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的著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5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03

进入睡眠状态以后,大脑活动增加,神经递质在脑内传导更活跃,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梦,是睡醒前几分钟脑内活动的残留信号加之于正常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梦并不一定完全的反映了睡醒前的脑内活动,它是在睡醒后人为加工的结果。至于能不能做同样的梦,是可以的,神经间的一种长效增强作用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可以加强脑内特定信号传导模式出现的概率,也就是记忆出现的概率,同时,某一段记忆被提取的次数越多,LTP也将相应得到加强,这就意味着,同一场景在睡梦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在下次睡梦中出现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大。至于连续之前未完的梦境,这应于睡醒后认为加工有关,相当于你本人刺激了另一新号通路的产生概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03

第一种解释(引自中国科技报):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
第二种解释(引自福建医学院):
所谓的梦,就是平日的愿望或恐惧在睡眠时不受抑制地显现。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络伊德指出:“梦就是受抑制的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做梦,而在我们的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考试有关的事情,其中多半都是梦见题很难,做不出来,而时间又紧,眼看就要到了,可还是做不出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竟醒了。这说明考试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形是如果某人喜欢某人,虽然平时不能相见,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在梦中却能经常相见。然而醒来后对梦中的事会感到很遗憾、很痛苦。
一:做梦的原因。
1969年,埃默里大学的戴维.福克斯做了一个试验,当睡眠者处于异相睡眠状态而出现眼球激烈活动的时候,他便把受试者叫醒,问他刚才做了什么梦。然后将各种情况进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受试者所梦见的事情多数是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如考试、爱情等,另外一些情况,如有的人在睡眠中口渴了,肚子饿了,或有尿意等,他们所梦见的也基本上都与这些事情有关。因此说,这些将各自的事项连接起来的梦中故事,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也有人认为,梦不过是将各种感情和事项连接起来的一种练习罢了。但有人通过电脑模型提出了有关梦的两种假说。
一种假说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提出的,他认为,梦就如同将电脑的终端取下之后,重新对程序进编制,然后加以检点,因此,睡眠就是切断了外界信号的输入,运动系统也静息了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梦再对大脑的程序进行检验,然后在重新编制,并加以润色,以此来训练大脑能把近期的信号应用于将来的事态的能力。
根据埃文斯的主张,我们人类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因此,必须将这种社会性动物分成不同的种类,或者按性格进行分类,而且这种过程必须迅速、敏捷,而做梦就可以使这种快速分类得到练习。
还有一种有力的学说也来自电子计算机模型。这一学说的提出者是因发明DNA双螺旋模型而出名的弗朗西斯.克里克。
克里克将“哺乳动物具有较大的新皮质”和“睡眠见于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种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从“心皮质中含有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结合部有兴奋性”这两点来看,可以认为大脑皮质是由若干个兴奋单位或者说兴奋要素而组成。神经之间的连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辐散传入;第二是强度完整;第三是聚合。
兴奋信号就进入了这样一个网壮结构的局部,作为这一部分的处理特征,只要有信号输入,就有与之相应的适度的信号输出。当有与若干突触有关的信号输入的时候,就会有相互关联的信号输出。
因此,若问把他们异常的精神状态与这种电子计算机模型联系起来之后将会有以下几种关系:(1)当突触的连接过多或不顺的时候,就会产生“空想”;(2)不论输入什么信号,相同的回路都会兴奋(强迫观念);(3)尽管是一般不会引起反应的不适当的刺激也会发生反应(幻觉)。
克里克认为,电子计算机出错可以把浅路截断进行检查,但是人脑就不同了,只能在异相睡眠的时候,才能对浅路进行检查。在异相睡眠的时候,大脑正在被正常的输入和输出所隔离,而且正受到来自脑干的非特异*,而且这种刺激很活跃,这就是所谓的无意识的梦。
二:梦中的重大的发现。
在历史记载中也有关梦的形象描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的记载。据说他因为对某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非常烦恼。有一晚上,他梦见了一幅蛇咬自己尾巴的图,因此而发现了苯环的结构。
医学史上也有一个事例。这就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奥托.利维的有名的“梦的发现”。有一次,利维做了这样一个梦:一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就释放一种物质,该物质就能抑制心脏的活动。然后,再将停止了跳动的心脏的血采集起来,由于里面含有抑制性物质,所以如果再把这种血液注射到另一动物的心脏里面,该动物的心脏也将会停止跳动吧?如果能将这件事证实一下就好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兴冲冲地去了大学,为了做这种实验,他将研究者召集起来,正要给大家说明的时候,昨晚的梦却记不起来了。
不管利维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他想,那梦能再做一遍就好了,然后他就把纸和笔放在枕边。结果他幸好又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他醒后马上将梦的内容记录了下来。
一大早起来,他便匆匆忙忙地去了大学,开始了他“梦的实验”,结果,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把停止了跳动的狗的血液采集出来,接着注射给一只狗的心脏,于是,这只狗的心脏跳动便时而减慢,时而停止。
不久,他向世界公布了他的这一实验结果,于是,这种实验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但是,不可思意的是:虽然有的研究者得出了与他相同的实验结论,但在有的人的实验中,接受了血液注射的狗的心脏,却根本没有变化。于是,这些人便说利维是个骗子,他也因此得了神经衰弱。
如果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的话,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通过刺激交感神经就会使心脏兴奋、心跳加快;当刺激迷走神经时,心跳就会减慢;如果再进一步增强刺激,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从以上可知人会做梦主要是因为平日的愿望或恐惧等各种感情在睡眠时不受抑制的显现出来。但我们也可以从梦中得到启发,而获得成功如利维的重大发现等。所以我们要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感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困难。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C8%CB%CE%AA%CA%B2%C3%B4%D2%AA%D7%F6%C3%CE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04

