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介绍一下扬州的风俗

2023-09-19 来源:年旅网

介绍一下扬州的风俗

扬州过年期间的风俗

办年货:扬州以往从腊月初八到次年正月十八都算过年,置办年货为年的前奏,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年货可能就是一桌难得吃上的好饭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家庭甚至把购车、全家出游纳入年货购置计划。

送灶神:送灶,有“官三民四龟五鳖六”的说法,扬州人送灶多半在腊月二十四。传说灶神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所以,廿四夜主家都要烧香“送灶”,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

忙年蒸:“进了腊月门,扬城千家万户忙年蒸”。因为“年蒸”有蒸蒸日上的寓意,将蒸好的包子堆成元宝的形状,称之为“堆元宝”,这就是希望来年能够财源滚滚。

挂年画: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清代扬州是扬州画派产生地,很多文人画家也直接参与了年画的设计,扬州年画文人气较浓,线条遒劲流畅,飘逸优美。

贴春联:春联,源于“桃符”。“桃符”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的说法。中国的第一幅春联是这样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直到宋代,“桃符”才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正式称“春联”则到了明朝。

守岁火:守岁火也叫守岁。除夕是农历年腊月的最末一日,春节的前夜。扬州人有除夕“封财门”的习俗,也就是守岁时将家中门关好,在门缝贴上剪有铜钱纹的红纸,有的还会挂上芝麻秸,寓意新年开门的第一眼,就看见“节节高”。年夜饭前要 “敬祖宗”,传说除夕夜神仙和祖先都会降临,人们要在庭院里燃香拜接,谓之“接神”家中设下供案、挂祖宗“容像”、次第礼拜祭祖后,才在欢声笑语中吃团圆饭。

年夜饭:传统观念深厚的扬州人非常看重大年三十晚上这顿团圆饭,在外的亲人无论旅途如何困阻,也要千里迢迢赶回家团圆就算有人来不及赶回家,也照样给他放上一副杯筷。春运、民工潮,都和这个晚上联系得最紧密,因为这是人的回归,也是亲情的回归。

拜大年:每到过年亲朋好友和邻里要互祝新春,旧称拜年。古时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施礼道贺。古时,倘若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压岁钱: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用手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就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作“守祟”。到了年三十晚,有一家夫妻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半夜里“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祟”吓跑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迎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处于水陆交通要点的扬州格外注重这种既主商旅又主财运的神仙,正月初五是新年第一个“五”,便被附会成五路财神的生日了。大王庙里夫差、刘濞两位吴王因是扬州城兴建和兴旺的关键人物,也就成了扬州特有的财神。

闹花灯:花灯,又名“彩灯”。扬州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正月十三晚上灯吃汤圆,正月十八晚落灯吃面条,人们期望能从“圆圆满满”直抵“顺顺畅畅”。扬州曾搞过几次大型灯会,好多地方特色表演也穿插其中,旱船、秧歌、板凳龙,每一种都很精彩。

看年戏:年戏是年节里最跳跃的音符,各地过年都有唱戏或看戏的传统,如社戏等。在民间更广泛的娱乐形式还要数龙灯、狮舞、划旱船、踩高跷等。

介绍一下扬州的风俗

扬州的民风民俗--端午粽子和十二红

粽子是端午时节的食品,最初是端午节时在龙舟上当做祭品抛撒到江河里。为啥要将粽子撒入江河呢民间有多种解释,有说是为了祭祀屈原也有说是为了驱逐蛟龙,说法不一。作为一种流传较广,历史悠久的民俗事象,多种解释并存是正常的现象。

扬州人一直把粽子作为时令食品,到了端午节前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邗江三百呤》卷九中介绍了火腿粽子的包裹方法:

粽用糯米外加青箬包裹,北省以果栗和米煮熟,冷食之。扬州则以火腿切碎和米裹之,一经煮化,沈浸秾郁矣。

其后还附有一诗:

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

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

细箬青青裹,浓香粒粒融。

兰江腌脯贵,知味易牙同。

如今扬州人包裹粽子的方法更多,糯米里除掺进火腿外,依据各人的口味,喜荤食的可以掺进咸肉、鲜肉等,用虾子酱油拌和。喜素食的可以掺进红豆、蚕豆、蜜枣等,食时还可以蘸糖。外形也是多种多样,都是用竹箬,但能包裹出斧头形、小脚形、圆筒形、三角形,而且讲究包得紧、裹得实,越是紧实滋味越佳。扬州人家包粽子多是妇女动手,包好后人们常把粽子作为节礼相互馈送。人们品尝的是粽子的滋味,欣赏的是妇女的手艺。

端午节这一天,扬州人家的午饭桌上,会端上叫做“十二红”的菜肴,所谓“十二红”是用酱油烧红、拌红或是自然红的菜肴,有四碗八碟之说,四碗者:红烧黄鱼、红烧牛肉、红烧蹄膀、红烧鸡块。八碟者,四冷四热。四冷:咸蛋、香肠、莴笋、洋花萝卜。四热:炒苋菜、炒河虾、炒大粉、炒鳝丝。这里仅是列举,生活中并无定式,惟有粗细之分。

说到“烧黄鱼”,扬州人似乎特别偏爱,甚至有“当裤子、买黄鱼”的民谚。《真州竹枝词》中有“买黄鱼”一首词,云:“归来低与细君言,新到黄鱼市口喧。只恐过时无处买,拼教当却阮郎裈。”当掉身上的裤子去买黄鱼,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说明烧黄鱼的确是一道美味的时令菜肴,深受扬州人的喜爱。

介绍一下扬州的风俗

扬州的风俗有丧俗、暖房酒、爬门头、清明节、要糖等风俗。

1、丧俗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

2、暖房酒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是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

3、要糖大年初一早上,扬州民间有大人小孩出门到周围邻居家里给长辈拜年的风俗,这时候 最忙的是小孩,他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要糖,也就是挨家挨户去给长辈拜年。他们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盒给前来拜年的小孩散发各色糖果、云片糕、橘子、苹果等,也顺 祝孩子们“上大学”“发财兴旺”“早点娶马马”等。要糖这一风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4、爬门头大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后,老扬州要点上香炉蜡烛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长辈们开始给晚辈发压岁钱。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因为老式的大门是木制的,门后面从上到下有几根横木,中间还有门闩开关,这一风俗就是爬门头。

5、清明节清明,老扬州有个习俗—一天不洗晒,然而一些讲究的人家,在清明前一天就不洗晒了,清明的前一天叫做清萌,基本上就不洗晒了。清明这一天是要专门留给亡人的魂魄晒衣服的,活人不要和他们抢太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