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灾荒时,范仲淹为什么要严令米商抬高价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2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22

范仲淹此时正在在杭州为官,按人的正常思维,一个为民的好清官应该在这时候开仓赈粮、降低物价,最起码要控制住物价。而范仲淹此时做出了一些让*跌眼镜的举措。

因此灾民们在饥荒年维持了生计,避免了背井离乡,饿死荒野的惨剧,灾民们开始对范仲淹的举措赞不绝口。

范仲淹把“物多则贱,少则贵”的市场经济原理运用的如此巧妙,又利用凯恩斯手段刺激经济,这种智慧让人叹服。

范仲淹高贵的人品和超凡的能力得到朝廷的表彰,他成为文臣们公认的标杆楷模,后人直到今天仍对他的举措赞叹,并分析研究,还列入考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涨价赈灾”。

那么有些人就说了,在荒年不是要开仓赈灾吗,为什么不开仓呢?

因为此时的北宋已经没有了赈灾的能力,浮华奢靡的背后早就积贫积弱。尽管宋仁宗曾经“命天下立义仓”,然而不久“复罢”,义仓置废。

北宋困于冗官、冗兵、冗费的状态,管理粮仓的**,对于常平仓贪占成风甚至监守自盗。“诸处官司常借用常平等钱,习以为常”。当真正临到灾难时,苍中无粮是常事。范仲淹也是心系百姓情急之下开动脑筋,在历史上留下让人赞叹的又一笔。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超群。在宋夏大战中,宋处于下风,他亲自率领6千士兵前去救援,使西夏军队撤出边塞。在任地方官时他为百姓弹尽竭虑,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22

因为当时灾民吃不上饭,然后卖不出去,由于米价抬高了,其他地方的米商也过来销售。灾民买不起米,时间长了米商担心米会坏了,所以要把米价降低,然而这样灾民都能吃上饭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23

经济学原理。米商抬高价格,会让其他人觉得有利可图,大米卖不出去。但当米的供应过多后,市场竞争加剧,为了避免米变坏,米商不得不降低米价,灾民可以低价吃到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23

因为将粮食价格抬高以后就会吸引更多的商人来售卖手中的粮食,从而解决灾荒吃不上饭的问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