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有多、有少;有的醒后记忆犹新,有的模糊不清或觉察不出。那些断言自己从未做过梦的人,只不过是忘记了而已。因此,对于做梦不必大惊小怪。当然,如果做梦过多,影响正常的睡眠,醒后头脑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惫无力,梦境仍久久缠结脑中不散,这就属于病态,有损于身体的健康。

新生婴儿最初几天可能不会做梦,原因是他缺乏外界印象没有梦的客观源泉,或者因为他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发育尚未达到保留外界印象的程度。可以看到,六个星期以后的婴儿在睡眠中已经会笑、发声和吮吸,这可能就是做梦的表现。

对于梦是怎样形成的,说法不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做梦是睡眠的异相阶段的产物。在反常的睡眠状态时,由于输向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加大,氧消耗量增强,因而使得脑神经细胞仍然进行十分活跃的代谢活动,抑制状态不深,还在处于所谓的“工作”(兴奋)状态。在接受来自体内外各种刺激的情况下,相应的记忆痕迹便"复活"起来,于是便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梦境。

睡眠时如果闻到香水或花香,可能会梦见置身于百花争艳、芳香扑鼻的花园里;冷冰放在额头上,会梦见严寒的冬天;听到水声,会梦见下雨;脸上被敷蒙毛巾等物时,会做被窒息、停止呼吸的梦等等。也有人时常梦见狗咬腿,醒来时仍隐约作疼,后经诊断,腿部患有疾病。这都是体内外刺激发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部位,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活动所造成的。如果是白日的思念,例如,接到远方亲人的来信或在准备考试,也会夜里做梦和亲人相聚或正在紧张应考等等。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兴奋强度过强,在睡眠时得不到充分的抑制,继续处于兴奋活动状态的缘故。一股说来,白天多焦虑、恐惧和愿望时,处于疲劳、空腹、高烧状态时,受到声音与物理*时,气压与气温显著变化时,都容易做梦。调查结果证明:属于视觉的梦最多,其余逐次是:听觉、运动觉、触觉,最少的是味觉。当然,有些梦是重叠的,如视觉与听觉并存的梦。视觉梦中也有彩色的梦,如红花、蓝天等等,约占视觉梦中的十分之一。

