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0
麦家便以潘教授叙述的真实故事为前提,书写了小说《风声》,它并非是暗算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一段真实历史的阐述,是向那些抗战时期的无名英雄致敬。
创作过程
潘教授告诉麦家历史的*,自杀的李宁玉是那个“老鬼”。李宁玉自杀前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自己的丈夫潘老(实际上是她的哥哥,假扮为夫妻),一封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一幅钢笔画,画中有一棵大树,树下是一片小草。
画上写了一句话“牛儿,玉儿,妈妈希望你们要做大树,不要做小草”。李玉宁的尸体和这两封遗书随即被送回家。潘教授说,其实这幅画里就藏着情报。因为那些长长短短的小草实际上是一组摩斯电码。李宁玉用自己的死避免了组织上的重大损失。
潘教授之所以了解这么详细,是因为李宁玉就是自己的姑姑,而李宁玉的哥哥就是自己的父亲潘老。麦家根据潘教授的说法将“东风”部分写出来,已联系好出版社准备出版。本来一切都已谈妥,没想到编辑突然打来电话联系麦家表示该书因故不能出版。
原来那四个人中的顾小梦没有死,现居,她从已是富商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儿子那里得知了《风声》第一部分:“东风”的内容,大怒,表示如果出版,将诉诸法律。
为了了解事情的原委,麦家亲赴,找到顾小梦,从她口中,得到了另一个版本。顾小梦原来并非汉奸,而是*军统安插在汪伪政权机要部门中的特工,起初她并不知道李宁玉是*党,后来在四人受审的过程中,李顾都觉察到了对方的身份。
于是李宁玉想出了两步策略:首先,留下遗书,将密码隐含在画中。其次,李宁玉自杀后,由顾小梦解读出密码,并向肥原告密,换取信任,获得释放,再把情报送出去。按照顾小梦的说法,其实情报是顾小梦冒险送出去的。这实际上是对潘教授所说的内容的一个否定。
顾小梦明确表示,潘教授的父亲在撒谎,因为作为专业的特工人员,肥原决不会在如此紧急的时候把任何可能传递消息的东西送出去,即使是遗书之类。
顾小梦还否认了潘老手中那张含有密码的“小草图”的真实性,她指着麦家拍的“小草图” 照片表示,小草不可能画得如此整齐,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正的小草图早被肥原收缴了。顾小梦的说法构成了《风声》小说的第二部分:“西风”。
麦家相信了顾小梦的故事,在第三部分——“静风” 中,麦家避开潘教授,把“西风” 完成后才与潘教授联系,潘教授传来潘老过世的消息,并坚决表示潘教授所说的是真实的,同时还对顾小梦的说法提出了几点质疑。故事的*随着当事人的辞世永远无法澄清了。
在小说最后,有人告诉作者麦家,潘老与顾小梦是夫妻,他们在抗战后结婚。不过这场婚姻也是一次间谍战:潘老授命通过顾小梦打入*获取情报。顾小梦最终知道了实情,拒绝了潘老的策反,在南京前夕绝然赴台。而潘教授就是潘老与顾小梦的儿子。
在《风声》第三部分:“静风”完成后,麦家留下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麦家挑战了小说读者对“*” 的审美期待,当读者随着小说拨开重重迷雾,似乎就要到达本质与真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真理” 仅仅又是一重重的迷雾。麦家用解构的叙事策略成功地瓦解了读者对于真实的信念。
扩展资料
《风声》是一部*谍战小说,此小说中白小年是个娘娘腔,但他和老鬼没有任何关系,李宁玉是纯伪*工作人员,平时负责情报解密,自己的男朋友是地下*党的,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泄露了不少情报,胆小的金生火看到同伙一个个被害,于是开*自杀,顾晓梦是真正的老鬼,而吴志国是老鬼的上线老*。
原著小说五人真实身份解析
白小年:娘娘腔一个,什么用都没有,和伪*的司令有点后台的关系,由于自己的笔迹被老鬼故意模仿所以头一个被害,用了钉椅、宫刑,最后司令为了撇清关系将他活活打死。
李宁玉:纯伪*工作人员,平时负责情报解密,自己的男朋友是地下*党的,她被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不少情报,男朋友被抓后,负责抓内奸的日本人武田用非常*的方式(我也说不好是什么,就是把她扒光了,然后拿一堆解剖用的东西比划来比划去的,总之目的是摧毁她的意志)测验后确定了她不是内奸,最后她活了下来。
金生火:挺无辜的人,胆子小,看到同伴一个个被害,眼见着特务要把自己架走认为自己被用刑一定会生不如死,所以开*自尽了。但是实际上特务拽走他的本意是想放了他,他的嫌疑已经被排除了,所以他死的很冤。
