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07
《金融逻辑》这篇文章具有通俗的语言,还是有着独到的观点。总得看起来就像是一篇网络的文章,不像是一本经济类的书籍。这本书总得来说并没有什么严谨的逻辑和知识体系。看完这本书,可能会有一种*的感觉,有可能会刷新自己的三观,改变自己对金融经济的认识。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本书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涉及到了许多国外的经济发展历史。
作者深刻的仔细的分析了中国的特有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根深蒂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本书所写的深刻的反应着和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一个全新的经济角度来讲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作者为了让读者们更好的理解经济金融的观念,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中国人生活发展的状态来进行讲述的,并且通过自己特有的见解来进行分析,让读者对日程生活中的经济金融现象有了一种显得认识和见解。
对于我个人,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金融业界是上层人玩的游戏,对股票证券这类金融产品有着一种神秘感和三分敬畏。从这种层面上多少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无知,更准确的来说是,我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是多么的无知,至少我能不能代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这个论断还需商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07
陈志武老师在他的书里面有谈到他刚接触金融的时候的一个疑惑,他说: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有什么来决定呢?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了价值?
后来他在其他课里面知道了任何东西不存在固有价值只存在相背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笑用而言,他有价值这回事。东西和政权他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让一个人的笑容提高包括消费财富主观幸福满足之类的。这就像是再说即使要花800亿元投资100,000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和机构要用,那么这栋楼就会一文不值。所有东西要和人发生了接触要能为人所用,他才是有价值的。
其实一样东西没有花太多的劳动时间,但是他的利用率很高那么它的价值也是高的。
第二个就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经常很疑惑为什么在沿海地区的种族中式观念很强但是在那个内地就变得没有这么强这本书就用一种金融的眼光*文化的途径和选择,陈老师在书里面写道,文化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的中华文化跟汉朝的汉人文化唐朝的文化甚至是*时期的文化都不一样,文化的内涵常常是因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同样也会因为某一种不需要而被抛弃,在书中陈老师也解释到:沿海地区是比较早介入对外贸易的,经济比内地更发达,很早就出现融资以及规避风险的需求。
可以说他的观点是突破常规的,从交易载体的层面去理解人性的善恶,让很多人对家庭的观念冲击很大让人更加的坚定,家庭的功能常常在于一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利益交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