梦的内容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和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也有关联。日有所思的愿望不同,梦境也会不同:小女孩梦洋娃娃,发明家梦发明物的完成;母亲梦中见到远方的女儿等等。同一刺激因子可以引起不同的梦。梦境和过去的经验有关。两、三天以内的新经验的梦约占75%;遥远的童年时代经验的梦约占15%;而和过去经验完全无关的梦只约占10%。

梦的种类广泛而又多样。中国古书《周礼·春官·占梦》中讲梦有六类:“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其实梦的内容不仅限于这六类。每个人都会做各式各样的梦:延续日间创作的梦、回忆的梦、幻想的梦、甜蜜的梦、耽忧的梦,等等。有时候梦是那样美丽、欢乐,简直不能用言词表达,恨不得画下来;有时候梦曲折有趣,就像戏剧一样;有时候梦阴郁可怕,醒来后一身冷汗。在有些梦中我们好像旁观者,像看一场电视剧一样:在另一些梦中自己又身临其境,参加了事件的进展,又哭又笑、又惊恐又愤恨。也会做"梦中梦",《庄子》中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中又梦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梦又经常是没有逻辑的。在梦中,惯常是最荒诞、最矛盾的各个行为与事件以极其难以置信的形式交织着。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做梦是属于低级的大脑活动,是一种低级思维的表现。人在做梦的时候,相应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低水平的粗糙活动状态,大脑皮层反应的整合作用不完备,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是错误的、离奇的、幻觉的,把过去的事情以混乱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说,做梦的内容和原因并非神秘,是可以分析说明的。

人在做梦时,眼睛虽然闭起来,但眼球仍在不停地迅速转动着。测量这种“迅速眼动”时的眼动情形,就可以准确地查出做梦的时间来。用这种方法现已查出,人类做梦的周期大约是九十分钟。

有些生理学家,认为一定数量的梦是必需的,因为它可以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松弛,从而可使精神上起到缓冲、调剂与镇静的作用。他们经过实验证实,缩短做梦的时间会使人产生急躁与焦虑的情绪。一些生理心理学家论断:正常的做梦有利于人的智力的恢复,因为一定程度的神经兴奋有助于神经联系的建立与巩固。
(http://www.syxf.com/xf/xlcs/xl37.htm)

中医认为梦是怎样形成的?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再具体一些,就是卫气入阴则寐。当卫气入于阴时,体表温度降低,人进入了睡眠状态。但是阴主静,阳主动,在阴中潜藏的卫阳,其活跃主动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当卫阳刚进入阴分时,阴阳处于相对稳定之中。卫阳虽然想冲破阴分的控制,但并不引起质的改变,故阴阳相抱而又不离的局面没有变化,人此时多处于少梦的熟睡中;随着卫阳不断地积蓄力量,到了某个阶段,阴分的控制力与卫阳冲出阴分的力量相抗争,卫阳潜涵于阴分的平静局面被打破,就出现了阴阳相对抗、相争斗的情况,人就进入了多梦的睡眠之中了,直到阴又控制了卫阳冲出去的势头,阴阳达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多梦时刻就告一个段落。当人体卫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力量积蓄和准备,又开始了冲出阴分的争斗,这次准备的时间较上一次短,而阴阳相争的时间较长,故做梦的时间自然较第一次做梦期长。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阴阳相对稳定期越来越短,而对抗期越来越长,直到最后阴分的力量再也控制不住卫阳,卫阳终于冲出阴分的涵抱,人也就觉醒了。阴阳的最后一次对抗的时间最长,程度最激烈,故做梦时间也最长,梦境的印象也最强烈,人们能回忆和记住的梦,大多数是这时期的梦。

