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6 09:12
谦虚与贞节,是*的重要思想。通过对穆斯林行为及服饰制定的标准,这两种思想得以贯彻。笃信*的妇女,必须遵从*的标志性装束——“赫佳帛”(意为面纱、帷幔或遮盖物)。这是虔诚之举,以荣耀、自重及尊严建立起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赫佳帛被视为妇女的,因为这种装束的遮蔽性营造了“尊重的氛围”(TAKIM-22)。妇女被认可为因思想和人格而赢得尊敬的个体,而“不以外表的美或不美来衡量”(MUSTAFA)。同时,她们也免遭成为性目标。
与当今社会所认为的正好相反,穆斯林妇女的遮蔽不是受压迫,而是通过约束异性的审视,倡导内在的魅力标准而得到。在*社会,妇女的内心世界是自由的,并且避免被描绘为性象征和*的目标。*提升了妇女的地位,命令她“在任何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她与男子是平等的。”(NADVI-11)男性与女性在方方面面都互相享有权利和义务。
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互相等同。他们通过扮演各自所属的角色,来互相超越。“按*的观点,把妇女视为性象征是对她的毁誉。*坚信,评价妇女应根据她们性格与行为方面的美德,而不是外表和身体特征。”(TATIM-22)。娜赫德-穆斯塔法女士是位受过大学教育的加拿大穆斯林,她在《我的身体是我的私事》一文中写道:“穆斯林的神圣经典《古兰》告诉我们,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不能根据性格、美貌、财富或特权来评判一个人。唯一让一个人优越于别人的东西只有他(她)的品格。”她继续说道:“在西方世界,赫佳帛被视为被压迫的沉默,或是激进与好斗的表现。事实绝非如此。这仅是一个妇女在对世界宣称,评论她的肉体无论在何种场合都毫无意义。”
穆斯林相信,真主把美丽赋予了所有妇女。然而,这种美丽不是用来被世界所观看的,它不是陈列在架上的肉,供人俯视与挑拣。当她把她的身体包裹起来的时候,她已把自身置于一个很高的水平,男性会以尊重的眼光看她,她凭智慧、忠诚与人格而赢得关注,而不是外在美。在许多社会,特别是西方,妇女所接受的教育是:她们的价值是与对异性的吸引力成比例的。她们受驱使去追随男性崇尚的美的标准与抽象的吸引力观念。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的追随是轻浮的,令人感到羞耻的(MUSTAFA)。
贞节、谦逊与虔诚因戴面纱而得到提升。赫佳帛并没有防碍妇女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也没有使她堕落(TAKIM22)。
在丈夫、家人及女性朋友面前,穆斯林妇女可以随意穿戴自己喜爱的衣服。但外出或有丈夫及近亲以外的男人在场时,只可穿能够遮盖头发及其它身体部位的衣服,不应显露身材。这与西方的时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时尚每年都绞尽脑汁向大众展示另一个动情区。西方服饰的目的是展露身材,而穆斯林服饰是为了掩盖身材,至少在公共场合。穆斯林妇女不会因为自身的漂亮及引人注目而有压力,而这在西方文化中是在所难免的,她们不得不去迎合他人的*。表面的美不是穆斯林妇女所关心的,她们的目标是内在的、精神上的美。她们不必以身体或媚态在社会上求得认可和接受。其他社会强加于妇女的残酷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她们的价值是由外表来批评的。在工作场合,妇女们遭到歧视,她们因自身的吸引力而被接受或拒绝。
戴面纱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对妇女起到了保护作用,穆斯林认为,当妇女向任何外人展露美貌时,她们就贬低了自身,因为她们成为了*的目标,易受男性的攻击。男性以“*的满足”之目光来审视她们(NADVI-8)。作为妇女,面纱帮助她们向世人宣告自身是贞节谨慎的妇女,那些犯罪者和好色的男人能够识别出她们,不敢恶意调戏(NADVI-20)。面纱解决了性*扰及性侵害这一贬损自身身份的问题。与之相反的是,裸露身体的女人向男人们传递了复杂的信号,使之以为她们鼓励亲近她们。
“你拥有的,就应当展示它”的西方观念,这与*的教律是背道而驰的,穆斯林妇女服饰的目的不是引起注意,而是为了表示谦恭。在许多社会中,妇女被视为性象征,“只不过是陈列出来招人注意的肉体”(MUSTAFA)。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告,用女人的肉体来推销产品。妇女的不断堕落,原因就在于越来越多地暴露了自身。
面纱使她变得神圣,迫使社会尊重她。非但使妇女丢丑,面纱事实上为妇女营造了尊重的范围,赋予了她一种的、特殊的地位(TAKIM-22)。
根据《古兰》规定,在道德律例上,男子与妇女的标准是等同的。谦恭在男性的生活中也至关重要,无论在行为道德、还是在言谈方面。*以得体的举止及衣着命令男子,这样,他们就不得嬉戏地显露他们的身体。他们必须穿谦恭的衣服。他们受特殊的命令降低视线,不得厚颜无耻地盯视妇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6 09:13
印度人的头巾有很多种,最明显的锡克人的头巾是宗教规定,相传,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只能穆斯林包头巾而不允许其他印度包,勇敢自尊的锡克人为了表示*,号召所有锡克男人统统包头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现在的穆斯林已经不包头巾了,而倔强的锡克人反倒把这个行为延续下来了,,,
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头巾的习惯,头在大多印度人观念中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区认为摸小孩头部是不吉利的,,,也许包上头布也一种保护,,,,另外印度人在结婚等喜庆时刻也要包头巾,新郎包白色或红色的,而亲朋好友包粉色的,,,,,在一些节日中也要包,总之包头布是印度很多民族的传统装扮习俗,,日常生活和节日都可以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6 09:13
首先,印度的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13%,也就是说印度人和穆斯林不是一个概念...穆斯林缠头巾是因为收取了阿拉伯人的习惯,就是说穆斯林不是必须缠头巾...印度人缠头巾是他们的习俗问题,也就是说缠头巾的不一定是穆斯林...不知道我说的清不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6 09:14
你问的是穆斯林还是印度人啊?
印度人带头巾的是锡克教徒
锡克教的独特文化和传统赋予了锡克教徒独特的身份特征:“五K”和缠头巾(Turban)。“五K”指蓄长发(Kesh)、加发梳(Kangha)、戴铁手镯(Kara)、佩短剑(Kirpan)和穿短裤(Kackha),因为这五个词都是以“K”开头,所以简称为“五K”。
至于有什么用或者为什么要包,我就说不清楚了,他的教义就是这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