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中常见的8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1、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2、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3、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4、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
5、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6、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7、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8、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
二、5种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 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
2、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
3、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
4、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5、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与分类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二)心理防御机制按照心理成熟度分类:
1、自恋心理防御机制(一级防御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的。
2、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二级防御机制):此类机制出现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现也是属于正常的。包括内向投射、退化、幻想等。
3、神经性心理防御机制(三级防御机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
4、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四级防御机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
四、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和本质
人在面对挫折时,心理平衡往往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人会感到困扰、不适应,体验到痛苦的折磨。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会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以达到缓冲心理挫折、减轻焦虑情绪的作用,并且可为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在充满矛盾、冲突、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没有心理防御能力,人很难适应环境。
1、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有消极和积极之别: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心理防御机制,其结果使适应能力日趋削弱,人格和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心理防御机制过度使用的结果。
2、心理防御机制的本质:
如果没有能力接受生活给你提供的方式,就必须依靠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给自己的生活强加一种定义,或者强加一种自己认为说得通的解释。如受欺辱的男孩幻想自己成为“超人”,在幻想的世界里得到满足,应对当前这个现实;被优秀的异性抛弃、拒绝,合理化的解释就是“其实这样更好”,或者“其实我并不需要你”;穷人说自己“知足者常乐”或者“我并不追逐金钱”;害怕孤独,无法独立的人,对于千疮百孔的婚姻依然努力维持,解释为“一切为了孩子”;自己因为嫉妒讨厌某人,通过投射解释为“他对我充满敌意,早就想对我不利,我恨他理所当然”。