做梦对睡眠有影响吗?
长期以来,关于梦对睡眠的益害,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做梦多会影响大脑的充分休息,因而梦多不利于人的健康。但是,联邦德国脑神经学专家科思·胡贝尔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做梦是对大脑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益于锻炼大脑的功能。
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在人醒的时候,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人睡着的时候,这部分细胞才开始活动。这部分细胞如不使用,就会趋于衰退,所以需要有“表现”其功能的机会,这一过程就产生了梦。引起梦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梦是在睡眠时,一些没有被完全抑制的皮质细胞群的工作所引起的。人在一夜的睡眠中,从无意识状态的沉睡进入奇妙的色彩缤纷的梦幻一般有2~6次。在做梦的这个阶段,眼球在闭着的眼皮下转动,这时,人脑相对来说是静的,但仍然在活动,可从脑中测到快速紊乱的电波,其强度有时竟能超过白天活动的强度;脑内有一种神经中心,它的职能就是在人做梦时抑制其肌肉活动,使梦中的行为不会超出精神范围变成行动。
日本山梨大学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多梦有助于延年益寿。他们发现,人脑中存在着两类相反的促眠肽,一类肽促无梦睡眠,另一类肽促有梦睡眠。研究人员将促有梦睡眠肽施于动物,使动物的有梦期延长,结果发现,接受实验动物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日本医生还发现,痴呆症患者睡眠无梦期长,寿命大多数较短。
有些人觉得做梦影响休息,夜里做梦后白天就感到有气无力,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做梦者总把梦中的内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使思想负担加重,精神情绪受到压抑,从而出现种种不适现象。做梦是一种解除疲劳的休息,而不是被动的心理补偿,是能够回忆的,能够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积极休息过程。生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两种睡眠状态的交替出现,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调节的结果。深度的无梦睡眠是一种抑制过程,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补充能量,解除疲劳;而有梦睡眠则是大脑皮层中少数细胞的兴奋,有节奏地刺激大脑,使其保持一定的兴奋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机体的调节作用。这样一来,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水平始终处于相对的平衡生理状态下,更有利于白天的工作和学习。
德国神经学家科思·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大脑的功能,世界上做梦越多的生物,脑子就越发达。科思·胡贝尔提出,人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在醒着时不起什么大的作用,但在睡着后,这些脑细胞却进行“演习”,呈现兴奋状态,以完善其功能,故人们就出现了做梦。科学家认为,人的智慧潜力是很大的,在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潜藏在无意识之中,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整理、储备,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之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做梦是人的生理本能,我们不必为自己做了美梦而欣喜万分,也不必为做了恶梦而沮丧,因为,做梦本身对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处,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果真如此的话,则应找医生看看。

睡眠中做恶梦是怎么回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反复呈现的恶梦,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我国古代医书《灵枢·淫邪发梦篇》就详细讨论了梦境与脏腑虚实的关系。近代,国外医学家用对梦的分析来预报人体某些疾病及发生的部位。据说,疾病所致人体组织内生化的改变,可以破坏体内血清的平衡,这种白天大脑无暇顾及的疾病初起的微弱信息,在睡中却能反映出来,因此,重复出现的恶梦,往往是疾病的征兆。这种是同一个情景反复出现的梦,称为“预兆梦”。如冠心病及心脏病患者,往往梦到被追赶,心中恐惧,呼喊不出,而突然惊醒。碰到这类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相应的疾病,并可以使恶梦不会再现。