顾晓梦:她就是老鬼,她眼见情报传不出去,不得已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传出情报,所以拜托好友李宁玉揭发了她,受尽非人折磨(没法说,太残忍了,专门*女人的刑罚),最后武田威胁她要杀害她的家人所以决定招供,却在最后一刻差点咬死武田(咬脖子),被杀,她把情报缝在自己的内衣上,靠尸体把情报送出。
吴志国:老鬼的上线老*,和顾晓梦两人真实身份相见后命令顾晓梦揭发自己,然后受尽整部电影里最惨烈的折磨,却什么也没说,顾晓梦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换他的生命死掉后,他被认为是无辜的人送至医院,在医院里装作神识混乱的样子唱起了戏曲,医院里的接应者通过戏曲曲调得到情报。
最后伪*破灭了,吴志国去找李宁玉,告诉了她*,并且指导她看到了顾晓梦用密码写在她旗袍上的遗言,很感动的遗言。然后吴志国伪装后杀死了已经被遣送回国的武田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1
我第二次看这部《风声》,因为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已经心中有数,所以我先翻看了这版中新增的6幅插画。其中,最吸引我的当然是那幅包含着李宁玉牺牲自己生命传递出来的、暗藏着“速报,务必取消群英会!”消息的画作。但这幅插画中不仅包括两棵树、两溜小草、一句“牛儿,小玉,妈妈希望你们要做大树,不要做小草。”的话语,还有窗帘、沙发、台灯、屉柜等。
2020版《风声》书中配图
根据这幅插画中画框周围的物品,不难推断出插画所呈现的场景应该是潘老的书房。在《风声》的书中麦家曾讲述过,他把在潘老书房里拍摄的那张李宁玉画作的照片拿给顾小梦看,顾老明确指出那是潘老找人画的。正如当时顾老的原话所说,这幅画太假了,把那些小草的长短、间距画得中规中矩,一点隐蔽性都没有!别说想蒙骗过日伪组织的人,连我这个不懂莫尔斯电码的人也会对它产生怀疑。
既然当初顾小梦在明知李宁玉那幅画中有蹊跷的情况下,都无法自己洞悉其中的奥秘。还是李宁玉透露后她才知道的,想必原画中那些小草画得应该看上去更随意、更自然。虽然没能在新版《风声》的插画中看到李宁玉的真迹,不过至少可以通过这幅画想象一下原画的巧妙构思。
炫酷表演的成份太大,砸表破案,船上拍照,出手打伤一只海鸥,两位女主高颜值,高智商,高出身,还都是海归,,观众好似隔着沙帘看剧,里边的人挺嗨,浮夸,脱离年代,不接地气
作者在《静风》序言中写道:“出于迷信,本部的每一个字我都选择在夜晚和阴雨天落成。我想选择同样的时间阅读,也许会有些意外的收获。”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知名作家,提及到迷信。
我想这大抵是和书中过多的阴谋发生在夜晚,以及杀戮过多,才让作者如此心存敬畏,感慨颇多吧。
阅读本书收尾那天,我特意熬了夜,把电影版本的《风声》,又看了一遍。
剧中呼啸的风声、刑讯*供声、以及不同人不同心情所引发的异响,穿透影片中的黑夜,让我不免感到背部发凉,这一夜,我盖了两床被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1
电影《风声》原型:潜伏者背负汉奸骂名43年
电影《风声》原作者麦家在央视《重访》栏目披露,动笔写作该小说,缘于上世纪30年代左联女诗人、后来接受组织任务打入敌人特务机关的红色间谍——
关露。
关露,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在她身上,才女、汉奸、特工,三个身份纠缠了她一生。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关露与张爱玲、丁玲齐名,是三大才女之一。她不仅诗写得好,小说散文也不错。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曲就是关露写的:“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被传唱一时。
然而,1939年之行与潘汉年的一夜长谈,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她受命而去,风萧萧地起航。此后的人生,比她想象的还要惨烈……
■从才女变成“汉奸”
1939年的上海滩,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已沦为“孤岛”,这个外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到处都充斥着背叛、绑架和暗杀。
此时的关露,身份是上海滩最有名的三个女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丁玲与张爱玲。关露除了创作之外,还翻译了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
