意向平壤增加武器装备的援助,以保证北朝鲜不受侵犯外,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莫斯科甚至批准了什特科夫提出的在美国撤军后,撤除苏联在清津港的海军基地及在平壤等地的军用机场的建议,以免这些设施被朝鲜人民军利用,从而使苏联在国际局势中处于被动地位。苏联此时的主张是在北朝鲜建立祖国统一民×阵线,通过在全朝鲜进行普选实现和平统一。
金日成不甘心自己的宏伟计划受阻于莫斯科,于是转过来试探毛的态度。1949年5月,金日成派人民军*部主任金一秘密访问北平,与××领导人商谈将中国人民*编成中朝鲜师转属人民军的问题,并表露了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向。毛一向主张「*杆子里面出政权」,自然会支持金日成的想法。不过,在中国的*战争尚未结束,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很难赞成北朝鲜的计划。毛答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军队中的两个朝鲜师转给北朝鲜,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将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特别是上述师的给养和武器」。但是,毛劝告朝鲜同志」,即使在美国撤军而日本人也没有回来的情况下,也「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
尽管如此,金日成还不死心。面对来自南方的威胁,金日成主张变被动为主动,他踌躇满志地认为这是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的有利时机。为此,在积极调动军队进行防御部署的同时,金日成于7月初下令三八线地区的各部队进入战斗准备状态,并「决定将中国人民*的朝鲜师调回朝鲜: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做好准备之后,9月3日金日成的私人秘书文日向苏联使馆通报,南朝鲜最近企图夺取瓮津半岛三八线以北的部分地区,并炮击海州市的水泥厂。因此,金日成请求准许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夺取瓮津半岛及其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以缩短防线。如果国际局势允许,还准备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相信,他们能够在两周,至多两个月内,占领南朝鲜。苏联驻朝鲜使馆代办顿金应维辛斯基的要求对情况进行了核实后,于9月14日向莫斯科报告了南北朝鲜军事力量的详细情况、金日成的考虑以及他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报告说,「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金日成和外务相朴宪永还认为,当朝鲜发生内战时,美国不会直接出兵干预。但顿金本人认为,金日成计划的局部性战争必然导致朝鲜爆发内战,而北方军队还未强大到足以在速决战中取胜,同时,「不论在军事上还是*上,持久内战对北方都是不利的」。不过,什特科夫大使却赞同金日成的计划。他认为,「南朝鲜*的*地位是不牢固的」,朝鲜半岛的形势对北方有利。尽管不排除「美国人将干预这场冲突并给南朝鲜提供积极帮助」的可能性,而人民军的数量及其拥有的物质力量现在还不能保证完全粉碎南方军队和占领南朝鲜,但他仍然认为,「发展朝鲜南部的游击运动并给予各种各样的支持和领导是可能的和适宜的」,在有利的形势下,可以借口「南朝鲜人在三八线上的挑衅」,「占领瓮津半岛和开城地区」。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讨论,莫斯科还是否决了金日成的计划。9月24日,联共(布)**局做出决议,责成什特科夫严格按照决议的文本向金日成和朴宪永声明:「由于目前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与南朝鲜相比没有占必不可少的优势,因此不能不承认,现在进攻南方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从军事角度看是不允许的。」由于南方的游击运动和群众斗争没有积极开展起来,建立区和组织人民的工作进行得很少,「从*方面看,你们建议的对南方的进攻也是没有做好准备的」。此外,进攻瓮津半岛和占领开城地区的局部战役就意味着「朝鲜南北战争的开始」,而战争的持久性「可能给美国人对朝鲜事务进行各种干涉提供借口」。所以,「目前争取朝鲜统一的任务要求集中最大力量:第一,开展游击运动,建立区,在朝鲜准备全民,以便推翻反动政权和成功地解决整个朝鲜统一的任务;第二,进一步全力加强人民军」。显然,斯大林认为在朝鲜发动战争的条件尚未成熟。斯大林的决定令金日成感到沮丧,但他虽然勉强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见,却还是继续积极备战。10月14日,三八线附近又发生了激烈战斗。北朝鲜第三警备旅攻击侵入三八线以北1. 5公里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鲜军队,并占领了这两个高地。由于苏联大使和军事顾问事前参与讨论并默许了这一军事行动,而事后又未向斯大林报告,莫斯科对此极为恼怒,葛罗米柯严厉地指责什特科夫没有「严格地、坚定地」执行「禁止未经*允许而向北朝鲜*建议对南朝鲜采取积极行动」的指示以及「*关于防止三八线形势复杂化的指示」,并对他提出警告。
看来,金日成想要采取军事行动,必须等待莫斯科开放绿灯。
二 斯大林参与策划战争
然而,仅仅两个月以后,斯大林便给金日成发放了走向战争的通行证。
1950年1月19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发来的报告,在一次小范围的宴会后,金日成借着酒意激动地对苏联使馆人员说,在中国完成其事业后,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祖国南方的人民。「朝鲜南方的人民信任我,并指望我们的武装力量。游击队不能解决问题。南方人民知道我们有一支优秀的部队。最近我夜不能寐,考虑着如何解决统一全国的问题。如果朝鲜南方人民和统一祖国的事情拖延下来,那么我就会失去朝鲜人民的信任。」金日成希望「同斯大林会面,讨论南方的形势和向李承晚军队发动进攻的问题」。如果不能同斯大林会面,那么他想去见毛。金日成还指责苏联不允许他进攻瓮津半岛,否则人民军在三天之内就能成功,「如果发动一场全面进攻,几天之内就可以进入汉城」。与苏联使馆人员采取的回避态度不同,这一次斯大林却出人意料地改变了主意。经过一番考虑,1月30日斯大林亲自回电说:
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满,但他应当明白,他想对南朝鲜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需要有充分准备的。这件事必须组织得不冒太大风险。如果他想同我谈此事,那么,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在迄今看到的档案文献中,这是斯大林第一次同意在战争问题上帮助金日成。对此,金日成十分满意,并立即表示随时准备着斯大林的接见。那么,究竟发生了甚么事情,使得斯大林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改变了对朝鲜问题的看法?