什么是梦?
梦,这个既美好又漂渺的生理现象,古往今来,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它像天边那片缓缓飘动着的白云,给人们的生活抹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一瞬间,白云就变成了一片阴影,给人们蒙上不安和忧愁。它扑朔迷离,神奇莫测,令人难以捉摸。然而它又是那么鲜明活泼,带给人们喜悦和希望。自古至今,世界各地多少文人墨客对它讴歌和赞颂,留下了大量美丽动人的描述,在大地上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妙神奇的传说。古代帝王依靠它,预卜国家的兴衰、国事的吉凶和自己的命运;黎民百姓也把人间的幸福和灾祸与它联系在一起。关于梦的故事不胜枚举,如“黄粱美梦”这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梦笔生花”更是有趣,记述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故事。相传李白在年青时,诗文并不出色,有次梦见他案头所有的笔尖开出了一朵朵鲜花之后,文思即大为长进,以致达到“斗酒诗百篇”的地步。又传说在南北朝时代,文人江淹在梦里有人送了他一支五色笔,此后即文思大进,声名大震,数年后又梦见赠笔者索回其笔,文思锐减,再无佳作传诵。这类神奇的传说,现在看来颇有些荒谬不可信,但是千百年以来,这类传说给梦涂抹上神秘而美丽的色彩,牵发了多少人的深思和祈求。人们对梦产生了好奇、虔敬,也产生了许多遐想。力求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于是,许多科学家为它耗尽了毕生精力,至今还有许多科学家在探索。究竟什么是梦,应该如何给梦下个定义呢?从有关资料来看,人们的意见还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今中外有关对梦的解释。
《墨经·上》中说:“梦,卧而以为然也”。认为梦是人在睡眠中认为自己看见了什么,以为发生了某些事情,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说文解字》中说:“梦,寐而有觉者也”。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梦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继续”。又认为“梦是创造的源泉”。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说:“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变形的满足 ”。
R·F·汤普森在《生理心理学》中说:“梦是正常的神经病,做梦是允许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夜晚能安静地和安全地发疯”。
王极盛先生认为:“梦乃是人在心理活动中的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储存在脑中,在睡眠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心理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时局部大脑物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
《简明生物学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征为复杂的,片断的、有时是混乱的精神活动”。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或类似睡眠状态下在意识中发生的一系列不随意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以及情绪和思维活动”。
《简明心理学词典》解释为:“梦是一种消极的不随意想象,是在缺乏第二信息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的顺其自然而进行的想象”。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梦是入睡后脑中出现的表象活动。对梦的本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受,或认为梦也是一种觉醒状态,或把梦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
《中医解梦辨治》一书认为,梦是受躯体内外刺激引起的,发生在睡眠中而又不易为自我控制的一种心神活动。
虽然古今中外致力于梦的研究者对梦的定义都有不少高见,但依然较难给“梦”下一个满意的定义。我们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于局部的大脑组织(大脑皮层)尚未完全停止兴奋活动,从而引起的一种头脑中的表象活动。一个人梦境中的内容和他在清醒时候的意识中留存的生活印象有关,但是到了梦中,生活印象常常变得错乱不清,所以梦的内容一般总是呈现着混乱和虚幻的状态,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梦主要发生在睡眠的哪个时期?
人类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又称慢相睡眠、非快动眼睡眠或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又称快相睡眠或快波睡眠、快动眼睡眠等)互相交替出现而组成的。这两种睡眠时相都有可能出现梦境,但做梦主要还是发生在异相睡眠的时期,也就是在快动眼睡眠当中。
大熊教授等总结了14项研究报道,共186名受试者,睡眠*使之觉醒3257次。结果快动眼睡眠期醒来的人中有77.4%会主动说正在做梦;非快动眼睡眠期醒来的人中有21.7%经提醒后会说正在做梦,只有7%的人主动说正在做梦。如果对梦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视觉印象最多(96%~100%),其次为听觉和运动觉。比较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类梦的特点,发现在快动眼睡眠期的梦情动因素明显,内容复杂离奇,有许多是不合理的。

