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措施

2022-08-08 来源:年旅网

摘要:土地退化是指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土地改变了原有的内部结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乱开垦跟使用农药等,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土壤盐碱化跟土壤肥力下降等。而自然因素有大风、暴雨、干旱与洪水等,会导致土地沙化、流失等。土地退化会导致粮食不安全、生产能力下降、人口大量的迁移等,环境与生态系统都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那么,该怎么防治治理呢?

什么是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土地受自然力或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的过程。例如,干旱、洪水、大风、暴雨、海潮等自然力,可导致土地沙化、流失、盐碱化等;人类不适当的开垦、乱伐,不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灌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等;会引起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

土地退化类型

1、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一般发生于气候较干旱地区,如降水量小于200~400毫米,且年降水量变幅大而不稳定,土质较沙而土壤干旱,自然植被盖度低等地区由于人为因素破坏,土地裸露、流沙移动开始沙化,进而沙丘移动,形成沙质荒漠化,简称荒漠化。

2、土地盐碱化: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年蒸发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含盐的地下潜水通过土壤毛细管蒸发而使盐分聚积于地表层,造成作物生长困难。

3、水土流失:一般多见于具有一定坡度的高地,由于人为对植被的破坏或不合理的耕作,地面失去了植被保护以及植株根系对地面径流的阻力,降至地面的雨水流速加大,这一方面是下渗入土体者少;另一方面是顺坡的径流量加大而形成土壤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使土地遭受到水体和土体的双重流失,致使土壤表层变薄而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下降。

4、化学污染:除一般有污染性的化工产业的污水没经处理而任意排放影响下游以外,南方最为普遍的是一般工厂与用户的烧煤产生的S02,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和雨水结合使雨水形成酸性,即所谓酸雨。外土壤受污染的类型与原因还很多。

5、土壤肥力下降:这主要是农业管理粗放,只施用化肥而少用农家的有机肥料,因而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和养分元素不均衡等。

土地资源退化表现

1、土地侵蚀(水土流失)。由自然界发生风力、洪水(水力)和机械重力及人为滥垦、滥伐、滥牧等原因所致。

2、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3、土地盐碱化。主要由灌溉不当和排水不畅引起。

4、土地次生潜育化。是水田土地的退化形式,主要由排灌不当和不合理耕作制度所造成。

5、土地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生物污染(种子、产品污染)所造成。此外,还有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地质量退化等。

土地资源退化原因

1、自然原因

(1)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严重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全球土地退化的首要问题。其作为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2)气候演变,即变干、变暖。北方器测时期降水变化研究表明,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它是草原整体呈现退化趋势的主要自然原因。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土壤蒸发,而且改变局地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布,加剧区域干旱化,进而加速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

(3)外营力多变,降水不稳定。一方面外营力表现出西北部风力侵蚀、东南部水力侵蚀、北部冻融侵蚀的地域差异来,另一方面,外营力受季风强弱的影响,表现出水力侵蚀的强度和范围的多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力—风力复合侵蚀、水力—冻融复合侵蚀的叠加与变化。

2、人为原因

(1)滥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较少;

(2)工业污染,导致酸雨等的产生,破坏土壤;

(3)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退化的危害

1、威胁全球至少32亿人的生计。

2、将地球推向第6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土地退化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栖息地适宜性下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3、造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2010年估计这一损失的经济成本超过全球年度总产值的10%。

4、增加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人类疾病的风险,其中一些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风险。

5、增加暴露于有害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人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6、通过影响心理平衡、注意力、灵感和治疗,最终威胁心理健康。

7、增加风暴破坏、洪水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并带来高昂的社会经济和人力成本。

8、土地退化对脆弱群体的负面影响最大。

土地资源退化防治

1、多种植被,减少放牧、开垦、樵采;

2、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防治草场的退化,有效措施是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

4、建设城市的同时,合理占用农田、合理灌溉;

5、将废弃的荒田重新翻耕,使其有所利用价值;

6、政府部门应合理分配耕地,使农民有足够的农田;

7、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扩大耕地面积。

土地资源退化治理

1、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生态修复

①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修筑人工建筑物、改造立地条件来防治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包括治坡工程技术、治沟工程技术、小型水利工程技术、沟头防护工程技术、谷坊坝工程技术、各种拦沙坝和淤地坝工程技术、沟道护岸工程技术、修筑梯田工程技术等。

②生态技术。指保护和营造植被生态的技术,通过植被冠层和根系对地表的屏障来蓄水、减流和保土、改土、围土的技术。主要种类有封育、种树、种草、针阔混交、乔灌草混交、营造水源林和防护林、建自然保护区、建防护林带等。

③农艺技术。指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来防治坡耕地流失的技术。其种类主要有调整种植结构和类型,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间作套种、等高耕作、垄作、耕地覆盖等。

④材料技术。根据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土地中原有团粒结构的破坏,通过施用绿色材料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黏性硅酸盐成分,从而增加土壤中这些成分在量和质方面的缺失,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

2、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

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要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通过种植农作物、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种植耐盐和盐生植被、种植绿肥牧草,扩大地表植被覆盖,发挥生物治理盐碱的生态效应。

②水利改良措施。主要是采用灌溉淋洗(以水控盐)、排水携盐(带走盐分)两方面措施来调控区域水盐运动,通过井渠结合、深沟与浅沟、沟洫条(台)田、暗管排水与扬水站排水、深沟河网等井、沟、渠配套模式,修复次生盐渍化。

③农业耕作改良措施。主要是采取平整土地、深翻改土、耕作保苗、土壤培肥等农业耕作措施,减少地面蒸发,调节控制土壤水盐动态,使之向有利于土壤脱盐的方向发展。

④改良剂施用措施。在修复次生盐渍化土地过程中,发生次生碱化土地的修复难度是最大的。由于碱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苏打及交换性Na+,致使土壤碱性强、土粒分散、物理性质恶化、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修复这类土地,除了消除土壤中多余的盐分措施外,主要还应消除土壤胶体上过多的交换性Na+和降低碱性。

3、耕地地力贫瘠化的生态修复

①优化农业生态结构。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建立诸如“顶林、腰果、谷农、塘渔”的利用模式,发展利用农林系统,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②增施有机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合成腐殖质,改善耕地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和耕性。新鲜秸秆直接还田,要比将秸秆制作成堆肥后再施入,形成的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要高96.4%;新鲜苜蓿还田比施入堆制苜蓿的土壤的团粒结构要高76.1%。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