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12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0 11:16
定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1848年提出。穆勒认为,两国进行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对各该项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
例如,以同一劳动量,英国可生产呢绒10码或亚麻布15码,德国可生产呢绒10码或亚麻布20码。在此情况下,英国可专门生产呢绒,德国可专门生产亚麻布,然后相互进行贸易,英国以10码呢绒换取德国的17码亚麻布,这样对两国都有利。但若英国对亚麻布的需求减少或德国对呢绒的需求增加,交换比率成为10码呢绒对18码亚麻布时,贸易条件对英国较有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21:38
关于国际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分析穆勒认为,在国际分工开始以前,两国存在各不相同的x商品与y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被在世界市场确定的单一交换比例即国际交换条件所取代。他认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超过或等于上下限的交换比例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利益,而另一方则损失了利益或未增加利益。
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相对大的国家,国际商品交换比例对该国就不利;反之,则有利。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穆勒认为,当这一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时,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价格便由此决定。
约翰·穆勒又译约翰·密尔,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也是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JamesMill(1773-1836)的长子,James来自苏格兰的贫困家庭,苦学成功,17岁便为约翰·斯图亚特爵士选为其女之家庭教师,并被送往爱丁堡大学就读,1798年成为合格的传教士,但终身未传过教,并且视*教为进步的最大障碍。1802年爵士在伦敦提供他一栋房子,从此就在伦敦以作家及编辑为业;1805年与HarrietBurrow结婚,年余产下一子,以爵士之名名之。James对于心灵的观点深受洛克(JohnLocke,1632-1704)之影响,认为心灵最初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思想来自于感觉经验(sense-experience)(经验论)的积累,而密尔就是James的那张白纸,于是密尔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具备了比大学毕业生还要广泛的知识;据密尔《自传》(Autobiography)表示,他认为人在成长的初期,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吸收和理解的数量远超过常人所能想像,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并非上驷之才,但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样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思辨能力。父亲对密尔的教育以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当作伦理学的基底,源自于James与边沁的交情,事实上密尔自己也与边沁常有接触,边沁死后还负责整理他的著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密尔有意无意成为效益主义学派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21:38
1)关于国际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分析 穆勒认为,在国际分工开始以前,两国存在各不相同的x商品与y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被在世界市场确定的单一交换比例即国际交换条件所取代。他认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超过或等于上下限的交换比例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利益,而另一方则损失了利益或未增加利益。
2.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相对大的国家,国际商品交换比例对该国就不利;反之,则有利。 (三)相互需求方程式 相互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