瞬间为什么可以引发很长的梦呢?
有些人只是刚刚入睡了一会儿,可是醒来以后诉说梦境时常常是做了一个很长时间的一个梦或几个梦。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睡觉的人入睡以后,尤其是在快动眼睡眠时间,如果将受试者唤醒,受试者会讲他正在作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其实他仅睡了一会儿的时间。事实上一个很长的梦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作完,人的大脑就好像是一台十分精密的计算机,一刹时就可以运算上千上万次。这就是瞬间可以引发很长的梦境的原因。
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曾介绍过这样一件事。讲道: “毛利烦闷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他的母亲坐在他的身边。毛利睡着了,作了一个可怕的梦。那是在一个恐怖的年代,亲眼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杀人惨象,他参加了*活动,做了许多工作,后来被捕了,一次又一次被审判,在法庭上还遇到了那个年代最残忍的几个罪魁祸首,后来被定了死罪,被押解到刑场,沿途挤满了观看行刑的人,他登上了断头台,刽子手把他绑上,然后是铡刀落下,头被砍下来……极度的恐怖把他吓醒了。而在这之前刚好有一件饰物从床头掉了下来,落在他的脖子上”。可见,前后只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竟然作了这样一个长长的梦。

人的睡眠有多少时间是在梦境中度过的?
人人做梦,夜夜有梦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梦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活动,它能使人在现实中未满足的愿望得到满足。而巴甫洛夫则认为,梦大多是人们以往做过或想过的事在大脑中留下痕迹的复出。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做梦一般都在快波睡眠时间,因为此时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加,同时呼吸、心跳及血压也会出现波动,表明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并未完全抑制,而是处于相对兴奋状态,而梦则是这种兴奋状态在人体本身的反映。人体的这种兴奋状态我们可以用脑电图测得,从而推断出可做梦的时间。
根据脑电图观察得知,睡眠并非一熟睡就持续几个钟头没有变化,而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交替出现。也就是说,睡眠对大脑皮质各部分不是都处于同等的抑制状态。在浅睡的场合下,皮质某些细胞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抑制,并接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兴奋起来,这就是梦的生理学基础。人在睡眠中当脑电图转成快波,出现快速眼球运动及轻度的肌肉运动时应即将其唤醒,大多情况下都述有梦境。所以目前可根据脑电图表现及快速眼球运动的现象推测梦的发生。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生理室统计,健康正常人做梦可占睡眠时间的20%左右。

做梦有哪些积极作用?
梦在人们的睡眠中占具了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每个人一生当中如果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假若享年为70岁的话,用在睡眠上的时间大约是27年,这27年的睡眠当中用于做梦的时间至少要有五六年之久。这么长的做梦时间,看似是一个时间上的浪费,事实上做梦是健康人体的生理需要,能起到不少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几乎所有的人在熟睡时都会有梦境出现。做梦能使脑的内部产生极为活跃的化学反应,使脑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更新达到高峰,而迅速流过的血液则带来氧气和养料,并把废物运走,为来日投入新的活动打下基础。可见,梦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2)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回忆:脑中的一部分细胞在醒时不起作用,但当入睡时,这些细胞反而活跃,于是形成了梦。梦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回忆,锻炼脑的功能。日本山梨大学发现,适当做梦还可延年益寿;做甜密的美梦,常给人带来愉快、舒适、轻松等美好的感受,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活动增强,这有助于消化和身心健康,对稳定人们情绪,促进和提高人的智慧活动能力,萌发灵感和创造性思维都有所裨益。难怪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将“祝您做一个美梦”作为睡前问安的一句口头禅。
(3)能给人传递疾病的早期信号:有些疾病在没有发生之前,常常预先以做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尤其是做恶梦,恶梦虽然能使人不愉快,还会干扰睡眠,影响大脑的功能活动。这往往是癌症和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尤其是经常反复地做一些内容大致相同的恶梦,则可能是明显的疾病迹象,并可揭示将要发生的病变部位、性质和轻重程度。
(4)有梦睡眠可延长人们的寿命:近代研究表明,婴幼儿在每天长时间的睡眠中,有50%左右的时间是在做梦。这些梦的内容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迷。但人们认为,如果婴儿睡眠时眼球迅速转动,那就表明他们是在把自己醒着时感觉的大量刺激储存在记忆里。老年人的有梦睡眠却大大减少,每晚不过1小时左右。如果计算一下,无梦睡眠在人的一生中相对地保持不变,从出生时的8小时到老年时的6小时;而有梦睡眠却变化很大。若能设法增加有梦睡眠时间,便可延长寿命。
(5)有助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弗洛伊德说:“梦境不仅具有复制的功能,而且具有创新的功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清楚地看到了元素周期表,使各种元素得以按最佳方式排列。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瞑思苦想苯的结构,有一天在梦中想到了,从而为芳香族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弗来明梦中发现青霉素;爱迪生梦中发明电灯泡;余�CB2E�南在梦中完成的广州那座富有中国气派的白天鹅宾馆的构思。许多人都想通过减少睡眠来成为“天才”。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瞑思苦想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梦中找到答案,难以记忆的东西会在梦中“记忆犹新”。这就使人联想到,做梦是否会有益于人的智力。科学研究表明,有梦的快动眼睡眠有益于记忆、能阻止大脑对新知识的遗忘,有助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6)有助于稳定人们的精神状态:有人认为:“睡眠的作用在于做梦”,并且认为有梦睡眠很重要。有人做过剥夺有梦睡眠试验,在有梦睡眠时把受试者唤醒(以眼球快速运动或脑电波变快为指标),然后再让他睡;于是,他又经过无梦睡眠阶段进而转入有梦阶段;此时再将他唤醒,这样就又剥夺了他的有梦睡眠。这样长久下去,他就会出现精神失常,甚至神经错乱,可见有梦睡眠有助于稳定人们的精神状态。
有关梦在睡眠中的积极作用远不止以上这几点,如果在人的睡眠中没有梦,生活就会变得寂寞,就象蓝天没有白云,大海没有帆影,高山没有飞瀑,田园没有牧歌……,世界将会多么暗淡荒凉。是啊,梦是诗人遐想的天地,是科学家创造的乐园。有了梦,生活才更富于幻想,人生才更富于创造。

