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作为一位科学教师,我很荣幸能参与今天的家长会,并和大家一起交流。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如美国早在八十年代就确定了其自然科学和数学要居世界前茅的目标,因此在其基础教育阶段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从小培养以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精神和以观察、实验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小学开设科学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科学课在许多人(包括领导、家长、学生)眼中一直被视作副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此相对应,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小学生家长都承认“科学很重要!”,但他们同时认为,科学既然升学考不用考,就不用在这门课上花太大力气。也有一些家长是比较重视的,但也仅仅是对科学成绩(分数)比较重视。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借此机会,我希望各位家长对科学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引起您的重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对自然现象的种种疑问。譬如,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蚊子会咬人?你会怎么做呢?请不要用“蚊子饿了”,这种似是而非的话来敷衍孩子。因为这样做不仅会灌输给孩子错误的答案,还会使孩子形成思维定势,抹杀孩子对正确知识的求知欲。当然,打断孩子的话来打击孩子好奇心更不可取。
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采取的策略应是鼓励孩子自己观察、自主探究(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公共资源查找资料,自己设计实验、观察验证),同时将孩子的问题无限延伸,比如:除了让孩子观察蚊子为什么咬人外,家长还可以继续鼓励孩子观察蚊子喜欢咬什么人,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喜欢咬人等等。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答案。这种科学实践并不是家长认为的好动,而是有思维介入的活动。孩子们通过科学实践和探索,将学会观察,学会找证据、学会研究,这就掌握了一种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可贵,是一切创新的基石。开设小学科学课,就是为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科学的最好资源,建议家长不妨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小学科学课要想承担起培养每一位孩子科学素养的责任,要被全社会特别是家长认可的话,光上几堂科学课,开展几次活动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上课之余,将课堂无限地延伸,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科技活动,同时,家长也有必要参与进来,在“陪玩”中领略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