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和朋友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让青春和爱在大山深处闪光。我是廖代勇,20xx年7月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20xx年12月参加福建省“三支一扶”工作,服务于三明市大田县屏山乡党政办公室,我的工作重点是各类汇报材料写作、信息与报送、乡级茶叶网站与维护。
再难有多难
大田县屏山乡地处大田县东南部,道路蜿蜒曲折,海拔多米,属三明市海拔最高乡镇,民间流传“上看一线天,俯首是深渊,说话听得见,握手须半天”便是这里自然地理条件的真实写照,由于海拔高,全年三份之一的时间被云雾笼罩,常年气温也比县城低*~*度,空气潮湿阴冷,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因此那里作物收成比正常水平也要低很多,由于地上无林木、地下无矿产,农民只能守住家里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再没有其他收入,全乡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是典型的财政零收入乡镇,被三明市定为市级贫困乡。就是这样的自然条件让初来乍到的我颇为不安,刚进服务地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那时,乡里派了一位分管办公室的副乡长到县城来接我,我们早早的起了床,吃完早饭便开始赶路了,皮卡车绕着蜿蜒的道路艰难地前行着,一路颠簸,所能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所能听到的是皮卡车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发出的刺耳的嘈杂声。随着车子越往大山深处开,我的心也开始发寒,两行泪水禁不住滑过脸颊,此刻的我已经全然忘记了自我,在我脑海里全是一幅幅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画面,我在想假如那里的农民突然发高烧要到县城抢救该怎么办;假如那里的农民发生突发性事故要到县城抢救怎么办;那里的农民到底靠什么来维持生活……,一个个问号接踵而来,敲打着我内心深处,也震撼着我的灵魂,就在这些不解和同情占据我大脑的时候,“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最强音从我心底里慢慢升腾,此时此刻,那些不解和失落也烟消云散,赋予我的也全部是鼓舞我在基层服务的信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断水断电、冷水沐浴也总是与我相拌而行,每到周末,所有的干部都回家了,就我一人在空荡荡的政府大院里守侯着,孤独与害怕同行,但这所有的一切在“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最强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铁下心来干吧
新一届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变条件劣势为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和全年三份之一时间为云雾缭绕的自然条件,在历届党委、政府发展茶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提升扬优势,务实运作促发展,致力建设闽中高山万亩生态茶乡”的奋斗目标。刚到党政办上班,乡党林委书记找我谈话,勉励我沉下心来,详细了解乡情,认真思考分析发展难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从那以后,我开始走访与乡政府所在地较近的三个村,深入群众家里,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生产发展难题,并把信息记录下来。有一次,我到了一户农民家里,他家有*口人,一儿一女都外出打工了,就夫妻俩和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在家里靠种几亩水稻维持生活,我问他:“为什么不种茶?”他回答道“屏山这个地方条件很恶劣,看到别人种茶还行,但投入非常大,我们家就靠几亩水田勉强维持生活,哪有钱开山种茶呀?”,农夫的这席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到晚上较为闲暇之时,我都会带着这个问题回到房间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努力搜索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工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我不经意之时,在《乡镇》上看到山东许多农村都成立了辣椒协会和农民贷款担保基金协会,我细想别人可以设立辣椒协会,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成立茶业协会和茶农贷款担保基金协会呢!带着这一思考,我找到了林书记,他听完后点点头表示赞许,说:这个建议很好,一定可行,先待我与县里有关部门沟通和协调后就可以做这个事情”。不到一个月,屏山乡茶业协会和茶农贷款担保基金协会在鞭炮声中成立了,许多原来想都不敢想种茶的农户也纷纷办理贷款担保,开始开荒种茶。
虽然现在已经可以贷款种茶了,但还是有一部分农民放不开手脚,由于缺乏制茶技术生怕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不行,上不了档次,卖不到好的价钱,因此也不敢伸手向农信社贷款。针对这个问题,我又开始找答案了,我想安溪很早就开始种茶了,他们刚开始发展茶业时也会遇到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