为什么说做梦能够保护睡眠呢?
梦是人在睡觉时发生的,但是人们往往把没有梦的睡眠当成是好的睡眠,认为做梦是搅乱睡眠的。恰恰相反,做梦有时候是可以起到“保护”睡眠的作用的。
可以这么说,差不多每个人都曾做过梦见吃东西、喝水和解大小便的梦。这类梦实际上就是保护了睡眠。做这类梦的时候,说明当时人们的胃内空了而饿了、口干了或者直肠胀满了、膀胱胀了,这些内部器官的刺激进入到脑子里,如果在清醒时,我们便会意识到饿了,口干了,想解大小便了,于是便会去吃东西、喝水或解大小便。但此时正在睡觉,如果醒来去做这类事,就会打断睡眠,于是做梦吃东西、喝水或解大小便,使大脑皮层细胞对这类刺激的压力减轻而不必醒来,使睡眠能继续下去。这样岂不是起到了保护睡眠的作用吗?
但是这种保护作用只是在大脑皮层细胞活动已经充分发育了的成年人才会有,而尚未成熟的儿童则不行,他们睡觉后,膀胱一胀,对大脑皮层细胞发出刺激,大脑皮层细胞就作出反应,做梦解小便,就真的把小便解在床上了。

梦中也会有发明创造吗?
有的学者认为,作梦是将新获得的情报信息与遗传下来的本能结合起来,把丰富的经验留存在记忆当中。要说人们在梦中也会有发明创造,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可事实上还真有不少这种实例。下举几则: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很长时间搞不清苯的化学结构,有一天疲劳了,靠在暖炉前打盹,脑子里幻化出各种图形,其中梦见6条蛇互相咬住尾巴呈一环状,吃了一惊醒了,之后他很快就画出了苯环的结构式。
意大利作曲家塔鲁台尼梦见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并将自己的小提琴递给了魔鬼,于是魔鬼演奏了一支极其美妙的乐曲,醒后将梦中的音乐加以回忆,终于写出了那首有名的小提琴奏鸣曲《恶魔的颤音》。
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脏是通过乙酰胆碱起作用的,证实这一理论的著名的双蛙心连续灌流实验,就是1921年罗埃维在梦中设计出来的。据说第一次在梦中出现时,他兴奋地从梦中醒来,一看天还早,就又接着睡了,再醒来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当时他后悔极了。好在苍天不负苦心人,他又一次在梦中想起来了,这回再不敢怠慢,一跃而起用纸笔记下并立刻去实验室工作起来。
有人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些内容就是在梦中构思的,这位大科学家是有名的长睡眠者,每天要睡10个小时左右。
以上说明,创造发明的确可以来自梦中,但这往往是在醒时埋头于某一问题,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只是未能跳出常规思路,虽百思不得其解,而梦让人思想、自由联想,突然触发了灵感,将问题迎刃而解。

