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检查 篇11

2024-07-17 来源:年旅网

  福安市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真下基层、勤解民忧、多办实事,在转变工作作风、拉近群众距离、密切党群关系中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访民情,听民声集民智。各级领导干部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服务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广渠道联系服务基层群众。一是多层次一线走访。全市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走访乡镇(街道)22个,“五大战役”项目316个。科级党员干部普遍实行驻村、驻厂、驻项目制度,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一般党员干部普遍采取定向服务企业、一对一联系农户的办法,走访结对企业、困难群众对象600多个。二是全方位细察民情。针对全市工作重点,组建课题调研班子,坚持在蹲点调研、走访慰问、驻村入户等活动中了解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民情调研工作力度。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企业、学校走访调研600多次,查找出水电路、校车等民生问题230多个。三是广渠道开门纳谏。在“开放式”民主生活会、“民情恳谈会”的基础上,采取信函、电话、电子邮件、QQ群及开设“福安党建信息网”BBS论坛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召开各类会议30多场,收集意见建议5类120条,收到信函、电子邮件400多封,形成相关调研报告8篇。

  三结合,解难题促发展。着力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方式方法,拓展服务工作内涵。一是与推广“六贴近六服务”工作经验相结合。组织学习借鉴阳春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做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访贫问苦、访贤问计、访企问路,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上白石镇将全镇划成9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一支服务团队,累计蹲点入户200多人次,解决用水用电等问题40多件。二是与开展“提速增效、服务工业”活动相结合。抽调党员业务骨干组建12支工业综合服务队、职能部门工业服务队,深入一线与企业主、建设方和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制约企业发展和工程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活动以来,累计梳理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融资、用工、技术等问题127个,已落实帮助解决企业相关问题100多个。三是与探索“局长在行动”工作方法相结合。民政、教育、卫生、劳动等系统和部门负责人带头率先启动“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主题活动,把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民生部门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活动开展以来,共印发政策宣传手册1000册、资料3000余份,无偿发放8000余元药品,现场答复和帮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农村医疗保险等咨询150多个。

  建机制,严措施抓长效。积极建立健全各项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使领导干部下基层成为“机关转作风、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民心工程。一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在分类定级、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140多个后进薄弱村、新农村试点示范村、规上重点企业及600多名困难党员群众等作为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挂钩联系点和帮扶对象,截至目前,40多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单位48个、结对帮扶群众130多名,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0多个。二是建立督查考评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四解四促管理办法》,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创先办加强党员干部下基层情况督查;乡镇、村居党组织对驻村单位和干部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反映等情况做出书面鉴定,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项督查20余次,督促整改问题7个。三是建立上下联动制度。整合市乡村三级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于“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中查找出的问题,在职权范围内能现场解决的,立即组织解决;需要多部门联合帮助解决的,逐项督促落实;带有全局性、典型性质的,提出具体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截至目前,共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103个、企业项目发展建设难题21个,落实帮扶奖金40多万元。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