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孝先的作品有哪些

2022-12-05 来源:年旅网

黄孝先主要作品:《吊宿州妓张温卿》《句》《句》《句》《留题清渭楼》等。字号:子思。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福建浦城。

关于黄孝先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黄孝先的诗词 点此查看黄孝先的详细内容

《吊宿州妓张温卿》《留题清渭楼》《句》《诗一首》《句》《句》《秋意·秋意如诗淡》《叶梦麟往惟扬》《补衣·百补未成片》《净刹·碑上文难读》《絛·八百青铜买》《赠陈宗之·经营一室面清波》《诗一首·天寒霜落雁来栖》

二、轶事典故

黄孝先一生刻苦勤奋,笔耕不辍,一边作官从政,一边写诗习文;到了庆历、皇 年间(1041~1053),已是号称能写诗文的人。人们都知道闽人黄子思的诗名,背诵他的诗时,每当得到佳句妙语,总要反复体会多次,从中理解深刻的含义。故而苏轼在评其诗时,才将他与韦应物、柳宗元相比,指出他的诗具有司空图所说的“美在咸、酸之外”的特色,正“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以《孤雁》诗为例:孝先在咸阳任官时,县署后面渭河的岛屿中,连年秋天都有一只孤雁栖息在芦苇丛中。可是这一年入冬都好长时间了,还不见它飞来。孝先心想:是在返回的路上被人用箭射死了,还是飞到了别的地方,都无法知道;于是,感慨万千,题诗亭壁:天寒霜落雁来栖,岁晚川空雁不归。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诗中对孤雁哀怜的描写,有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既表现了高人雅士的风致,又反映出诗人尊重生命的天道精神。后来,往来于咸阳的文人士大夫们,凡是看到亭壁上这首诗的,都为之倾倒;以至四十五年后的元丰五年(1082),咸阳县令刘君倩还喜爱得叫人把它刻在石碑上,置于县署,供人诵读。黄孝先交游亦广。他与后来官至宰相的宋庠(996~1066)、枢密副使胡宿(996~1067)以及苏轼的伯父苏涣(1001~1062),都是同榜进士。孝先进京作官时,胡宿曾写诗相送:“高门真伟器,正始得遗风”;“银钩专墨妙,犀柄擅谈丛。”(《送黄孝先》)前两句是说孝先出身显贵,必成大器;后两句是称赞孝先书法精妙,谈吐清雅。宰相王安石(1021~1086)也有写给孝先的两首送别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送子思兄参惠州军事》) ,“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惜匆匆”(《奉寄子思以代别》),表现了忘年好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王安石还在写给宰相王钦若(962~1025)之子的诗中讲:“喜君才俊能从我,力学何妨和子思”(《酬王太祝》)。由于孝先与其弟孝恭(字子温)皆雅善诗,故为宰相宋庠所嘉赏;甚或孝恭在失官后,尽作些极于哀丽的诗歌之时,宋庠还专门给他写诗予以劝慰。

三、人物生平

黄孝先,字子思,宋代诗人,出身福建浦城县的名门望族。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据宋代一些文人的笔记和有关史料推断,大约出生于咸平六年(1003)。天圣二年(1024)进士,授官蕲州广济尉;明道年间(1032~1033),改任宿州司理;景 二年~四年(1035~1037),知京兆府咸阳县;宝元元年(1038),后移知汉州绵竹县;改殿中丞,再知孟州济源县;改太常博士,通判石州,卒于任上。赠大中大夫、职方郎中。

四、历史评价

作为文人的黄孝先,对社会地位卑微的弱者,特别是女性,也给予了许多的同情和关照。宿州营妓张玉姐,字温卿,色技冠一时,见者皆属意。明道年间(1032~1033),孝先为宿州司理时,对她特别尊重。两年后,温卿亡,才十九岁,孝先为她写了祭诗:“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花结不成。为报两京才子道,好将诗句哭温卿。”(《吊宿州妓张温卿》)在此之前,孝先还有一个他非常爱怜的女子宜歌,不幸客死舟中,遗言将她葬于堤下,希望孝先将来过此时,能得一见,以告慰她的孤魂。孝先不仅依从了她,而且还写诗放进棺中,言道:“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时。”后来,宜歌和温卿都葬在了宿州的柳市之东。这两首悼亡诗,写得深情款款、催人泪下,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感人至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黄孝先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