做梦能够帮助人们排扰解难吗?
要说做梦也能帮助人们排扰解难,好似太荒唐了,可事实上通过梦使一些难题解开的实例还非常多。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艰苦的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梦”帮了大忙的例子是很多的,许多难题是在梦中得到启发或者解决的。比如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发明家赫威在设计缝纫机时,多次失败,整天苦思,焦急不安。一次做梦,国王命令他,如果在24小时内不造出缝纫机,就要用长矛刺死他。他梦见在受刑,长矛升起又落下,并看到长矛的尖上有个小洞,他把缝纫针的针眼从根部移到针尖而成功,终于发明了缝纫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德国的奥托·洛伊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一天半夜里醒来,匆匆记下在梦中非常奇特的解决那难题的想法。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境都忘了,半夜醒后记下的东西,怎么也看不懂。碰巧第二天晚上又做了同样的梦,醒来他详细地记下梦中的想法。后来经过实验,证实了梦中发现的结果。1865年,奠定芳香化学基础的著名的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某晚在火炉旁边打盹时,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在旋转,醒后根据其启发而悟出苯的分子结构是环形的,为有机化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的化学家查尔斯·古德伊尔研究硫化橡胶多年来未成功,做梦时梦见一个陌生人叫他在橡胶中加入点硫磺试试,结果他就发现了橡胶的硫化作用,从而解决了橡胶的老化问题。英国剑桥大学的胡钦逊博士曾经对近代的一些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70%的教授有在梦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体验。牛顿也曾声称他经常在梦中有所发现。我国的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也有过在梦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体验,他在厦门大学念书时,有一道高等数学的微积分题解不出来,梦中出现了一个想法,可是醒来却忘了,他冥思苦想,努力回忆起了梦中的那个解法而解决了难题。现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04

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有1/5的时间在做梦。假如—个人一生活75年,那么他就有15年是在做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大脑的活动,我们知道,人们的大脑在清醒时,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了不停的反应。到了晚上,人们疲倦了,于是进入睡眠状态,在睡眠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脑波、眼球运动等和觉醒时的状态一样,只有身体肌肉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白天经历过、见过或想过的事情就会再现在我们梦里。

做梦的内容往往跟白天或睡觉时所受到的刺激有关。白天对某一件事想得太多,夜晚睡觉时就会梦见这样的事,或者虽然没有想过某人某事,但是由于以前曾经经历过,晚上睡觉时部分大脑神经细胞会“回忆”往事,所以也会梦见这件事。

睡觉时,外界的刺激会使大脑作出不正确的反应,从而做各种怪诞的梦。另外,体内各器官的刺激和病理变化会引起梦中出现类似的情景,如大小便急了,便会梦见到处找不到厕所等等。

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的做梦,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经常做噩梦或怪梦而影响了睡眠,则应该去看医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4:05

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有多、有少;有的醒后记忆犹新,有的模糊不清或觉察不出。那些断言自己从未做过梦的人,只不过是忘记了而已。因此,对于做梦不必大惊小怪。当然,如果做梦过多,影响正常的睡眠,醒后头脑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惫无力,梦境仍久久缠结脑中不散,这就属于病态,有损于身体的健康。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