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3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4:55
互联网WWW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想进入WWW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用户要首先在浏览器上键入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
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命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LIyl'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收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需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用户所看到的“网页”。
扩展资料:
WWW万维网上需要单项连接而不是双向连接,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资源拥有者不作任何行动情况下链接该资源。和早期的网络系统相比,这一点对于减少实现网络服务器和网络浏览器的困难至关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产生了坏链的慢性问题。
WWW万维网不像某些应用软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这使得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地发展和扩展,而不受许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4:55
患者不能灰心 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还有切记盲目治疗 一定要详细的检查病情以后在根据
发病诱因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4:56
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
作两件事,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
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Internet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协议),以保证数据安
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这种语言分两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和
IP
(Internet
Protocl网间协议)。
(1)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
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
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
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
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
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2)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的源地址和目
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
由选择的功能。
3)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输,由于路径不同,加上其
它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甚至重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
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
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
简言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2)标准的IP地址
无论是从使用Internet的角度还是从运行Internet的角度看IP地址和域名都是十分重
要的概念,当你与Internet上其它用户进行通信时,或者寻找Internet的各种资源时,都
会用到IP地址或者域名。
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网络标识
(netid),另一部分是主机标识(hostid)。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目前所使用的IP协议版本规定: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Internet的网络地址可分为
三类(A类、B类、C类),每一类网络中IP地址的结构即网络标识长度和主机标识长度
都有所不同。
A类:
0
7
8
31
0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凡是以0开始的IP地址均属于A类网络。
B类:
0
1
15
16
31
1
0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凡是以10开始的IP地址都属于B类网络。
C类:
0
1
2
23
24
31
1
1
0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凡是以110开始的IP地址都属于C类网络。
由此可见A类网络IP地址的网络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B类网
络IP地址的网络标识的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长度16位。C类网络IP地址的网络标识
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长度为8位。这样大家可以容易地计算出Internet整个IP地址空
间的各类网络数目和每个网络地址中可以容纳的主机数目。
Internet的IP空间
第一组数字
网络地址数
网络主机数
主机总数
A类网络
1-127
126(全0、全1专用)
163870
207700
B类网络
128-191
16256
516
1048872096
C类网络
192-223
20512
254(全0、全1专用)
524386048
总计
20804
3638028208
从上图看出:A类网络地址数量最少,可以用于主机数多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
络,B类网络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C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主机数不多的小型网络。
由于二进制不容易记忆,通常用四组三位的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小数点分开,
每组十进制数代表8位二进制数,其范围为0—255,但是0和255这两个地址在Internet
有特殊用(用于广播),因此实际上每组数字可以真正使用的范围1—254。例如:我们
八闽信息公司的主机IP地址可表示为:202.101.100.157。相对于二进制形式,这种表
示要直观得多,便于阅读和理解。
<3>域名、域名系统和域名服务器
前面讲到,IP地址是一种数字型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数字型标识对计算机网络
来讲自然是最有效的,但是对使用网络的人来说有不便记忆的缺点,为此人们研究出
一种字符型标识,
这就是域名。
目前所使用的域名是一种层次型命名法。
第n级子域名.
......
第二级子域名.
第一级子域名.
这里一般:
2≤n≤5
域名可以以一个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并且中间的字符只能是字母、数字和连
字符,标号必须是小于255。经验表明为了简便并容易记住名字,每个标号小于或等
于8个字符,
但这不是必须的。
第一级子域名是一种标准化的标号,如下表:
域
名
意义
;COM
商业组织
;EDU
教育机构
;GOV
*部门
;MIL
军事部门
;NET
主要网络支持中心
;ORG
上述以外的机构
;INT
国际组织
;COUNTRY
CODE
国家(采用国际通用两字符编码)
NIC(网络信息中心)将第一级域名的管理特权分派给指定管理机构,各管理机构
再对其管理下的域名空间继续划分,并将各子部分管理特权授予子管理机构,如此
下去,便形成层次型域名,由于管理机构是逐级授权的,所以最终的域名都得到NIC
承认,成为Internet全网中的正式名字。
Internet地址中的第一级域名和第二级域名是由NIC管理,我国国家级域名(CN)由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NCFC)进行管理,第*以下的域名由各个子网的NIC
或具有NIC功能的节点自已负责管理。
注意几点:
1)域名在整个Internet中必须是唯一的,当高级子域名相同时,低级子域名不允许
重复。
2)大小写字母在域名中没有区别。
3)一台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域名
(
通常用于不同的目的
)
,
但只能有一个IP地址。
4)主机的IP地址和主机的域名对通信协议来说具有相同的作用,从使用的角度
看,两者没有区别。但是,当你所使用的系统没有域名服务器,只能使用IP地址不
能使用域名。
5)为主机确定域名时应尽量使用有意义的符号。
何谓域名系统: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软件称为域名系统(DNS)。从功能上说,域名
系统基本上相当于一本电话簿,已知一个姓名就可以查到一个电话号码,它与电话
簿区别是可以自动完成查找过程,此时,
完整的域名系统应该具有双向查找功能。
所谓域名服务名:实际上就是装有域名系统的主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4:56
WWW(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应用中的最新成员,但也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成功的一个,它的目标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它采用超文本(Hypertext)的或超媒体的信息结构,建立了一种简单但强大的全球信息系统。
媒体是指从网络上能得到和传播的各种数据形式,包括文本文件、音频文件、图形或图象文件以及其他可以储存于计算机文件中的数据。超媒体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新方法,一个超媒体文档采用非线性链表的方式与其他文档相连。使用WWW就是按超文本的链指针查找和浏览信息。通俗地说:超链接就是通过指针将全世界所有的因特网主机上的信息链接起来,你指向我,我指向他,他在指向别的主机,这样因特网的用户只要找到任何一台在这个链接中的计算机,就可以沿着这些链接“顺藤摸瓜”,找到其他的主机。至于主机的性质、位置、服务器的地址怎么写,全都不需要考虑。使用者只要用鼠标点击代表超链接的文字或图象,就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了。这是电子邮件、FTP等其他因特网服务所不能达到的。便捷的操作使因特网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从而也更加普及。即使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人在经过简单培训后也都能熟练使用。
WWW的客户端程序一般称为浏览程序或浏览器(Web
Browser)。有面向字符和面向图形的两类浏览程序,目前使用最多的当然是图形界面的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或者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是典型的代表。
早期的因特网一直都是文本传输,因为当时网络带宽很小,而且大半的主机都是Unix操作系统。也就是说你想在因特网上遨游,得先学会Unix系统。直到19年“欧洲高能粒子协会(CERN)”为了能让他们世界各地的成员分享研究成果并互传信息,发展出能够传递多媒体资料的分散式网络,这就是他们所提出的WWW计划。当时他们的构想是用一套跨平台的通讯协定,在WWW任何平台上的电脑都可以阅读远方主机(Server)上的同一文件;而这个协定就是称为“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即:HTTP)”。在WWW诞生后,因特网原本单一的文字界面被声、文、图、影的多元化界面所替代。承载多媒体信息也是WWW服务的特色和最吸引人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