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田螺:别名田螺_香螺_螺丝_中华圆田螺,为腹足纲、田螺科、圆田螺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均有广泛分布)、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韩国、日本,北美洲有广泛引进。1834年命名。螺肉富含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维E、B、尼克酸、铁、锰、锌、钾、铜、钙、钠、磷、镁、硒等。其肉性寒,脾胃虚寒者、风寒感冒期间、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若用油盐姜蒜炒熟食之,则性稍平缓,若煮汤食用则性寒利。壳及肉皆可入药,药名田蠃,有利尿清热解毒之功效,不宜多食,多食会腹痛腹泻。
螺肉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南方各省广受喜爱的民间美食。我国有广泛的人工养殖,螺肉大量出口日本和法国。还可作家畜、家禽饲料,也是某些淡水鱼类如青鱼、鲤鱼的优良天然饲料。
科目分类:腹足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6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4年 ;适宜温度:21℃±5℃ ;食物饲料:杂食
中国圆田螺形态特征:
贝壳巨大,成体壳高可达6cm左右,宽4cm左右。壳薄而坚固,呈圆锥形,有6-7个螺层,各螺层高、宽度增长迅速,光面凸。缝合线极明显。螺旋部高起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锐。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而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呈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层上。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纹。
中国圆田螺生活习性:
多在夜间活动,以宽大的肉质足在水底爬行,当肉体要缩入壳内时,首先头部缩入,继而足跖面中央横折缩入,这时厣正好封住壳口。冬季,当水温下降到9℃时,钻入泥层(或草丛)中越冬,穴居深度30-60cm。春季,当水温上升到15℃时,会从孔穴中出来活动。夏季,当水温上升到30℃时,钻入泥层中避暑。
中国圆田螺饲养方法:
喜冬暖夏凉、水质清新、底质松软、腐殖质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河沟和缓流的小溪,尤喜栖息于有微流水之处。较耐干旱和寒冷。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停止摄食。当水温超过40℃时死亡,适温20-28℃。对溶氧很敏感,溶氧低摄食量减少,降至1.5毫升/升水体时,开始死亡。属杂食性,通常摄食底泥中的细菌、腐殖质,以及水中的浮游植物、悬浮有机碎屑、幼嫩水生植物等。进食方式为用龋舌舔食。雄螺寿命1-2年,雌螺寿命超过3年。
中国圆田螺繁殖方式:
雄雌异体,卵胎生。1龄体重15-25g性成熟,1-2龄雌螺产仔螺20-30粒,4龄以上产仔螺40-50粒。卵子在雌螺的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结合,受精卵里的胚体在子宫内发育,脱膜后的仔螺亦在子宫内发育,期间常见子宫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仔螺,从卵子受精到仔螺产出,时间约1年。产仔期在4-9月,以7-8月为盛期。雌螺产仔14-16个月之后,可进入下次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