后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那时的关露*澎湃,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样的爱国诗词曾经为她赢得了“
民族之妻”的称号。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受人喜爱的女作家,却在这年年底突然销声匿迹。当关露再次出现在上海滩的时候,她竟然成为汪伪特务头子家里的红人。
究竟什么导致她发生如此大变化?谜底到43年后才彻底揭开。原来,这位本名胡寿楣的女诗人接受了中国*党一个非常任务——打入“76号”,摸清汪伪
政权特工头目李士群的真实思想动态,并在适当的时候对他进行策反。
■“有人说你是汉奸,你不能辩护”
关露有个妹妹叫胡绣枫,是*秘密党员。由于这层社会关系,关露接近了*组织。1933年,李士群被*抓了以后,他的老婆叶吉卿在走投无路之下
,胡绣枫帮助了她,所以李士群对胡绣枫一直心存感激。基于这层关系,党组织原准备派胡绣枫去的,但胡绣枫当时在重庆工作繁忙,于是推荐了姐姐关露
。
1939年11月,关露的长篇小说《新旧时代》已进入了最后的修改,但就在一天夜里,她接到了一份*华南局最高领导人的密电——速去找廖承志!(
廖时任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
关露到达后的第二天,两个客人拜访了她。其中一个是廖承志,另一个人则是潘汉年。潘汉年所带来的任务,竟是命令关露返回上海,策反李士群。他
们与关露交谈长达十几个小时。潘汉年最后对关露说:“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能辩护,要辩护,就糟了。” 关露说:“我不辩护。”
她最终受命而去,风萧萧地启航。事后证明,她的人生比她自己想象的还要惨烈。
■谈起她,众人就往地上吐唾沫
回到上海后,关露便成了极司菲尔路76号汪伪特工总部的常客。30多岁的关露看起来很显年轻,个子很高,很善于与人周旋。再加上恩人姐姐的身份,她很
快赢得了李士群夫妇的好感。
李士群让太太和关露一起逛商场、看戏、出席各种公开场合。就在有意无意间,关露投靠汪伪特务的消息传开了。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粉墨登场,激起了文艺界进步团体的抗日热情。许多关露昔日的同事、朋友均对她侧目而视,大家一谈起她,甚至要往地上吐唾
沫。左联负责人蒋锡金有一次在路上碰到关露,聊了一会儿,她跟锡金握手告别时说,“我没去过你的家,你的家在什么地址我全忘了。” 关露严格地执
行了党的指示,有意疏远了那些所剩不多的朋友。
忍辱负重了两年后,她将李士群的一些真实想法摸透。这位沦陷区的大汉奸尽管对百姓生杀予夺,却很惴惴不安于自己的前途。在风云莫测的年月,他不想
让自己陷入绝境,希望和*党暗中有些联络,做点好事,为自己留条后路。
1941年,在关露暗中联络下,潘汉年在上海秘密约见了李士群。从此,日军的清乡、扫荡计划,总是提前送到新四军手中。
■工资微薄,寒冬买不起木炭
完成了李士群的策反任务后,关露给组织写了一封信,请求去延安。哪知得到的回复却是,不宜回来。上海方面希望关露继续留下提供有用的情报。
关露得到消息后,哭了一晚上。哭过之后,她强打起精神,继续完成组织派给她的任务。新的任务是让她去日本人办的《女声》杂志做编辑。《女声》是一
本综合性月刊,社长是一个叫佐藤俊子的日本女作家。关露去《女声》的目的是接近佐藤等人,搞到一些日方的情报材料。
关露在《女声》负责小说、剧评和杂谈。为了不让汉奸言论出现,同时又保护自己的身份,关露只能尽量编些无聊的风花雪月文章,将大量版面占去。这种
不动脑筋的工作,对关露来说,真是痛苦。
在《女声》工作工资微薄,甚至生活都成问题。关露日子过得节俭,早餐几乎省去,肉蛋之类的根本吃不上,常年处于半饥饿状态。到了冬天,租的房子冷
得像冰窖,关露买不起木炭,想去卖血。可是医生说她身体太弱了,会承受不了。血没有卖成,木炭也没有换来,关露守着寒冷的屋子过了一个冬天。
1943年8月,组织安排关露去参加“大东亚文学代表大会”,一边打听情况。要在世人面前再一次亮出自己汉奸文人的身份,关露很犹豫,她最终还是服从
了命令。大会上,日方分给关露的讲话题目是《大东亚共荣》。关露把题目换成《中日妇女文化交流》,谈了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诸如中日双方语言不通,
大家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今后应该多学语言之类的话题,蒙混过去。
果然,关露参加完这次会议回上海后,就看到一篇登在《时事新报》上的文章:“当日报企图为共荣圈虚张声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敌