研究者注意到,此间发生了一件苏联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毛访苏和中苏同盟新条约的签订,而这次中苏最高领导人之间谈判的结果是迫使斯大林同意重新签订中苏条约,从而使苏联*放弃其在远东以中国东北为基础的*和经济权益,即中国立即收回大连港,并在2- 3年内收回中长铁路和旅顺港。把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出去,在俄罗斯南部形成广阔的安全地带;恢复沙皇*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保证苏联拥有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是斯大林确定的苏联战后在远东的两个战略目标,而控制中国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港,正是苏联实现其远东战略的基本途径。除了既成事实的蒙古问题,莫斯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1945年中苏条约所保证的苏联在满洲的权益眼看就要被毛提出的新条约断送掉,斯大林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而处于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济州岛的几个港口,早在1945年就是苏联外交部注意的目标了。于是,为了保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就势在必然了。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Truman)和国务卿艾奇逊(Dean Acheson)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毛还没有离开莫斯科,斯大林便集中精力去解决朝鲜问题了。为了加强北朝鲜的军事力量以及人民军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莫斯科同意金日成再组建三个步兵师,并把苏联*将于1951年提供的贷款用于1950年,以便为新组建的部队购买苏联装备。斯大林还任命瓦西里耶夫中将为朝鲜人民军军事总顾问,替代自苏联从朝鲜撤军后兼任这一职务的苏联大使什特科夫。此后,苏联便开始大规模向朝鲜提供武器装备。3月9日,朝鲜照会苏联,「为了给人民军补充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并加强人民军,请苏联*于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苏联*的申请单向朝鲜提供1. 2- 1. 3亿卢布的军事技术装备」,朝鲜则相应地保证向苏联提供价值1. 33亿卢布的黄金、白银和钼精矿。随后,金日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装备的详细清单。莫斯科立即答复,同意朝鲜提前使用1951年的贷款购置武器装备。斯大林还亲自致电告诉金日成,对于「朝鲜人民军所需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苏联*决定「完全满足您的这一请求」。在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3月20日,金日成要求于4月初秘密访问莫斯科,并提出将与斯大林讨论「国家南北统一的途径和方法」及「经济发展远景」等问题。在一份「金日成提请斯大林同志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清单中,明确写道:「关于统一国家(南方和北方)的途径和方法,拟采用武装方式统一。」此外,还提到与毛泽×会晤和同中国签订条约的问题。得到同意后,金日成和朴宪永于3月30日起程前往莫斯科。 关于斯大林与金日成秘密会谈的具体内容,目前在*档案中尚未发现任何文字纪录,研究者引用的都是当事人的回忆。据说,金日成在会谈中报告,朝鲜北方和南方都正在为统一做准备,但形势对北方更有利。朴宪永则以热烈的言语描述了反李承晚政权的抵抗运动形势,他说:「人数达20万的南朝鲜××党支部已经准备好在北方发出第一个信号时,南方人民一直在等待着土地改革和其它在北方已经实行的民×改革。」朝鲜领导人所不放心的只是不知道在统一问题上采取战争形式,朝鲜人民会怎样反应。对此,斯大林讲了拉伯雷(Fran?oisRabelais)《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 )中羊群的故事。他说,人民和羊群一样,他们跟着头羊,而不论头羊走到哪里。莫斯科担心的问题是一旦爆发战争,美国会否出兵干涉。据金日成的译员文日回忆,金日成立即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党员进行,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此外,1966年苏联外交部曾向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提交了一份《关于朝鲜战争的背景报告》,其中提到金日成在这次会谈时向斯大林提出了发动战争的战略部署,即朝鲜*准备分三步实现他们的目标:
(1)在三八线附近集结部队;
(2)向南朝鲜发出和平统一的呼吁;
(3)在南朝鲜拒绝和平统一的建议后开始军事行动。该报告确认,斯大林「对朝鲜人所拟方案的最终认可,是在1950年3月至4月金日成访问莫斯科期间」。
总之,完全可以断定,斯大林是在1950年1月至4月间决定支持并帮助金日成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的。显然,与美国在朝鲜半岛采取防御和退守*的同时,苏联直接参与了战争的策划和准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6:24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6:24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6:25
你的回答很好,但是有一点需要更正你,金正日发动朝鲜战争毛*是不支持的,他老人家表示担忧和反对,他希望金正日把发动战争的时期延后,让中国人民解决问题后再打,可惜金正日那时候正雄心勃勃……历史就这样发生了,中国人民也错失了一个良好解决问题的机会,金正日后来被美国人快赶到鸭绿江时候,中国人民*放下国内建设,打了一场不该打,不想打,但是又必须打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