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关露的“汉奸生涯”达到了顶峰。
■生前孤寂,身后喧哗
关露在敌营苦熬6年,终于等到日本投降的那天。关露回到苏北区,本想重新拾回满腔热情继续创作,却发现“关露”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耻辱的象
征,不再能发表任何文章。
比这更让关露痛苦的是,她接到恋人王炳南的来信,竟是一封绝交信。当然,这并非王炳南本意。他本来准备迎娶关露的,但组织上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的
结论却是:关露是个好同志,但由于她的这段特殊经历,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好的名声,群众以为关露是文化汉奸,而你又是长期搞外事工作的,群众都知
道你是*党。如果你们两个人结合,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王炳南只能无奈服从。
关露没想到,她期盼的爱情破灭了,这让她的精神世界一下塌了半边。关露回到住处,伤心地大哭。
过了一段时间,潘汉年等人为关露送来了证明材料,关露渐渐地康复了。可关露的厄运还没结束。1955年,潘汉年受到错误对待被捕入狱,而受他的牵连,
关露也失去自由。那一年她49岁,一关就是两年。1967年,关露再次被捕,那一年她61岁,这一次关了8年。这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彻底将关露击垮。她患上
轻度精神*症。思维恍惚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呆坐在地上,不吃不喝。稍微清醒些,就要写那些没完没了的交待材料。
关露从监狱出来后,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以前爱干净的她,竟然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空气*仄,气味难闻。 1980年5月的一天,关露突然倒在地上不
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查出是脑血栓症。抢救过来之后,很多记忆都变得模糊,她也无法再写字,手连笔都拿不住了。
1982年,潘汉年得到平反,与之相关的关露也得到平反,首次得到澄清是由党派往上海做情报工作的。得到这个结果,关露终于松了口气。几天后,关露在
家里吞食大量安眠药自杀。
关露死后,文化部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喧哗的人群与生前孤寂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2
我认为不是取材于历史,即使历史上真正发生过。
麦家,居成都。出版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小说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让蒙面人说话》等多部。其笔下人物均系一群智力超凡的天才特工,其文风智性灵异,偏执不羁,是中国”新智力小说”和“特惰小说”的开创者。
小说都是编造的,但蔡智恒先生说过,在真实生活中加以编造,才造就的小说。从作者麦家一路的写作风格来看,他个人是擅长这种谍战小说的,或许他本人读过“戴笠”等非常多人的传记,再加以想象。
《风声》中的故事,在那个特别的年代,应该是存在的,但远没有麦家笔下那样惊心动魄,小说,便是营造出气氛的工具,让人感同身受。而麦家,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文字功力自不必说。
关键在于小说的本质:所有小说,都是编造的,即使它来自于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2
《风声》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小说的构思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即潜入汪伪政权特务机构“76号”的我地下党员,上世纪30年代与张爱玲、丁玲齐名的女作家关露。关露多次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却默默背负了43年“汉奸”的骂名,直到1982年才被平反。影片正是反映了*者对信仰的坚守,讴歌了他们悲壮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